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會計信息需求的復雜化、經營主體的多元化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我國會計規范也正在逐步趨于原則性強、靈活簡約的方向發展,導致會計職業判斷的風險、難度和廣度都不斷增大,這與當前我國財會人員普遍較低的職業判斷能力相矛盾。我國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現在判斷主體的受制化、思維意識的制度化、判斷觀念的從眾化和知識運用的單曲化,其影響因素在于個人能力、行為動機、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等因素,提出增強財會人員職業判斷的意識、重視財會人員能力本位的培養、健全財會人員的會計法律制度和提高財會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等提升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會計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 F23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144-02
目前,會計及其制度的改革創新正在由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創新所推動,致使經濟業務的“復雜化”與會計制度的“簡約化”、會計思維的“制度化”與會計準則的“原則化”、財會人員的“主觀性”與財務事項的“客觀性”、會計制度的“滯后化”與財務事項的“超前化”、判斷主體的“受制化”與其“獨立化”、判斷本身的“被動性”與其“主動性”、判斷運用的“曲解化”與“公允化”、會計人才的“低水平”現狀與“高水平”需求等諸多關系形成鮮明對比,反差非常明顯。這些反差的對比不僅使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范圍難度提升、空間更富有彈性,而且倒逼財會人員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然而,這些反差對比的存在并未引起財會人員的足夠重視,其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也未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培養提升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僅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還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一、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現
(一)判斷主體的受制化
判斷主體即財會人員,判斷主體的受制化是指財會人員由于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和制約,而逐漸削弱其判斷獨立性,最終判斷結果的質量也有影響的現象。財會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職業判斷,做出的客觀判斷實施應當公正和獨立,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既得利益。但是現實往往事與愿違,財會人員作為被聘任方,受雇于自己單位,處于被管理者或者下屬的身份,而一旦處于單位管理層、所有者或領導者為了謀取自身利益,往往會暗示財會人員做出違背客觀事實的行為,干涉財會人員的判斷行為。而處于不利地位的財會人員,迫于工資、晉升、轉正等各種利益關系和壓力,聽從他人,違背會計原則,違反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不合法且不合理的操縱。
(二)思維意識的制度化
思維意識過程貫穿于整個會計職業判斷,當前財會人員的思維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那種過細、過死、過硬的會計制度,使得財會人員很難發揮職業判斷的空間,只能生搬硬套,完全按照制度來進行業務處理,這樣長久以往,思維意識已經養成了慣性。但是當前,我國會計制度趨于國際化,原則化和國際趨同日益增強,原有的思維意識僵硬化和制度化已經不能適應規范的原則化,影響財會人員提高判斷的能力。財會人員會計職業的判斷受會計制度的不良影響并未引起實務界與理論界的足夠重視,會計制度的改革要先于財會人員的思維意識。很多財會人員依然依賴于他人的判斷和原有的做法,會計職業判斷意識非常淡薄。
(三)判斷觀念的從眾化
服從和從眾是我國廣大民眾潛意識的心態,財會專業學生從學校走出來后,其創造力遠遠不及其執行力。究其原因在于:在校期間,服從于專業教師向其教授的財會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這種服從往往帶入于實踐中,充分體現財會人員嚴重的服從心里和從眾心理。但是,在實踐中理應具有的會計職業判斷應是能夠隨機應變地處理不同的事項,財會人員應充分將理論知識與業務經驗有機結合,根據所在單位的自身情況,解決所發生的經濟事項和具體交易。這種積重難返的從眾化觀念,制約著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提高。
(四)知識運用的單曲化
知識運用的單曲化具體表現為知識的單一化和運用的曲解化。專業知識的單一化是障礙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會計職業判斷的理論依據在于專業知識,其構成會計職業能力判斷的重要標志。目前,在我國財會人員當中,知識結構僅表現為財會專業知識,知識結構非常單一。會計規范的彈性逐漸加強,這既為財會人員自由發揮專業技能提供足夠空間,但也是不法分子留有活動的灰色地帶,財會人員道德的異化和動機的復雜化致使某些人曲解會計職業判斷的本意,弄虛作假,損害相關者的合法利益。
二、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影響因素
(一)個人能力因素的影響
1.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對于每個行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專業知識水平代表著這一專業領域的能力水平,這種能力既包括理論能力也包括實踐經驗。會計專業知識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不僅僅包括財務知識,還有稅務知識、公司法知識等等,所以,會計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非常強,值得每一個從業人員好好學習。
2.專業勝任能力
專業勝任能力這個詞最近非常火,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簡單來說它的意思就是指將專業知識應用于日常工作中的一種專業技能,它是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經驗的綜合體。會計這種行業的實踐性及操作性非常強,所以,這就要求會計從業人員不僅僅要具備專業理論還要有實踐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行為動機因素的影響
會計從業人員的行為動機除了公司引導外還有其個人因素,人們都是有趨利避害的心理,所以有時專業的會計技能就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會計人員能運用好那對公司發展是有利的,但如果某些會計從業人員因為自身利益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做些違規的事情那對公司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會計從業人員如果使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就尤為重要。
