吳瑞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幼兒喜歡的、有趣的故事是他們的好朋友,能讓他們開闊視野,體會故事所表達的情緒情感,對未知世界充滿向往與探索。但幼兒總是喜歡重復聽同一個故事,讓不少教師和家長深感困惑。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問題呢?
一、順應天性,掌握規律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需要多次反復。反復練習就像是幼兒的智力體操,這是一個完善他們心理感覺的過程,在反復中,幼兒的認知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走向抽象。
1.順應幼兒的天性,尊重幼兒的選擇
著名作家冰心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教師和家長應允許幼兒在可能的范圍內做出自己的選擇,并尊重幼兒的選擇。幼兒在重復聽同一個故事時,實際上是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發現和體會新的東西,從而促進認知與語言能力的發展。成人認為“沒意思”的重復對幼兒來說并不只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
2.順應幼兒的天性,滿足幼兒的體驗
關于幼兒喜歡重復聽故事,李澤厚先生是這么說的:在聽的過程中調動了他各種心理功能,這里有高興,有悲傷,有希望,有害怕……它們諧和地配置組合起來,他覺得很滿足,很愉快,所以就老叫你“再講一遍”。事實上,重復聽同一個故事有利于幼兒獲得愉快的體驗。冬天的一個早晨,女兒因怕冷而不肯起床。我靈機一動想起了故事《不怕冷的大衣》,就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女兒瞪大了眼睛認真地聽。“你想要不怕冷的大衣嗎?”故事講完后我問道。“想。”女兒說著就從床上跳了起來。自這天起,《不怕冷的大衣》成了她每天早晨起床的“鬧鐘”。雖然她早就能把這個故事一字不差地復述出來,可仍堅持讓我一遍又一遍地講,而她就是故事里每天“蹦起床”尋找不怕冷大衣的“小兔子”。重復能滿足幼兒體驗故事情境的需求,他們會把自己放進故事,成為里面的角色。
3.順應幼兒的天性,增進幼兒的理解
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的不斷重復讓他的形象更加鮮明,從而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午餐前,幼兒圍坐在一起聽我講故事,我問:“今天想聽什么故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聽《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故事已經連講三天了,可他們就像第一次聽一樣專心致志。我想了解他們對故事的熟悉程度,于是決定用“省略法”講述故事。說到豬八戒踩了第一塊西瓜皮跌倒后,我跳過第二次跌倒的情節往下講,幼兒很快就發現了我的“偷工減料”,大叫著:“錯了,錯了!”并忙著補充我漏掉的內容。接著我“不小心”把原來故事里的“不要緊”說成了“沒關系”,幼兒又馬上糾正。連這樣一個細小的詞語變化都能聽出來,為什么他們還對這個已爛熟于心的故事百聽不厭呢?這是因為在熟悉的情節能給幼兒帶來的安全感,在這樣的氛圍中,幼兒能輕松又敏感地把握角色特征和故事進程,一步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二、掌握規律,因勢利導
在重復中不斷深化學習,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成長過程。幼兒在聽自己喜歡的故事時,剛開始是喜歡故事里的人物形象,然后是聽故事的大致內容,再然后是聽故事的情節發展,接著是聽故事里的對話、動作、表情等細節,最后體會故事里的情感……每一次聽故事,幼兒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等他們對一個故事充分熟悉了,就能展開想象進行創編了。故事雖然沒有變化,但是聽故事的人已經成長了,每次都能在相同的故事中找到不同的體驗。
1.重復中尋找樂趣
如果幼兒愿意重復聽同一個故事,那么成人應滿足他的需求。在重復講故事的過程中,成人可以在幼兒熟悉的情節處停下來,讓他說一說。這樣的小互動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更能讓他在閱讀中體驗成功。比如,在講故事《逃家小兔》時,我問:“猜猜這次小兔變成了什么?他是怎么變的?”幼兒按照故事里的情節回應:“小兔變成了帆船,他用長長的耳朵做帆”……
成人可以適當發揮創意,把重復變得有趣一些,如嘗試用不同的語氣、音調,必要時要使用夸張的語氣,或者加上適宜的動作,以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平時故事節奏慢一點的,今天改用快一點的語速講述;平時兇狠的大灰狼今天用溫柔的語氣說話。
2.重復中尋找不同的話題
成人還可以在情節之外提出新的話題,與幼兒交流,比如在講述故事《有趣的生日聚會》時,可以問一問幼兒“你喜歡過生日嗎”“你收到過什么讓你高興的禮物”“你最想在生日會上做什么”……這些都會給幼兒帶來新鮮的感受。
3.重復中尋找新的細節
成人可以引導幼兒在重復中發現新的東西,如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畫面細節。在講第四遍《世界上最最溫馨的家》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頁的角落有只大家從未注意過的蝸牛,便引導幼兒觀察,他們對新發現的蝸牛很感興趣,生成了許多與蝸牛有關的話題和內容。
4.重復中引導過渡
用老故事與新故事中存在的相同地方,如同樣的作者、同樣的插圖、同樣的角色等,把幼兒自然地帶入新故事中,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很多故事中都會出現大灰狼這個角色,《三只小豬》《小紅帽》《彼得和狼》……于是我自然地將上一次故事中的大灰狼帶入新的故事,用同樣的角色講述不同的故事。
5.重復中耐心等待
幼兒喜歡新鮮事物,注意力轉移得快,成人可多帶幼兒去圖書館、書店等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新的故事書,很快他們就會愛上新故事。幼兒喜歡重復聽同一個故事的時期不會太長,有一天,你會發現幼兒突然對那個聽過無數次的故事不再有興趣了,纏著你講新的故事。
在充當幼兒復讀機的過程中,也許你已疲憊不堪,也許你會按捺不住,但當你看到幼兒在閱讀道路上一點一滴的進步時,你就會慶幸自己那么堅持、那么不厭其煩。如果幼兒聽同一個故事很多遍還不厭倦,那就說明這個故事里還有他需要吸收的“營養”。那么,為了幼兒,請“再來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