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佳怡 薛鵬
[摘 要] 整理分析21世紀“新零售”理論的演變趨勢,在論述“新零售”的形成淵源、“新零售”對傳統行業的沖擊影響、我國“新零售”的發展情況、未來發展戰略的基礎上,提出提供足夠且全面的信息促進消費者體驗,保障顧客信息安全及其他權益,廣泛投入科技力量提高服務即時性與便利性,與產品制造商實現無縫連接,從產品質量上求發展,以及通過各種激勵手段鼓勵消費者分享信息和消費感受等促進“新零售”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新零售;發展;綜述
[中圖分類號] F724.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069-02
一、引言
2020年初,一場疫情讓國人在逐漸習慣網上購物和線上辦公學習,“新零售”企業的市場滲透率暴增,線上購物,外賣送餐等無接觸服務成為日常,“新零售”服務不可逆地走進了大眾生活中。
疫情對線下實體經濟沖擊顯而易見,2020年1月-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其中餐飲收入大幅下降43.1%。但對線上經濟卻是利好的機遇,人們線上消費的比重進一步加大,線上線下一體化成為大勢所趨。
二、“新零售”的相關理論
(一)“新零售”的概念
馬云首先于2016提出有關“新零售”的概念。馬云口中的“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大數據的運用、加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將商品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使得零售業的業態結構與生態圈重新煥發生機,同時“新零售”強調一種把線上的服務、線下的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融合的新模式。可以說“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物流”。
杜睿云(2007)認為“新零售”的核心是推動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發展,促使線上的互聯網力量與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的合力是最關鍵的,這樣能夠使得價格消費時代向價值消費時代轉型。趙樹梅(2007)認為,“新零售”是區別于傳統零售的一種新型零售業態,“新零售”是一種應用先進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改良傳統零售方式,以將貨物和服務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為目的的活動。徐曉紅(2007)認為當前的“新零售”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控,“新零售”包括全渠道,又在全渠道的基礎上希望全面的通過各種新穎的形式接觸消費者。
(二)“新零售”的理論淵源
“新零售”的理論來源于“新零售之輪”理論?!靶铝闶壑啞崩碚撚质怯伞傲闶壑啞崩碚摪l展來的?!傲闶壑啞崩碚摻忉屃肆闶蹣I態的變化,在1958年由梅爾科爾姆﹒P﹒麥克奈爾提出并被廣泛認同。這個理論認為,低成本、低價格和低毛利是零售業進入市場的基本策略,通過低價格成功進入市場之后,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零售企業會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并逐漸和已經進入市場的傳統零售商一樣具有高成本、高價格和高毛利,吸引新一代零售革新。
中西正雄提出的“新零售之輪”理論認為,技術革新可以幫助零售企業和整個零售業內部擺脫價格競爭,零售業應該不斷進行技術革新,使企業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有效地控制成本、提升信息管理的水平,這樣才能推動零售業進入發展新階段?!靶铝闶壑啞崩碚撝赋鲆揽俊暗统杀?、低毛利、低價格”進入市場的方式不是唯一的,任何競爭優勢都能有可能產生新業態,“新零售之輪”重點在于技術革新,新型業態只有具備了技術革新的優勢,才能成為主流業態。
趙樹梅提出“新零售”理論還根植于現代營銷理論,現代營銷理論的4Cs理論強調的顧客滿意、重視與顧客間溝通和交流的整合營銷理論的發展過程,對“新零售”具有較強的解釋力。
(三)“新零售”發展動因
許麗萍(2016)認為“新零售”是指在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的包裹支撐下形成的新型現代零售。由于未來是物聯網時代,未來30年的制造業將側重智慧化、個性化、定制化,人工智能將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制造業也將從傳統的B2C模式向C2B轉變,進入真正的“互聯網+”,“新零售”的發展具有必然性。
常明哲、蘇劍(2018)認為“新零售”之新,是渠道的創新與融合,以此構建新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全天候的購物需求。“新零售”建立在全渠道基礎之上,通過全渠道打破渠道之間的界限,借助線上移動渠道消除傳統實體渠道在時間、空間及價格等方面的諸多限制,還可以利用新技術和社交媒體豐富消費者的消費場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消費需求。
