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愷彬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作為民生發展的根本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愈加凸顯。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能有效節約農業生產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能明顯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對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立足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狀況,簡要探討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推廣策略,以期有助于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技術;技術推廣;推廣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2-32-2
農業機械作為現階段農業技術創新發展的主要載體,對于促進農業產業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農業機械化技術及新成果通過推廣與應用轉化為農業生產力,從而獲得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從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狀來看,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技術和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 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制約推廣工作順利開展
從當前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現狀來看,推廣經費等其他力量的投入不足,制約了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是當前基層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方面,在當前基層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戶受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與固有理念等影響明顯,而在農機技術推廣過程中往往缺少專項扶持資金、項目等,造成了新技術、新機具等在基層引進難度較大,并對農機技術在基層農業生產中的試驗、示范和推廣等產生直接影響[1];另一方面,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不僅需要專項經費支持農業裝備、技術的引進,同時對于具備現代化農業發展技術和經驗的科技人員的培訓經費以及農機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等也明顯不足,導致推廣工作缺少良好的助力與外部條件。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農業生產模式和土地性狀不盡相同,導致農機技術推廣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基層農機推廣部門受推廣經費的限制,很難在本地進行農機技術試驗,造成了推廣過程中照本宣科現象頻發,不敢與農戶“較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推廣阻力。
1.2 基層農業機械化專業隊伍建設不完善
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不僅對基層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理念及裝備建設等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對基層新型農機技術人才及推廣人才隊伍也有較高要求。較為明顯的是,大多數合作社、家庭農場與個體農戶中沒有單獨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學習人員,導致在進行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等中缺少專業的技術接收人員,進而導致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更新與實際轉化效果不突出。當前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往往在多個村屯中身兼數職,既要負責技術、設備的操作培訓,同時兼顧技術的推廣和監督示范等工作,工作量較大,而且仍采用以往單一、不靈活的老舊推廣方式。尤其是在農業機械化技術基礎薄弱的地區,極易導致推廣工作的跟蹤服務不到位,出現突擊式推廣、任務式推廣等流于形式的推廣方式,不利于農村經濟整體發展[2]。
1.3 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農村發展實際脫節
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與當前新形勢下農村的發展現實與要求脫節是影響現階段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的另一問題。較為明顯的是,現階段負責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工作人員及推廣受眾在年齡結構上呈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他們的生產方式受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與經驗影響較大,而且其知識結構較為落后,在學習新時期農業及農村創新發展相關先進政策、技術及理念等方面比較吃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與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環境較為自由,大多數基層地區的農民在選擇機械設備和技術的時候往往從自身需求和農機的適用性等角度出發,極大削減了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在基層推廣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導致推廣工作預期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現實存在明顯差距[3]。
2 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建議
2.1 加大推廣經費投入,提高農業技術自主研發能力
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對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加大推廣經費投入,提高農業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是提高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的有效策略。首先,當地政府可根據自身農業發展與學習需要,設立專項機械化技術推廣資金,加大在先進機械化技術、設備、理念等引進上的投入以及在機械化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物質基礎和外部環境。其次,國家及相關管理部門可針對高校畢業生及農機專業技術人員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其參與基層工作,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隊伍老齡化現象,而且可為基層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撐[4]。而且應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基層農機推廣單位設置農機技術推廣試驗田,將推廣的農機技術在本地進行試驗,既可以校驗農業機械及其技術的適用性,又能讓農戶直觀看到技術的實施效果,避免農戶購買農機后發現不適用而造成經濟損失。
2.2 重視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
政府及相關部門重視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人員及推廣人才的培訓對于促進基層農業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農業機械化技術,對于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裝備、理念等通過現場示范、定點實驗等方式讓農民看到效果,制定一些利好政策吸引年輕的務農人員參與技術學習與推廣工作[5]。同時,通過專項資金扶持、機械化專業技術人才引進等多種途徑,對現有的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及技術人員加大培訓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證新技術在基層地區的普及和應用,為實現基層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2.3 開發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新模式
當前,農機部門應利用現有的網絡、新媒體來開發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新模式、新手段。在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過程中,加強農業推廣部門與科技部門的聯系,并且建立永久的合作關系。科技部門要實時了解農業部門具體需要哪些農業機械,農業推廣部門則利用新媒體等形式將農機技術及時、快速、準確地傳達給農民,使農民會操作高科技的新型農業設備,也能精準有效地讓農戶獲取農業新知識,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另外,通過開展定點講座、培訓等方式,以社區或者村屯為單位對農民進行定點培訓,豐富農民的相關農業知識,使其有效掌握新型農業機械及新技術。
3 結語
農業為民生之本,在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基層農業的創新與改革對于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中,基層農民及相關管理部門要注重推廣工作的理念、手段等方面緊跟農業發展形勢,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為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王彥瑋.如何有效開展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J].吉林農業,2019(24):38-39.
[2]武正魁.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南方農機,2019(18):43-44.
[3]陶莉.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9(18):140-142.
[4]張雪梅.試論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8(3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