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荷花 葉夢琴



[摘 要] 通過對386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實地調研,運用Probit模型從研究生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政府因素等方面實證分析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創業意向、創業經歷等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顯著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F32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194-03
自主創新創業成為緩解目前我國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日趨嚴峻的就業壓力的最佳路徑之一。政府為研究生提供創業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等措施、各高等農林院校紛紛成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制定扶持政策等,支持研究生開展各項創新創業活動。研究生自身也意識到雙創能力的重要性,積極參加各項創新創業大賽和活動,不斷提升其能力。但目前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普遍偏低,導致其創新創業項目成功率不高和特色不明顯,其創新創業能力亟需進一步提升。那么,哪些因素影響著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本文構建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并運用Probit模型開展實證分析,以期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
一、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一)變量選取
1.因變量
因變量為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高低,其中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為低,賦值為0;創新創業能力為高,賦值為1。
2.自變量
(1)研究生個體情況。個體特質包括性別、創業意向、創業經歷、有無實習或兼職經歷等,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高低產生重要影響。①性別。一般來說,男性更具有冒險傾向、創新精神等企業家必備的潛質,而女性往往會傾向于未來可預期的穩定工作。②創業意向。較強的創業意向是創業想法誕生的源泉,也是項目實施落地的基石。假定創業意向是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活動能否將想法轉化為行動的關鍵因素,其創業創新能力越高[1]。③創業經歷。個體創業經歷能豐富經管類研究生社會經驗,并提高市場敏銳度,大大增加未來創業成功概率,其創新創業能力越高。④有無實習或兼職經歷。研究生擁有實習或兼職經歷,可有效增加與人溝通的技巧和經驗,提高商業思維敏捷性,其創新創業能力越高。
(2)研究生家庭情況。研究生家庭情況包括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最高學歷、家人或親戚有無創業情況等,會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重要影響。①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可以促使研究生獲得創新創業活動的啟動資金,才可以實施創新創業活動,促使其創新創業能力越高。②父母最高學歷。研究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識體系更豐富,有利于為研究生提供更全面的建設性意見,促使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越高。③家人或親戚有無創業情況。家庭成員或親戚曾有過成功創業的經驗,研究生越會掌握創業技能,訓練激發創業冒險精神,其創新創業能力越高[2]。
(3)學校情況。學校情況包括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情況、經費支持大小、教師指導能力等,會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影響。①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情況。學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其經管類研究生對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有更深了解,會有利于提升創業創新能力。②經費支持大小。高等農林院對扶持研究生創業創新項目的經費支持力度越大,說明學校扶持資金越充足,可為具有創業潛力的研究生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提升其創業創新能力。③教師指導能力。學校教師指導能力越強,說明能給予研究生更多創新創業的專業化指導,不斷促使其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4)政府情況。政府加大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創業稅收優惠、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享受培訓補貼等,將有利于增加經管類研究生創業的動力。可見,政府扶持力度與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呈正向關系。
各變量的定義與賦值見表1。
(二)模型的構建
由于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分為高和低,分別可用1和0表示,屬于典型二元離散變量,選用Probit模型來對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估計,其模型為:
Probit(yi=xi)=φ(xi,β)= φ(β0+β1x1+β2x2+β3x3+……+β11x11)
其中,yi為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情況。xi(i=1,2,…,11)為性別、創業意向、創業經歷等影響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高低的因素。
三、數據描述性統計與實證結果解釋
(一)數據描述性統計
2019年9月課題組選取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進行問卷調研,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86份。在386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中,有55.70%的研究生認為創新創業能力高,有44.30%認為創新創業能力低,說明當前我國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表2為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對比研究發現:男性、創業意向越強、有創業經歷、家庭經濟狀況越好、父母最高學歷越高、學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學校經費支持力度越大、學校教師指導能力越強、政府扶持創業創新政策力度越強的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越強。
(二)結果分析
運用Probit模型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見表3。結果顯示,模型是有意義的。
研究生的創業意向、創業經歷、有無實習或兼職經歷、家庭經濟狀況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均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其原因在于,研究生擁有創業意向,會主動關注最新雙創信息,激發其創業靈感和開展雙創實踐活動;擁有創業經歷越豐富,越能應對未來創業活動中突發事件;曾擁有實習或兼職經歷,越會豐富研究生的社會閱歷和社會資源;良好的家庭經濟狀況可為研究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有利資金支持,都會促使不斷提升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學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情況、經費支持大小、教師指導能力均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學校創新創業課程能夠提高研究生獲得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學校經費支持越多,為研究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資金支持,促使研究生越有動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和學習技能;教師指導能力越高,會給予研究生更多專業化指導,促使研究生掌握雙創技能,都會促使其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政府扶持創業創新政策力度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正向的顯著影響。說明政府通過扶持政策,可以鼓勵研究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提高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積極性,促使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升。性別、父母最高學歷和家人或親戚有無創業情況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可能解釋是女性參與創業程度和其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導致性別對其創新創業能力影響不顯著;碩士研究生已具備較高創新創業能力,父母最高學歷不會直接影響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家人或親戚有無創業情況對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沒有顯著影響。
此外,保持各變量不變,運用Logit模型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穩健性檢驗,其結果與Probit模型回歸結果基本一致,說明該模型通過穩健性檢驗。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通過對386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實地調研,運用Probit模型對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并運用Logit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得到研究結論:1.有44.30%的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低,說明其創新創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2.創業意向、創業經歷、家庭經濟狀況、學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情況、政府扶持創業創新政策力度等因素對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產生顯著影響。
(二)政策建議
1.研究生自覺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要自覺增強創新創業意識、加強雙創知識和技能學習;主動關注最新創新創業資訊,時刻保持對市場信息敏感性;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比賽,參加兼職或實習,以此提高創新創業能力[3]。
2.高等農林院校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
高等農林院校面向經管類研究生加強創新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和扶持力度,吸引研究生積極參與雙創活動;不斷改革雙創教育和教學模式,提高研究生學習創新創業知識的積極性[4];加強雙創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實施“校內+校外”雙導師制;積極舉辦各類雙創競賽或活動,創造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環境氛圍。
3.社會其他主體共同健全創新創業環境
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出臺適合研究生創新創業政策,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優化雙創項目的融資渠道,建立合理獎勵機制,支持雙創活動。社會還要引導家庭給予研究生開展雙創工作的良好氛圍,鼓勵其創新創業活動[5]。
[參考文獻]
[1]孫洪鳳.廣東涉農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2).
[2]鐘云華,羅茜.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6(3).
[3]饒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J].教育觀察,2018(1).
[4]張凱偉.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工科研究生創業教育實證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1).
[5]羅荷花,伍伶俐.高等農林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19(3).
[責任編輯:趙磊]
[作者簡介]? 羅荷花(1986-),女,湖南衡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高等教育研究;葉夢琴(1997-),女,湖南長沙人, 2019級金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 湖南農業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等農林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2019);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高等院校“雙創”教育嵌入專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效果與改革研究(2017);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