三、“新零售”對相關產業影響
(一)對傳統零售業的影響
潘紅虹(2017)認為“新零售”由傳統零售的創新轉型中孕育而來,是傳統零售在業態模式、經營渠道、組織方式、運營管理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單維度或多維度的創新,對于促進傳統零售適應新消費需求、加快創新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張津瑋(2019)認為技術的革新是“新零售”業態發展的根本動力。
“新零售”的出現會對傳統零售產生巨大的沖擊。預計下一個10年-20年,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新零售通過大數據為消費者推薦商品,結合不同需求提供商品信息,同時運用“平臺+物流”,大大縮小消費者購物的時間?!靶铝闶邸蓖瑫r結合線下服務,重視體驗式服務,更能滿足消費者偏好,“新零售”行業成本很少,同時風險也會降低。這些“新零售”的優勢會給傳統零售業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
因此“新零售”的出現會促進傳統零售業態更新換代,傳統業態會積極探索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的可能性,產品線和供應鏈也會積極調整,促進“零售+”混合業態創新發展?!靶铝闶邸币矊⑼苿觽鹘y零售業商圈轉型升級,具有多重功能的商圈會不斷出現?;ヂ摼W技術和智能虛擬技術的應用提高商圈的智慧化、服務水平和輻射效應?!靶铝闶邸币矔龠M傳統零售企業積極創新、不斷改變,在加強大數據分析,探索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中展現出新的風貌。
因此,傳統零售業在“新零售”的沖擊下會逐漸形成以下三種主要模式:1.傳統零售轉型模式。多業態、多渠道并行的“新零售”會成為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的突破口。2.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線上線下相互延伸能夠產生強強聯合的整合的優勢。3.供應鏈整合模式。零售業與上游貨物供應商會建立戰略合作的關系,優化供給渠道,同時提高物流運輸和配送能力,優化運作效率。
(二)對傳統物流業的影響
馬云在“新零售”提出之際特別強調了“新物流”的重要性,“新物流”是適應“新零售”發展趨勢的物流體系。這種現代物流體系能夠真正管理好庫存并且消滅庫存。
劉海燕(2018)認為“新零售”下物流行業會更加注重對商流的匹配與支撐。“新零售”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海量的消費者與海量的訂單,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支撐下,實現快速而高效的匹配。對于物流業來說,要支撐這樣的一個零售模式,就必須保證互聯網、人聯網兩網之間的物流互通,不僅是將商品快速高效地送到目的地,還要精準地送給消費者。物流行業會更加注重配送平臺的建設與運營,基于大數據技術,建立就近下單、揀選、配送、倉儲、配貨等多位一體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實現對全鏈條的高效率運轉。
(三)對傳統農產品行業的影響
賴丁蘭、劉立新(2020)認為過去的幾十年中,農產品的銷售途徑單一,農業僅僅依靠線下交易,最為突出的缺點是時空限制。楊怡玲(2018)認為農產品零售具有生產周期長、銷售時效強、安全要求高、管理難度大的特點。隨著“新零售”下網絡技術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農產品的零售會取得突破,農產品傳統供應鏈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新零售”重視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的應用,即時性最為突出,“新零售”下,農產品的各地信息能夠實現實時交互,傳統農產品行業能順利整合資源,了解到不同地區的需求,從而合理規劃,獲取最大利益?!靶铝闶邸钡某霈F也會使得農產品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行業在未來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胡瑜杰(2018)也認為“新零售”的提出會為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升級指明方向。傳統農產品受到的沖擊影響主要在于其線上線下的零售比例將會得到改變,農產品行業積極發揮全渠道銷售的優勢,充分了解消費需求,解決以往的產品積壓滯銷問題,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農產品的銷售。
四、我國“新零售”發展情況
