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愛珠 馬宏光 李紅梅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功能檢查科 駐馬店463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簡稱冠心病,是一種由心肌供血動脈狹窄、栓塞引發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和組織壞死的心臟疾病,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近年來CHD 發病率呈快速增高趨勢,且發病年齡有明顯下降趨勢[1]。CHD 是目前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時有效地對GHD 進行診斷和治療是十分必要的。冠狀動脈造影(CAG)是一種準確、可靠的臨床診斷方式,被視為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金標準”。但該診斷方式花費較高,且屬于有創操作,故很難廣泛開展[2~3],因此尋找更加安全、準確、經濟的診斷方式對于CHD 患者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以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我院就診的疑似CHD 患者124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動態心電圖(DECG)聯合平板運動試驗(TET)在CHD 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我院就診的疑似CHD 患者124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7 例,女57 例;年齡47~76 歲,平均(61.04±5.43)歲;病程1~8 年,平均(3.94±1.25)年;合并癥:高血壓72 例,高血脂68 例,糖尿病45 例;學歷:小學25 例,中學37 例,高中40 例,大專及以上22 例。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存在胸痛、胸悶、心悸等CHD 典型臨床癥狀;對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類型心臟疾?。挥行募」K啦∈罚挥行呐K手術史;存在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嚴重電解質紊亂;妊娠期、哺乳期;患有惡性腫瘤;存在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礙;有運動或神經功能障礙;存在精神或認知障礙。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AG、DECG 和TET 診斷。CAG 診斷儀器為Innova 2100 全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系統,使用Judkin 法完成造影操作;DECG 診斷所需儀器為DMS 動態心電分析系統,選用監護導聯MV5、MV1,模擬V5、V2 導聯;TET診斷使用美高儀運動心電分析系統,Bruce 方案。
1.3 診斷標準 CAG 診斷陽性標準:冠狀動脈主要分支中的任意一支栓塞≥50%。DECG 診斷陽性標準:ST 段下移時間持續1 min 以上;ST 段下移0.1 mV 以上;連續2 次ST 段下移出現時間間隔1 min 以上。TET 診斷陽性標準:(1)在R 波占優勢的導聯中,運動后或運動中ST 段傾斜性/水平性下移0.1 mv 以上且持續2 min 以上,或持續時間不足2 min 但有2 個及以上導聯出現ST 段下移;(2)運動后T 波由直立變為倒置(≥0.15 mv),持續時間≥2 min。
1.4 觀察指標 以CAG 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比DECG、TET 單獨診斷以及聯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準確率=(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定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定性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DECG 單獨診斷結果分析 DECG 單獨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 分 別 為 87.38%、76.19%、85.48%、94.74%、55.17%。見表1。

表1 DECG 單獨診斷結果分析(例)
2.2 TET 單獨診斷結果分析 TET 單獨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9.32%、71.43%、86.29%、93.88%、57.69%。見表2。

表2 TET 單獨診斷結果分析(例)
2.3 聯合診斷結果分析 聯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6.12%、90.48%、95.16%、98.02%、82.61%。見表3。

表3 聯合診斷結果分析(例)
2.4 不同診斷方式診斷效能比較 聯合診斷靈敏度高于DECG 單獨診斷,特異度、準確率和陰性預測值均高于DECG 單獨診斷和TET 單獨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診斷方式診斷效能比較(%)
CHD 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以胸前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隨著病情惡化還會引發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惡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大規模數據分析顯示,以CHD 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導致我國居民因病死亡的首要因素,且近些年受到生活、飲食習慣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等多種因素影響,CHD 發病率仍呈現快速上升趨勢[5]。
CHD 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一直是近些年臨床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臨床用于CHD 診斷的相關手段也在不斷增多。CAG 是一種通過將顯影劑注入患者左右冠狀動脈來反映冠狀動脈病變情況的診斷方式,具有準確、可靠等優點,但CAG 檢查屬于有創操作,而CHD 患者又多為老年人,身體機能較差,故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費用較高亦進步一限制了CAG 的臨床大規模應用[6]。DECG 是目前診斷心血管疾病極為常用的一種診斷方式,該診斷技術不受環境和時間等外界因素影響,可24 h 持續記錄患者心電變化,從而有效捕獲一過性心電信號的改變,從而大大提高檢出靈敏度[7~8]。TET 則是一種通過逐漸增加心肌耗氧量來促使靜息狀態下未顯現的異常癥狀表現的新型診斷方式[9~10]。本研究對比了兩種診斷方式單獨診斷以及聯合診斷在CHD 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聯合診斷的特異度、準確率和陰性預測值均高于DECG 和TET 單獨診斷,且聯合診斷靈敏度高于DECG 單獨診斷,這表明DECG 和TET 聯合診斷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這可能與兩種診斷方式聯用可有效排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過度換氣等引發的假陽性、假陰性,降低漏診、誤診風險有關。綜上所述,DECG 聯合TET 診斷在CHD 診斷中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