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君



[摘 要] 本文采用田間試驗研究的方法,探索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最適比例。試驗設置配方肥、商品有機肥替代10%配方肥、商品有機肥替代20%配方肥、商品有機肥替代30%配方肥4個處理,研究每個處理對花椒產量和增收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有機肥替代配方肥處理的產量均比配方肥處理高;替代10%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達6.90 kg/株,比配方肥處理增加40.8%;替代20%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達5.88 kg/株,比配方肥處理增加20%;替代30%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達5.04 kg/株,比配方肥處理增加2.8%。這說明有機肥替代化肥并非越多越好。增施有機肥可增加花椒葉片中的鉀含量,促進花椒葉片中鈣、鎂、鐵、銅和鋅元素向籽粒轉移,從而提高花椒品質。
[關鍵詞] 九葉青花椒;配方肥;商品有機肥;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7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2-90-3
為了探索有機肥替代化肥的合理配比量,明確對花椒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了解九葉青花椒的營養規律,合理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質量,減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的目的,本文進行了相關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花椒品種為九葉青花椒。供試配方肥和商品有機肥均由重慶眾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其中配方肥純氮含量18%、有效磷含量12%、有效鉀含量為10%,商品有機肥中有機質含量45%、養分含量5%。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不設重復,每個處理10株。P1,配方施肥(18-12-10);P2,商品有機肥替代10%配方肥;P3,商品有機肥替代20%配方肥;P4,商品有機肥替代30%配方肥。試驗詳細情況見表1。
1.3 試驗條件
試驗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重慶市綦江區石角鎮熔巖村興前家庭農場花椒基地進行,試驗點海拔605 m,地處東經106°48′36″、北緯28°57′36′,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7.8 ℃,年降水量1 275 mm。試驗點土壤為侏羅系蓬萊鎮組紫色泥頁巖發育而成的紫色土,質地為中壤,pH值4.96,有機質含量18.2 g/kg,全氮含量0.65 mg/kg,堿解氮含量88.00 mg/kg,有效磷含量10.40 mg/kg,速效鉀含量136.00 mg/kg。配方肥分月母肥、基肥和壯果肥3次施用,每次每株施加0.5 kg,有機肥在施用基肥和月母肥時同配方肥一起施用。
1.4 花椒葉片營養元素檢測
在花椒生長階段,每個處理均采集葉片樣2次,采集時間依次為2017年10月、2018年6月。各處理每次采集葉片數200片,平均每株采摘枝條中下部完全展開(生理成熟)葉片20片。每個階段采集完成后送重慶市農技總站檢測中心檢測,葉片樣檢測項目包括氮、磷、鉀、鈣、鎂、鐵、鋅、硼、錳、銅及鉬等含量。
1.5 產量測定
花椒成熟時按照處理的株數全部分株測定花椒果實鮮質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花椒增施有機肥對花椒葉片中氮磷鉀含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花椒葉片中氮、鉀含量遠高于磷含量,大量營養元素含量依次為氮>鉀>磷,花椒對大量元素需求較多,管理中要注重增施氮、鉀肥,可以適量減少磷肥用量。各處理第2次葉片檢測結果顯示,花椒葉片中氮磷含量都有下降,其中氮含量最高下降0.699%,磷含量最高下降0.039%;除處理P2外,鉀含量反而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為0.173%~0.059%,有機肥替代配方肥各處理的葉片中鉀含量均遠高于配方肥,說明有機肥替代配方肥有利于促進增加花椒葉片中的鉀含量,其中處理P3的葉片鉀含量最高,即有機肥替代20%配方肥的補鉀效果最好。
2.2 花椒增施有機肥對花椒葉片中鈣鎂元素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花椒葉片中鈣、鎂元素含量分別在21.30~35.60 g/kg、2.16~4.97 g/kg。隨著花椒的生長,對鈣、鎂的需求量均出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對鈣元素需求較多,說明花椒是喜鈣作物。因此,施肥時不僅要平衡補充大量營養元素,還要重視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從表3可以看出,有機肥替代配方肥各處理后期葉片中的鈣、鎂含量低于配方肥處理,原因可能在于增施有機肥促進了葉片中微量元素向果實轉移,其中處理P3鈣鎂含量均最低,說明有機肥替代20%配方肥能更好地促進鈣鎂元素向花椒籽粒轉移,提高花椒品質。
2.3 花椒增施有機肥對花椒葉片中錳、鐵、銅、鋅、鉬、硼元素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看出,花椒葉片中微量元素含量依次為錳>鐵>鉬>硼>鋅>銅,與2017年10月相比,花椒成熟期葉片中銅元素含量變化不大,錳、硼元素含量增加,鐵、銅、鋅、鉬元素含量降低。當地土壤缺硼,為滿足花椒對硼的需求,在花椒生產中要重視硼元素的施用,平衡施肥、壯大樹勢,避免因花椒果實收獲導致花椒樹過早衰弱。第2次葉片檢測數據顯示,配方肥處理葉片中鐵、銅、鋅元素有所增加,有機肥替代配方肥處理均比第1次檢測葉片中鐵、銅、鋅元素含量低,說明增施有機肥能促進葉片中鐵、銅、鋅元素向花椒籽粒轉移,從而提高花椒品質。
2.4 花椒增施有機肥對花椒產量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有機肥替代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均高于配方肥處理,最多每株重2.00 kg,折每667 m2產量增加200.00 kg;最少每株重0.14 kg,折667 m2產量增加14.00 kg,說明在花椒生產上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可行的。有機肥替代10%配方肥處理的花椒平均產量達6.90 kg/株,折667 m2產量690.00 kg,比配方肥處理增加40.8%;有機肥替代20%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達5.88 kg/株,折667 m2產量588.00 kg,比配方肥處理增加20%;有機肥替代30%配方肥處理的平均產量達5.04 kg/株,折667 m2產量504.00 kg,比配方肥處理增加2.8%。施用有機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花椒產量,增產幅度為2.8%~40.8%。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表明,施肥配方不同,對花椒產量、含水量、出皮率及千粒重的影響也不同,配方愈合理、愈均衡,花椒產量愈高[1]。本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10%配方肥處理產量最高,有機肥替代30%配方肥處理的增產效益不明顯,說明有機肥替代配方肥并不是越多越好。增施有機肥可增加花椒葉片中的鉀含量,促進花椒葉片中鈣、鎂、鐵、銅、鋅元素向籽粒轉移,從而提高花椒品質。因此,在綦江花椒生產中,使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切實可行的,增施有機肥可促進花椒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減緩土壤酸化速度,從而實現花椒可持續生產,提高種植戶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孫丙寅,鄧振義,康克功,等.不同配方施肥對花椒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0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