我國零售業在發展初期,由外商引入外資,發展非常迅速。我國零售企業變革業態差不多都是一種“速成”的方式。在數量和規模上的擴張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我國零售業新興業態幾乎都是同一時期進入的。而且在零售業發展初期,我國的零售業沒有技術優勢,當時的配送技術落后、效率低下。后期,在我國零售業不斷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在克服零售業技術水平缺陷,克服零售企業數量和質量差異的過程中,“新零售”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產生不斷發展。
“新零售”在我國發展機遇很多,我國人口密集且消費者的潛力不容小覷。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國消費主體和消費觀念都在不斷轉變,為零售市場轉型升級帶來機會。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進步,也為外資零售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五、促進我國“新零售”發展的對策建議
“新零售”下,中國的零售商必須專注于以下三大關鍵的戰略。首先,為消費者提供足夠且全面的信息來促進他們的體驗,保障顧客信息安全及其他權益。其次,廣泛地投入科技力量來幫助零售商隨時隨地更高效地提供服務,產品制造商實現無縫連接,從源頭即產品質量上求發展。第三,零售商需要通過各種激勵手段鼓勵消費者分享信息和消費感受,適當利用這些信息。零售企業也要增加與消費者的個性化互動,實現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化豐富化,讓消費者獲得“新體驗”。
對于我國“新零售”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人為本,人是“新零售”運營模式的核心?!靶铝闶邸逼髽I內部需要提高協同戰斗力,從員工到消費者,到各層級經銷伙伴,協同一致。外部要服務好客戶、消費者以及上下游的商業伙伴。密切融合各方力量,將產品效用發揮極致,給予“新零售”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同時,商品力的提高促進零售企業提高競爭優勢,商品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打造“新零售”企業,零售企業要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消費趨勢和產品變革方向,打造出有遠見戰略意識的商品,引領潮流,滿足主流消費者不斷演進的消費需求。
六、結語
“新零售”是大數據時代的代表,它利用互聯網絡,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將線上消費、線下體驗和“新物流”融合,找到消費主流也在創造著新的消費需求?!靶铝闶邸睂鹘y行業產生巨大沖擊影響,造成傳統零售業、物流業、農產品業等各個行業的不斷創新轉型,提高我國整體社會零售額,進而刺激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我國“新零售”發展前景良好,將會不斷演進。
[參考文獻]
[1]杜睿云,蔣侃.新零售:內涵、發展動因與關鍵問題[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2):139-141.
[2]趙樹梅,徐曉紅.新零售的含義、模式及發展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7(5):12-20.
[3]許麗萍.“新零售”風暴來襲[J].上海信息化,2016(12):64-67.
[4]常明哲,蘇劍.新零售“新”在何處[J].人民論壇,2018(23):96-97.
[5]潘紅虹.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業變革[J].上海商業(理論版),2017(11):35-40.
[6]張津瑋.新零售行業對傳統零售行業的優勢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6):13-15.
[7]劉海燕.“新零售”背景下物流業面臨的困境與發展路徑選擇[J].商業經濟研究,2018(14):94-96.
[8]賴丁蘭,劉立新.新零售時代農產品營銷的模式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2):72-73.
[9]楊怡玲.基于“新零售”背景下促進農產品供應鏈發展的策略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13):3-4.
[10]胡瑜杰.新零售背景下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升級路徑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1):131-133.
[11]MikeWebster.中國市場的新零售主義[J].信息與電腦,2014(8):15.
[12]李懷政.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零售業態的變遷與創新[D].廈門:廈門大學,2001.
[責任編輯:史樸]
[作者簡介]? 薛鵬(1981-),陜西武功人,副教授、碩導,博士,研究方向: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產業發展、經濟增長和社會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