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榮
[摘 要] 百香果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素有“果汁之王”的美譽,因其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在我國廣西、福建、海南等省區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尤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極具代表性的百香果種植大省,百香果種植已然成為當地農民就業增收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然而,在百香果種植過程中往往因栽培管理不當、病蟲害頻繁發生等問題影響果實產量和品質,致使種植戶經濟收入降低。鑒于此,本文結合鐘山縣百香果種植情況,對百香果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進行深入分析,以提升百香果種植效益。
[關鍵詞] 百香果;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67.9;S436.67[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2-95-2
百香果營養價值高、藥用療效好,而且種植中所需投資較少,經濟效益良好。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溫涼合度,非常適宜種植百香果。鐘山縣多個鄉鎮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鼓勵和引導貧困戶參與百香果種植,以就業和盈利分紅促進貧困戶增收,還采用貢柑、沃柑套種百香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獲得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益。可見,百香果種植是當地精準扶貧工作的強大助力,在當地農業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當下,百香果栽培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較為顯著的問題。為此,有必要結合鐘山縣百香果種植經驗,對百香果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問題進行分析,以提升百香果產量和質量。
1 百香果栽培管理措施
1.1 種植地選擇
百香果適應性較強,對土地要求并不嚴格。但在種植地的選擇方面,仍應充分考慮百香果的生長特性。百香果喜陽、地下根莖短,因此宜選擇光照條件好、土質肥沃、排水便利、便于運輸的區域作為種植地。
1.2 繁殖育苗
百香果的繁殖方式包括扦插、嫁接、實生等,當前扦插和嫁接是較為常見的2種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多適用于山地地形,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最適宜的扦插時間是2月、3月和10月,應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條保留兩三個芽插入土中,露出一兩個芽,培育苗木。扦插繁殖所得苗木抗病性較弱,極易發生莖基腐病。以嫁接方式進行繁殖,需要選擇抗病蟲能力強的優良品種作為砧木進行嫁接,以確保苗木根系生長良好。以實生方式繁殖,可在2—3月或4—5月進行。播種前用多菌靈兌水浸泡種子,并洗凈露白,蓋上一層薄土,長至10片葉時即可移植。
1.3 苗木定植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進行種植,最適宜的時間為春季和秋季。一般在陰天或雨后晴朗的天氣定植,種植規格控制在4 m×5 m,667 m2栽25株,穴規格控制在60 cm×60 cm×60 cm,每穴需施入基肥[1]。定植時需理順根系,填上拌有腐熟有機肥的沙壤土,移植后需澆足定根水。
1.4 搭架修枝
百香果是藤蔓植物,當莖藤長至30 cm時,可用木、竹或石頭搭建平頂式或籬笆式支架。在幼苗生長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及時將側芽抹掉,以7 d為間隔期,剪除側芽,加速主蔓生長,引主蔓上架。待主蔓上架時,需及時修剪主蔓頂芽,促進側芽生長,并引導側枝蔓螺旋纏繞支架,為果枝抽發提供便利。成熟果實采摘后,需要及時修剪枝條,將已結過果實且已采摘完畢的枝條剪除,并及時剪去密集枝條、枯枝、病枝,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陽光,促進果實品質提升。
1.5 水肥管理
百香果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排水灌溉,在開花期需要確保水分充足,以免果實太硬。高溫、干旱天氣需及時灌溉,雨季需注意排水,水分過多會增加百香果莖基腐病發生率。在施肥方面,最重要的是底肥和追肥,底肥在定植和整地時施入,以腐熟農家肥或有機肥為主。根系開始生長后,可以20 d為間隔,施入人糞尿或復合肥。
2 百香果病害防治措施
2.1 莖基腐病
莖基腐病會致使百香果植株根莖腐爛,莖葉枯萎而死。對于莖基腐病的防治,需要適時排水,可搭人字形棚架,加強修枝,增強植株受光面積,保持通風良好。及時清理病源,一旦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燒毀。可在發病初期對發病部位及周邊用40%二氯異腈脲酸鈉300倍液噴霧,7~10 d噴1次,連噴兩三次。也可在冬季落葉后至萌芽前用40%二氯異腈脲酸鈉300倍液進行全園噴灑。
2.2 白粉病
白粉病多在春季發生,致使植株葉片枯萎,花朵和果實數量減少。對于白粉病的防治,應加強對百香果園的巡查,當百香果的葉、花、果顯現白色粉狀物后,需用三唑酮水溶液、腈菌唑水溶液等藥物對植株的葉、花、果、莖進行全面、均勻噴灑,可7 d噴灑一次,連噴兩三次,防效甚佳。
2.3 黃花葉病毒病
黃花葉病毒病易在秋季發生,因此,需要加強對果園的檢查,一旦出現感染癥狀,需及時用菇類蛋白多糖、辛菌胺乙酸鹽、噻蟲嗪混合液和蕓薹素等藥物均勻噴灑莖葉,以一兩周為間隔期,噴灑兩三次即可。
2.4 木質化病毒病
木質化病毒病在熱帶地區的百香果園較為常見,主要借助昆蟲傳播。對于該病的防治,應對果園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合理施肥、適時排灌,增強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同時,注意修剪疏枝,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及時清理病株。可用適宜濃度的氧化樂果防治蚜蟲,以免傳播病毒。
2.5 疫病
疫病易在雨季發生蔓延,可對整個果園造成毀滅性傷害,需要提前預防、及時用藥。除了合理密植、注意修枝、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之外,還要及時排水,用微生物菌劑青枯立克150~300倍液加地力旺300~500倍液灌根,以改良土壤條件,為根系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可在雨季和病害流行前,用靚果安150~3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進行噴霧,預防效果較好。發病初期,可用10%氰霜唑懸浮劑2 500倍液進行噴霧,能有效控制病情[2]。
3 百香果蟲害防治措施
3.1 地下害蟲
百香果易受到蟋蟀、螻蛄、白蟻等地下害蟲的侵擾,天氣干旱時發生尤為嚴重。這些害蟲將植株根部蠶食,致使植株死亡。對于白蟻,可用滅蟻靈,或在果園放臭丸,也可人為驅逐白蟻。對于蟋蟀、螻蛄等害蟲,則可用黑光燈、糖醋毒液或毒餌誘殺成蟲,也可結合中耕除草清除蟲卵。
3.2 非地下害蟲
百香果園較為常見的地面害蟲主要是蚜蟲、蠅類,這些害蟲既蠶食植株,又易傳播病毒。對于蚜蟲,可在果園掛黃板,或用氧化樂果溶液噴灑植株;對于蠅類,則可用阿維菌素進行防治,防效較好。常見的還有褐色大蝽象、象鼻蟲等,蝽象主要通過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影響樹勢和果實的商品性。對于蝽象的防治,主要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氯氟鈴脲。象鼻蟲的幼蟲會啃食果實,蛀花蛀果嚴重,在樹下蛀食,還會破壞樹木的木質部。發現少量成蟲或發現蟲卵時,要在晴天無風的傍晚噴施甲氰菊酯類藥劑或甲維鹽、啶蟲脒進行防治。成蟲盛發期,可用甲胺磷1 000倍液、殺滅菊酯2 000倍液噴藥防治。
4 結語
本文結合鐘山縣的百香果種植情況,從選擇種植地、繁殖育苗、苗木定植、搭架修枝、水肥管理等方面對百香果的栽培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并深入分析了百香果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希望能為百香果種植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陸植葆.百香果栽培種植管理及病蟲防治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7):74.
[2]黃翠萍.百香果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9(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