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霞 宋金杰 劉國峰
[摘 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撐。企業在研發活動中加大研發資金和人員投入的同時,應該防范研發活動中的各種風險。為了平衡企業研發投入與價值創造之間的關系,從農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的現狀出發,根據企業面臨的狀況分別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希望能夠對提升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研發投入;企業價值;農業上市公司
[中圖分類號] F7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170-03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advanced technology.Enterprises should guard against various risks in R&D activities while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R&D funds and personnel.In order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and value cre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R&D invest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value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Key words: R&D investment, enterprise value,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y
一、引言
“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如今處于數字化時代,科技創新在各行業的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在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以創新促發展,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科技興農,綠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資料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農業上市企業整體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凈利潤達到了16億元,行業平均凈利潤高達1.07億元,平均毛利率達到了28%。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國農業上市企業發展狀況良好,整體水平呈良好態勢,但是,企業之間的發展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我國農業出現了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產業技術,改善產品供給質量。
農業行業的產品與自然界聯系密切,導致農業與其它行業相比有著獨特之處,企業的盈利與發展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彈性較小,產品容易出現同質化現象,使得農業行業只有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實現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有效轉化,應對氣候變化對產品的影響,產出特色產品,刺激市場需求。此外,農業上市企業通常是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載體,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能夠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有更多的資源來源,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因此,農業上市企業的創新研發水平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從近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上市企業在研發過程中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基礎,注重實驗型研發經費的投入,將試驗發展階段的研發當創新的重點,雖然這種研發方式在短期內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使企業資金流動速度加快,但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存在弊端。通常,這種研發方式具有一定可模仿性,研發的產品同質性較高,容易被競爭對手超越,長此以往,會使企業陷入遲發性的陷阱,在行業發展中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因此,鼓勵企業結合行業特色積極進行自主研發,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研發投入與價值創造的平衡顯得尤為重要。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對企業價值的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從研究對象來看,大多數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探究研發投入與企業價值的關系,使得企業明確研發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從而調整研發戰略,促進企業價值的提升;從研究方法內容來看,主要探究二者的線性關系與非線性關系,證明研發投入對企業價值的作用機理;從研究方法來看,大多數采用相關性分析與回歸分析,證明假設中二者中存在的關系,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三、農業上市企業研發投入概況
(一)我國研發投入水平不斷提升
從中國科技統計官網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人員投入呈逐年增長趨勢。最近5年時間內,研發經費投入從2014年的13015.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9677.9億元,增長了6662.3億元,增長率達到了51.19%。截至2018年,研發投入強度連續5年超過2%的水平。與此同時,2014年到2017年,研發投入強度增速徘徊在0.02%的水平,但是從2017年到2018年,增速達到了0.06%,比前幾年多出了2倍。從研發人員投入來看,2017年突破400萬人,圖3.1顯示,2013-2017年,研發人員投入增速較緩慢,2017-2018年折線走勢陡峭,說明當年研發人員大量增加,增速超過了前幾年的水。從整體投入情況來看,我國研發投入水平表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從謀發展的角度來說,人們已經意識到科技領先會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推動國家進步。
(二)農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不足
截止到2016年,我國研發投入經費內部支出總額為450.18億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研發投入經費內部支出為320.28億元,占支出總額的71.14%,遙遙領先。農、林、牧、漁業位居第二,而衛生和社會工作僅為0.04億元,占支出總額的0.01%,與其它行業差距懸殊。從全行業的支出情況來看,農、林、牧、漁業的內部支出情況雖然僅次于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但是研發投入內部支出僅為54.48億元,僅占支出總額的12.1%。由此可見,我國各行業對研發活動的重視情況不同,研發經費投入差距也很大,農、林、牧、漁業作為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需要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研發經費的投入,關注經費的使用情況,提高資金投入產出比例,將研發資金成功轉化為先進技術,進而實現向先進生產力的轉化。
(三)農業上市公司總產值不斷提升
