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汪鑫濟 鄭超群 季宇恬 謝熒渝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口老齡化成為當前最為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尤其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隨著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遷徙式外出務工,多數老年人留守家中,出現了大量的鄉村空巢老人。隨著老齡化程度的日趨加劇,鄉村空巢老人贍養問題在傳統觀念、保障體制和家庭結構變化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朝陽正希、夕陽不垂”項目應運而生,幫助子女更好地關注老年人的生活狀態,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
[關鍵詞] 鄉村;空巢老人;養老
[中圖分類號] D66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2-29-2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大力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從頂層設計把解決“三農”問題定位為“鄉村振興”,并將“鄉村振興”確立為國家重大戰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三農”問題,各項方針政策逐步向農村傾斜,社會保障逐漸向農村覆蓋。但鄉村空巢老人的生存保障和生活質量與“生活富足”“鄉風文明”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農村養老該何去何從,已成為當下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我國作為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且“三農”問題突出,僅僅依靠政府或個人是無法徹底解決鄉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問題的。既要減少相關的人力、物力資源損失,又要讓鄉村空巢老人能安度晚年,該如何選擇、選擇什么樣的養老服務模式,為當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度晚年的環境,已成為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并要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業。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并極力解決鄉村空巢老人的贍養問題,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發展老齡事業的工作格局。國家成立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確定了老齡工作目標、任務和基本政策,把老齡事業明確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一系列舉措,許多鄉村空巢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許多地區還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救助、幫助鄉村空巢老人上采取了特殊措施。
1 當前鄉村空巢老人養老存在的問題
1.1 經濟和物質條件欠缺,生活條件難以保障
老年人退休后,除了養老金基本無其他收入,經濟和物質條件下滑。與城鎮空巢老人相比,鄉村老人的生活條件較差,收入水平較低,生活保障存在困難。同時,很多空巢老人需要常年服藥,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壓力,這也導致了很多空巢老人很難過上安穩的老年生活,成為當今社會發展中的弱勢群體。
1.2 精神供給要素不足,醫療衛生資源缺乏
空巢老人與子女異地分離,缺少情感交流,而長時間不聯系會導致老人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鄉村對此關注程度普遍較低,相關公共設施建設不到位,集體活動組織力度不夠,導致空巢老人長時間待在家中,寂寞感進一步增強。同時,由于鄉村空巢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很難通過報紙、網絡等媒介與外界溝通交流,進一步加劇了鄉村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的缺失。此外,鄉村老年人享有的醫療保險比例相當低,很多老年人生病后缺乏就醫支持,龐大的鄉村老年人群給醫療衛生資源相對匱乏的鄉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1.3 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幸福感低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生理機能日趨衰退,抵抗能力不斷降低,健康狀況隨之下降。調查顯示,空巢老人對生活照顧、醫療保健和精神慰藉三大類服務均有更高的需求。與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更難以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更易處于無人陪伴的風險中。此外,由于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缺乏親情關愛,孤獨、無助自然會給老人帶來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而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心理的滿足和呵護。
1.4 “有所養”而“無所依”,生存環境亟待改善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許多工薪族無法在工作的同時妥善照料子女,隨著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撫養子女的責任便交給了老人。另外,由于鄉村的局限性,使得鄉村空巢老人的安全問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時,社會上有時會出現暴力打罵老人、遺棄老人;子女和親屬不顧老人意愿,為了爭奪家產大打出手;一些毫無道德、良心的人售賣低劣保健產品欺詐老人等現象。
2 鄉村空巢老人養老項目的策劃與構建
“朝陽正希、夕陽不垂”作為旨在提供360度全方位鄉村空巢老人生活服務的商務平臺,以“最憶是鄉愁”為主題,秉承“子欲養而親猶在”的理念,以鄉村空巢老人的在外務工子女為用戶定位,堅持“用PC平臺改善老年生活,用APP聯結家庭溝通,用公益共建夕陽盛宴”的方式,打造新互聯網模式下的鄉村空巢老人生態圖。最終幫助老年朋友擁有幸福的晚年時光,幫助子女更好地借助互聯網優勢與父母形成良好的溝通,為鄉村社會服務事業做出貢獻。該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2.1 用科技智能系統引領未來
鄉村空巢老人人口的增多,勢必帶來老年產品、服務的升級需求。如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智能系統走進人們的生活已不再是夢。項目通過自主研發的系統,有效地集成了新型MEMS傳感器、通信及控制等先進技術,實現準確判斷、實時檢測和及時救助功能,能準確判斷獨居老人跌倒且及時救助。“智能導盲系統”可以在前方有障礙物時自動通過語音系統提醒獨居老人,使視力普遍不好的老人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導盲系統自動引導其前行[1]。同時,項目將與“愛牽掛”老人智能腕表合作,借助其產品使系統發揮最大作用,造福鄉村空巢老人。
2.2 用APP聯結家庭溝通
通過開發移動端的APP程序,將主要對象定位于鄉村空巢老人的在外務工子女,通過一鍵式的方式提醒家中父母進行日常醫護管理,主要提醒老人按時吃藥、測血壓、睡眠、天氣預報等;配合“愛牽掛”智能腕表,實現摔倒提醒、導盲監控、身體狀態等動態數據共享以及一鍵式語音信息服務、親情通話、親情分享;通過中介平臺,宣傳一些老人保健品、家政服務、老人結對陪伴業務等。根據老人一鍵式反饋,在第一時間采取應對策略,真正使空巢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2]。
2.3 用PC平臺改善老年生活
利用“朝陽正希、夕陽不垂”網站平臺,構建空巢老人相互陪伴、生活資訊、老年用品、家政服務和日常醫護等于一體的老年生活圈,為子女了解老人需求提供切實有效的途徑。每個版塊功能明確、設計簡潔,為客戶的瀏覽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且平臺信息全面,集醫療保健、休閑生活、社會服務、慈善公益等于一體,主要包括以下模塊:首頁、健康咨詢、養生商城、休閑廣場、呼叫阿姨、公益先行和關于我們。
2.4 用公益共建夕陽盛宴
現如今,養老問題已成為普遍的、人們極為重視的社會問題。項目團隊在利用科技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的同時,也積極地利用社會資源幫助鄉村空巢老人。例如,與獨特資源——高校大學生進行合作,組建有意愿幫助老人的志愿者團隊,真切走入老人家庭,定期定點地為老人提供服務;與愛心企業和組織簽訂合作協議,幫扶老年人度過美好晚年[3]。
3 結語
“朝陽正希、夕陽不垂”項目關注到鄉村空巢老人的贍養問題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現實問題,而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項目的探索和實踐,可以有效分析人口老齡化及快速城鎮化帶來的挑戰,解決鄉村空巢老人養老實際問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鄉村空巢老人提供安穩的生活。
國家愈加重視鄉村振興和鄉村空巢老人問題。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養老服務綜合改革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中也指出要將養老服務的轉型升級擺在重要位置。從項目的發展角度來看,鄉村空巢老人養老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為項目的市場拓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國家重視、社會支持的背景下,項目定位順應潮流,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趙禎祺.當老齡化來襲,農村養老何去何從?[J].中國人大,2019(20):38-39.
[2]藍曉娟.如何保障農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J].現代經濟信息,2019(24):114.
[3]陳法娟.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解決路徑探究:以安徽省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