(三)職業責任因素的影響
會計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會計從業人員來說既是一種規范又是一種保護,它能保證只要會計人員不違反相關規定就不會有違規行為。所以,所有的從業人員都要嚴格遵守,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四)職業道德因素的影響
職業道德對于每個行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從業人員都應該遵守,如果所有從業人員都能自覺遵守,那整體行業的職業素養水平都會大大提高。
三、培養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提升的對策建議
(一)增強財會人員職業判斷的意識
要不斷增強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意識,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在培養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之前,應當使他們及時熟知身邊的環境變化和時代變遷,不斷處于動態的變化中,其職業判斷的難度會不斷加大,廣度空間也會不斷地擴大;二是要想避免被社會、時代淘汰,財會人員必須增加競爭力和競爭意識,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前提下不斷完善自己,樹立終身主動學習的觀念;三是培養財會人員的主見性和獨立性,轉變其嚴重的服從心理和從眾心理,拒絕全盤無限服從,培養勤于思考的好習慣,開發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培養批判性思維,謹慎保持懷疑態度,結合具體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四是堅持財會相關準則不動搖,時刻認清社會實踐中的本質和現象,端正好自己的思想。
(二)重視財會人員能力本位的培養
對財會人員能力本位的培養關鍵在于所就讀的高校,其學歷教育是培養能力本位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要營造一個和諧、清凈和科學的良好學習環境,保障高校財會專業的教學水準。可以從硬件和軟降兩方面著手:一是硬件方面。如建設實踐學習基地,增加涵蓋各行業的圖書種類數目,提供優越的自習環境等;二是軟件方面。創建一批雄厚的師資隊伍,加快知識本位轉變成能力本位,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習習慣,平和師生關系,雖然有時在探討財會知識會爭論的面紅耳赤和不可開交,但絕不會影響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
(三)健全財會人員的財會法律制度
財會人員要形成高質量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僅僅依靠健全的財會法律法規還遠遠不夠,更為重要的是財會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表現為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兩個方面:一是有法可依方面。在目前已有的財會法律制度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完善眾法律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的地方,構建一套穩定性、統一性和協調性的有機財會法律制度體系。二是有法必依方面。表現為主觀和客觀兩個層次:主觀上,努力提高財會人員的法律意識;客觀上,提高違反財會法律制度的成本。
(四)提高財會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
道德的建立和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非一朝一夕,一個人的根本道德關鍵在于對其的從小培育,也決定了其未來的職業道德。因此,我們應該從各個渠道廣泛宣傳財會職業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從小到大增強其道德的宣傳教育,構建誠信社會,提高全民道德。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帶動與互相影響的環境中,廣泛使用“正能量”一詞,充分發揮其優勢和影響力,使其在財會人員中廣泛影響和傳播,樹立財會人員的積極陽光的思想。一是在崗前注重財會專業大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從每一個高校做起,從啟蒙階段重視。二是崗中也要重視加強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繼續教育,即學生到工作中、社會到實踐中接受的道德教育。三是財會人員應當不斷提高個人的自我修養,充分運用財會人員慎獨、謹慎和自我反省的方法提高自我修養。四是財會人員應積極統一思想,通過道德和法律兩個方面緊緊抓住財會人員的職業行為,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財會人員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經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會計學科發展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9(9):39-44.
[2]張世興,王如峰.會計職業判斷案例引發的思考:如何建立假設——以術語學理論為依據[J].財會通訊,2019(19):7-13.
[3]徐崢.如何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判斷能力[J].財務與會計,2017(8):64.
[4]孟凡斌.會計職業判斷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制度設計與內容[J].會計之友,2016(8):77-79.
[5]王越豪,倪侃侃.大力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能力[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33.
[6]陳毓圭.提高會計職業判斷水平推進會計職業健康發展——在2014年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會計師行業交流研討會上的主題演講[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12):8-11+2-3.
[7]羅映紅.高校會計教育改革研究——基于企業會計準則執行能力的需求分析[J].財會通訊,2014(12):8-10.
[8]侯金莉.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價值相關性研究——基于我國A股市場2010-2011年的經驗數據[J].天府新論,2013(6):53-57.
[9]宋青.財務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提升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2,20(12):100-101.
[責任編輯:潘洪志]
[作者簡介]? 徐愛忠(1971-),女,遼寧昌圖人,財務主管,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