對2015-201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進行整理,通過橫向對比發現,整體行業中農業總產值所占比重最大,占比達到了50%以上,牧業總產值次之,在25%以上的水平,漁業占比在10%左右,林業占比最少,在4%到5%之間。由此可見,農業占據了農林牧漁業整體的半壁江山,產業規模大、資源聚集、有助于資本積累,為整體行業發展起到了推動和帶動作用,牧業、漁業和林業屬于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整體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的作用。通過縱向對比發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逐年增加,四年時間增加了11686億元。其中,農業、牧業、漁業、林業分別增加了7247.3億元、1074.2億元、48.1億元、1792.4億元,占比分別為62.2%、9.19%、0.41%、15.34%。由此可知,農業作為整體的支柱性產業,對于總產值的貢獻率最大;雖然連續四年林業占總產值的比重最小,但是貢獻率上升到第二,說明林業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對整體行業的促進水平更是不斷提高;相比之下,牧業和漁業企業在發展中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企業應該加以重視,統籌規劃、重新考慮資源配置,使其發揮更大效率,為整個行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四、對策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支持農業上市企業發展
農業上市企業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從近年的發展來看,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但是,與其它行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科技創新水平亟需提高。一方面,農業上市企業在我國研發活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政府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繼續鼓勵農業上市企業積極地進行研發活動,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便于農業上市企業籌集資金進行研發活動,保證資金鏈條的完整性,促進企業發展路徑的創新,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以參與者的姿態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強調產學研相結合,充分發揮高校中高水平研發團隊和專利技術的絕對優勢,促進研發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為企業創造價值。政府也應該為產學研的高效實施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為保證高校和企業的合作運行提供引導和機會,構建學術交流平臺,使雙方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取長補短,提高研發能力,創造企業價值。
(二)加大研發資源投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更應該注重研發創新。研究結果表明,農業上市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對企業價值創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增加企業進行創新研發的信心。一方面,企業應該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改善生產技術,調整發展模式,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從各個維度綜合帶動企業價值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資金鏈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是企業進行研發活動的重要保障。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完整,規范資金使用流程,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完善資金領用制度,使得制度有效配合研發戰略的實施,保證研發活動順利進行。因此,對于農業上市企業而言,應該繼續提高研發投入力度,關注資金動向,降低成本費用開支,使研發活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提高產品環境適應性,實現增產增量
由于農產品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這就要求企業研發的新產品對于氣候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滿足消費者需求。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從根本上轉變研發形式,從實驗型研發逐漸轉變為基礎型與實驗型混合研發,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刺激市場需求,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度,帶動企業價值增長;另一方面,產品異質性程度越高,被其它企業模仿的可能性就越低,市場占有率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促進下一輪研發投入,制定循環性研發戰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四)更新企業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發展彈性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滲透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農業上市企業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中堅力量,亟需科學技術的支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在科技的推動下,物聯網經營模式已經成為發展的主流。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狀況,改善原有生產經營模式,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走進農村,為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的原材料,形成“企業+農戶”的契約化經營模式,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促進行業發展,帶動農村農民致富,真正做到助力鄉村振興。
五、結語
農業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同時,農業上市公司作為農業發展中的推動力量,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科學、自主地進行研發活動,制定完善的內部管理體制,規避研發活動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提高研發效率和研發成果的轉化,從而創造更多的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陸玉梅,王春梅.R&D投入對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以制造業、信息技術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5):122-127.
[2]劉麗娜,劉蕓.研發投入、媒體報道與企業價值[J].會計之友,2018(20):23-27.
[3]蘇玉珠,張朋麗.創新投入與企業價值的關系研究——基于中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9(4):60-67.
[4]孫自愿,王玲.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動態關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9(7):51-57.
[5]劉輝.基于生命周期的研發投入對企業價值的門檻效應[J].科研管理,2020(1):193-201.
[責任編輯:趙磊]
[作者簡介]? 李榮霞(1994-),女,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與審計理論;宋金杰(1965-),河北衡水人,財務處處長,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和財務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劉國峰(1970-),河北承德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