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之路是漫長的,教師在教育這條路上不能一味強勢,也不能一味示弱,必須把握好一個度,剛柔相濟,才能收放自如。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做呢?
一、統一思想,規范管理
統一學生思想,是管理班級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學生都會爭強好勝,想法比較復雜,教師必須給予正確的引導。
我們先來看一看《三略》里的用兵之道。上略說:“統率將領的辦法,是務必要爭取英雄的歸心。把祿位賞賜給有功的人,使眾人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與眾人追求的目標相同,這個目標沒有不實現的;與眾人憎恨的敵人相同,這個敵人沒有不完蛋的。國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人心;國亡家破,是由于失去了人心。因為所有的人,都愿意實現自己的志向。”班級管理也不例外。根據《軍讖》的思想,筆者認為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要對學生的心理有所了解,知道他們想要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難,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出現問題有人幫助,遇到困難有人解決,委屈了有地方傾訴,出錯了能得到包容和指正,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怎么會學不好呢?這樣的教師怎么能得不到學生的擁戴呢?
學生并非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每個人都是不可復制的,個個都是與眾不同的,脾氣秉性也完全相異。從醫學角度來說,這與學生的遺傳基因、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面對個體差異巨大的學生,教師必須承認每個學生的異同,抓住學生的個體特征,及時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在學生的行為管理方面,教師應當給出規范,比如《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在統一的管理標準下,引導學生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在班級管理上,教師必須要有所謀劃。學生一旦與教師達成思想上的統一,學習就會有積極性,不論是聽課還是做作業,都會感覺到快樂,這樣的班級才會有凝聚力,才會高度團結,學生也才會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愿意努力為集體爭光。
二、知人善用,以德服眾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學年伊始,有經驗的教師都會做一件事情——選拔班級干部,這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一環。
班干部的品德非常重要,他們是一個班級各個方面的榜樣。教師只要用對人,開好頭,管理班級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用錯了人,那就像《軍讖》上所說:“官吏結黨營私,各自引進親信,網羅奸邪之徒,壓制仁人賢士,背棄公道,謀取私利,同僚之間,攻訐不已,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亂之源。”因此,教師必須把好關,正如《軍讖》所言:“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隱蔽,不肖在位;國受其害。”意思是說:喜歡好人而不任用,厭惡壞人而不貶斥,有才有德的人被迫隱退,品行惡劣的人卻當權執政,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害。在班級干部的選拔上,可借鑒。“官多民少,尊卑不分,以強凌弱,無力禁止,連君子也受到牽連,這樣,國家必定要蒙受其難。”在班級管理上,應避免如此。
作為教師,處理問題時必須冷靜、公平、嚴肅,采眾家意見之長,眼界要放長遠,海納百川,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學生信任。此外,教師不僅要思賢惜才,更要把這些人才收為己用。如果教師偏聽偏信,一意孤行,就會讓學生生有異心,即使在高壓下也不會誠服,有才識的學生就會沉默,即使有好的意見也不愿說。
治學如治軍,管理者必須要相信學生,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這樣,行動起來便會像四肢與軀干一樣協調,像各個關節一樣互相照應,像天道運行一樣順乎自然,靈巧得沒有一點造作痕跡。”
三、賞罰分明,凸顯公正
獎懲分明得人心,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表現突出要及時鼓勵,樹立為榜樣,如違反規章制度,就應接受批評,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敬畏心理,教師的威信從此就會建立,學生的言行就會規范:上課專心聽講而不感到辛苦,作業認真完成而不覺得是負擔,求知的欲望就會逐漸增強。
治學如治軍。《軍讖》說:“治軍應當以獎賞為表,以懲罰為里。賞罰分明,將領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選官用人得當,士卒們才會心悅誠服。重用德才兼備的人,敵國就會懼怕。”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須注意公平、公正,尤其是在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時,應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感受,不能因為一個學生而得罪大部分學生,也不能為了大部分學生而冷落個別學生,否則就會讓學生懷疑教師的公正,導致一切規章制度形同虛設。不因個別事件而遷怒于人,不去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否則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做事畏首畏尾,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在班級中樹立正氣,營造出人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大家庭。
當然,對待小學生,教師還要用愛去溫暖他們。關愛及時、到位,如同春風拂面,萬物就會蓬勃地成長起來。這種因愛而迸發出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這也是班級管理的希望。
總之,在管理班級上,合格的管理者一定會采用科學的方法,有深謀遠慮的見識:不僅關心學生學了多少知識,還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備高尚品德,當嚴就嚴,恩威并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時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則,牢記規矩,用獨特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技藝去影響學生。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