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妍伊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部門對農村幼兒園的教學開始重視起來,并制定了相應的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應該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并與農村的經濟、人文、歷史、政治等條件相結合,為幼兒創設有利的環境,將農村有利的資源、教學環境中充滿農村的本土氣息,提升幼兒園的辦學理念,使幼兒全面發展。通過本文,筆者對相關的內容進行闡述分析,希望對教育人員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創設環境;有效措施
根據相關的文件指出,幼兒園開展教學的資源與環境的創設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農村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為幼兒的學習創設有利的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由于環境作為教學中的重要資源,所以在幼兒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據相關的文件表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運用起來,充分發揮環境在農村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一、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創設環境的現狀分析
(一)農村幼兒園發展現狀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有些農村幼兒園在設計布局的時候,都是由空閑的校舍演變而來的,所以幼兒園的規模就比較小,教室也比較陳舊,不能為幼兒提供充足的玩具。在這種情況的基礎上,創建一所完善的幼兒園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筆者認為,對于這種情況的幼兒園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強校舍的維護,為幼兒園的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玩具。但是受到資金的限制,擴大校舍的規模、置辦較多的玩具都有一定的困難,對幼兒園的發展都會有所影響。
可見,當代農村學前教育,近年來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就實際情況而言,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農村學前教育的硬件設施,相較于城鎮幼兒園來講,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當代農村幼兒園若要借助本土資源創設環境,其根本還是要不斷縮小其同城鎮幼兒園之間的差距,而此點無疑成為了掣肘當代農村幼兒園借助本土資源創設環境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師資隊伍短缺
首先,小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是很高,缺少專業的合格教師。自從普及學前教育以后,國家對農村幼兒園的建設逐漸重視起來,許多農村幼兒園聘請了代課教師,就會出現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筆者發現,有些教師都是趕鴨子上架,教師的專業知識比較匱乏,進而難以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成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有些幼兒的家長就會認為教師是“保姆式”教師。
其次,缺少專業性較強的教師。要想創設獨具特色的幼兒園,具有專業性較強的教師隊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階段農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大部分專業性較強的教師都調到城市之中,專業水平薄弱的教師也只是安于現狀。長久以來,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就會逐漸削弱,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三)環境創設比較單一
農村幼兒園不僅缺少專業的教師,各方面的水平都比較薄弱,所以創辦幼兒園有一定的困難。投入資金購買幼兒所需要的玩具、教學材料,但是并沒有貫徹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涵。從當代農村幼兒園的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環境創設單一的情況,使得農村幼兒園很難在短時間內創設有利于學前教育發展的環境。因此,當代農村幼兒園,應該以客觀實際為根本出發點,立足于其自身存在著的問題,而后以此為基礎,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措施,繼而推動農村幼兒園的環境創設。
二、農村幼兒園利用本土資源創設環境的有效措施
農村幼兒園的經濟建設和資金投入與城市的幼兒園都存在差異,缺少專業的教師隊伍,但是要想創辦、優秀特色的幼兒園,相關的人員就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把農村的本土資源環境充分的利用起來,創辦具有特色的幼兒園,與農村的地理環境相結合。
(一)充分挖掘農村本土資源,創設有利的環境
本土資源就是建設幼兒園的地區具有當地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等,主要的教學資源有社會、人文、地理等。幼兒園充分的將本土資源利用起來,將幼兒園的環境進行創設,根據教師和幼兒互動的原則下開展教學工作,加強教師和環境的互動,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教師可以根據農村的地域文化創設具有特色的教學環境。可以將地方的經濟、歷史典故等方面的內容運用到環境創設之中。
比如,可以充分發揮豐收的作用,讓幼兒感受到秋收的氣息,在幼兒園中創設豐收長廊,感受收獲的季節,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參與到豐收活動之中,形成自我體驗感。教師引導幼兒發散自己的想象力,動手操作將豐收長廊進行裝扮,并把幼兒的藝術作品擺設在豐收長廊中。在歷史上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因為我國幅員遼闊的原因,使得我國各個地區的鄉土文化各具文化特色。所以,農村幼兒教師在進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可以嘗試深度了解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并結合實際將其融入于幼兒園學前教育中,這對于農村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而言,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二)改革教師培訓,增強教師的專業水平
眾所周知,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都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所以必須把教師的駕馭放置在教育現場之中,這才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專業水平。由于教師素養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比較復雜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不僅包含專業方面的知識,還包含其他各個方面。在培訓教師的過程中,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應該根據教師所從教幼兒的年齡、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征,以及教師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但是要給教師留有選擇的空間,依據教師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對所接受的培訓內容進行選擇。
在培訓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實踐經驗,給每一位幼兒教師提供表達的機會,讓教師在互動的過程中健康、穩定的成長。教師培訓結束以后,要把培訓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總結,對培訓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能夠在下一次的培訓中有所改進,使教師的技能和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幼兒提供最好的教學服務。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如今這個互聯網較為發達的時代,農村幼兒教師應提高自身認識,并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借助一定的互聯網資源,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并拓寬知識的邊界。從而間接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繼而有助于農村幼兒園更好的借助本土資源創設環境。
(三)保證農村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和諧發展
教師在創設本土資源環境教學時,教師應該加強材料的選擇、收集、分類等,為幼兒創設賦有無盡的活力。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加強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在共同努力下增添幼兒園的文化氣息,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表達能力等。這樣一來,還可以拉近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實現了真正的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創設環境現狀進行了闡述分析,為了改變現階段的現狀,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條件,提高農村幼兒園的教學質量,這是現階段農村幼兒園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鐵莉,姜丹.東北農村公立幼兒園“學習故事”運用現狀及建議———以吉林省A幼兒園為例[J].絲路視野,2017(12):105- 106
[2]代曉麗.幼兒園本土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區域活動中的苗族藝術教育[J].貴州教育,2018(17):15- 16
[3]王燕芬.依托環境創設提升辦園特色———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中心幼兒園為例[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2):120- 121
(膠州市里岔鎮張應中心幼兒園,山東青島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