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焱琴
“每個優(yōu)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jié)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作扎根。”根扎結(jié)實了,總有一天,會收獲豐碩的果實。
那些被我浪費的時光
高一分班,我被分在了理科班。還沒從擦線考進省重點高中的喜悅中走出來的我,每天上課睡覺、和同桌“咬耳朵”,下課玩耍,幾乎沒有學習。每次考試都是倒數(shù)后幾名,但因為我要轉(zhuǎn)去文科班,老師對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家長更是覺得進了這個高中便是一只腳踏進了大學。盡管以倒數(shù)15的成績?nèi)雽W,家人也并沒有怎么管我。所以我就放任自己浪費時間,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直到轉(zhuǎn)去了文科班,我的升學壓力才一下子涌上來。班上每個人都是一開始就決定學文科的,已經(jīng)認真學習了一個學期。而我,之前學的不了解,新學期學的也跟不上。每一次考試,我的成績都是在及格線掙扎。但是壓力沒有轉(zhuǎn)化成動力,我對學習還是沒有認真起來。當時的班主任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有點極端,成績差的我經(jīng)常在課堂上、考試后受到各種批評,上下課被監(jiān)視,那種隨時都有一雙眼睛在身邊盯著的日子,讓我感覺很糟糕。我希望能有一個自由的高中時光。
努力的過程很漫長,放棄卻很快
壓力最終還是轉(zhuǎn)化成了動力,高二時我有了想要好好學習的心思。于是在每一個課間,每一個中午,每個周末,大家嬉笑、結(jié)伴出去逛街的時候,我默默拿起資料,認真地刷一道一道的題。
但我的成績還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努力了兩三個月而看不到任何成果的我,在一次月考中崩潰了。當時正在考政治選擇題,我覺得每一個選項都很模糊,感覺選擇什么都是錯的,后面幾題也沒有勇氣去思考了,亂選了答案;大題也是敷衍地寫了幾個字,最后一題甚至留白。之后的考試全都如此。
那次我的成績跌到歷史最低。60多名的班級排名讓班主任對我忍無可忍,在班上大聲批評了我:上課不認真,下課不去問老師問題都是我成績糟糕的理由。
面對班主任加倍的“盯崗”、批評和家長的不解,而我卻好像釋然了。考差后,我沒有想象的那么在意。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我總結(jié)了一下,那些錯題好像很多都會,自己的水平應該可以考進班級前30名。我好像看到一絲絲的微光,考場上那種想放棄學習的想法也被一掃而光。
即使這樣,期末考試時考前情緒還是很糟糕,我睡不著就通過寫日記慢慢排解掉負面情緒,開始客觀地看待自己,就算是大家眼中的差生也沒有什么大不了。沒有期待壓在身上,就沒有更多的退步空間。最后期末考,輕裝上陣的我居然奇跡般地前進了幾十名,在班上排名17。
黑馬的進擊
我像一匹黑馬,默默蓄力,終于在最后的時光進擊。排名提高,大家對我的期待值會提上來,我的考試壓力又出現(xiàn)了。那段時間,已經(jīng)不是我的努力和知識在主導考試成績了,而像是心里惶恐懦弱的自我與真實自信的自我在較量。 在高二下學期,后者勝利了。
即使是“高三心態(tài)戰(zhàn)”的那段時期,我的心態(tài)一直很平靜,偶爾低沉,但都會在考試前調(diào)整好。高考時,以52名進入班級的自己,以第3名的成績畢業(yè)。
在知乎上有看到一句話“我國人口基數(shù)太大了,所以我們再怎么努力也很難到達金字塔最頂端;但也正是因為人口基數(shù)大,所以只要我們稍加努力,就可以超過一大批人”。這句話可以用來理解高考,正是因為我們高考人數(shù)多,所以很難沖進頂尖的學校,但也正是因為我們高考人數(shù)多,只要我們稍加努力,比別人多堅持一點點,我們一定會取得了不起的成績。
也許進步在一兩天難以看出來,也許成果會遲到。但請再堅持一下下,那些默默無聞,努力付出卻平凡到被人淡忘的日子,時光會幫你珍藏。請相信,總有一天你用心澆灌的樹,會扎進很深的土壤,從此枝繁葉茂、花果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