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楊大運,女,1973年2月生,預備黨員,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
【凡人語錄】
“大家都是醫務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干。”——楊大運
采訪者:接到醫院通知去湖北是哪天?當時情形是什么樣的?
楊大運:是1月26日。當時是早上6點多,正在睡夢中,單位打電話,說有個支援湖北的任務,問我去不去。當時覺得挺突然的,不過有疫情了,作為醫務工作者,必須去。中午跟家人一起吃了頓午飯。收拾行李的時候,老公和孩子在場,老公比較支持,因為汶川地震的時候,他就是第一批去的抗震救災現場。所以還好,因為大家都是學醫的,對這些緊急任務還是比較能夠接受和認可。孩子有些不舍,他今年15歲,上高一,他說:“媽媽你要注意安全,早點回來!”聽完我當時心里覺得酸酸的。
1月26日下午我們去白樓賓館集結,因為是首批醫療隊,進行了旗幟的交接后,做了個簡單的防護培訓。當時聽到“楊大運三組組長”,我還驚訝了一下,這是當時沒有想到的,感覺擔子要比原來重一些,壓力要大一些。
采訪者:到了武漢之后,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楊大運:1月27日到達武漢的中南花園酒店,中午吃完飯后就進行了培訓,然后領隊帶領我們幾個組長去武漢第七醫院進行接洽,接管了三個普通病區、一個重癥病區,把任務領回來了。1月28日,我們就開始進入隔離病區工作了。
采訪者:上班第一天看到的情況是怎樣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哪些?
楊大運:當時隔離病區的病人非常多,門診的病人也非常多,病區里面不光病人多,重癥病人也多,上呼吸機的病人也特別多。當時比預想的情況還要嚴重,很有一種緊迫感。
我的工作第一個是隔離病區病人的管理,第二個是危重病人的處理、上報及轉運,還有下班后防護物資的領取、體溫的上報、工作量的上報等等。
采訪者:每天工作時間大概有多長?是不是工作強度很大?
楊大運:最初在病區工作的時間平均是6到8個小時,持續了大概有近1個月的時間,在前半個月到20天的時候是最緊張的,是重癥病人最多的時候。隨著后續醫療隊的加入及重癥病人的轉出,尤其是方艙醫院建立以后,有一部分病人分流了,當時感覺上就好多了,工作強度降低了不少。
回到駐地后還需要上報工作量、隊員體溫及防護物資等情況。每天吃完晚飯后基本上一直忙到晚上10點左右結束,很多時候要弄到凌晨2點以后。
采訪者:您出任武漢第七醫院四病區組長之后,四病區的隊員一共有多少人?在高強度工作下,如何調整隊員的狀態?
楊大運:我帶的這個組有24個人,7名大夫,16名護士,還有1名院感老師。60后有1人,70后有4人,90后有5人,80后有14人,主要力量來自于80后。
剛到的時候,尤其是前一周,武漢當時的天氣比較冷,從隔離病區出來后,風吹得人有些不舒服,有些隊員體溫37.2度(偏高)。當時我們也是特別害怕他們被傳染了新冠肺炎,就讓隊員在房間隔離休息,給他們送飯、送菜、送藥(感冒藥等藥品),直到體溫正常后再出來。高強度工作下,隊員偶爾會有些小的思想波動,我加了他們微信好友,經常會進行生活上的關懷和開導。大家都是醫務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既然去了就是要好好干的。
采訪者:患者面對疫情心情焦慮,怎樣安撫他們情緒呢?
楊大運:在隔離病房里邊是見不到親人的,幾乎所有的患者都很焦慮,對自己的病情都很重視。患者經常問我:我這個什么時候能好?能恢復到什么程度啊?我的核酸檢測是什么樣子的?我的CT檢測是什么樣子的……都比較焦慮。病人即便是病情再重,我們也是一直在鼓勵患者,鼓勵他第一是從飲食上多吃,第二從心情上去安撫他(她),告訴他(她)這個病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多吃多喝,提高免疫力,就是多鼓勵吧。
采訪者:第一批患者出院的時候,你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楊大運:大約過了得有20多天,有一批患者逐漸好轉。一般核酸檢測3次陰性,胸部CT逐漸吸收,病人就可以出院了。當時出院的時候,病人肯定是非常高興,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們也感到非常高興,心理上比以前輕松多了。
采訪者:聽說您發起成立了“河北湖北一家親”的微信群,能簡單介紹下嗎?
楊大運:當時有一些患者陸陸續續出院了,他們還有一些后續的健康問題,所以我就想如果成立這樣的一個群,大家可以在群里邊問一些問題,我們可以進行及時答復,指導一下他們進行肺康復治療。還有一些患者有焦慮、不安的情緒,沒有十足的信心,我們還要進行一些心理的安撫和疏導。目前微信群里患者有20多人,醫護人員都在里面,誰有空誰就回復。
這個微信群在康復、答疑解惑、心理疏導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現在基本上好多病人都完全康復了,這個群變成了朋友群一樣,大家互相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和景觀,大家互相關心、互相掛念。
采訪者:在武漢工作期間,和家人聯系多嗎?
楊大運:與家人聯系并不多,因為愛人也是醫生,所以他也不想打擾我,也就是每天晚上大約11點到12點兒子給我發微信、視頻。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哭過,時間長了我估計他也就習慣了,知道回不來。
采訪者:您是第幾批回來的?
楊大運:我們是第二批,具體時間是3月20日。一下飛機,天是藍的,陽光明媚,整個停機坪上都是紅色的海洋,大多是紅色的隊服,大家臉上也都是喜氣洋洋的,終于到家了,可以見到親人了,回家的感覺真好!
采訪者:隔離什么時候結束的?最想吃什么?最想做的事兒是什么?
楊大運:隔離4月5日結束。隔離結束,最想吃愛人做的紅燒肉,最想做的事是陪兒子。
采訪者:這次支援湖北您覺得收獲最大的是什么?
楊大運:我們在武漢的時候,3月18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感到非常的光榮和榮幸。當時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發展了一批黨員,和我同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大概有20多位同志。我們醫院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4人,3個人經過此次支援湖北行動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文稿部分節選自河北省檔案館嚴雯采訪整理口述檔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