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柯善北 李動
2019年,我們揮別改革開放40年的激昂壯闊,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輝煌燦爛。
在這一年中,即便暗流洶涌、風云變幻,中國這艘宏偉航船依舊帆揚舵穩,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劈波斬浪,乘風而行,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邁進。
在這一年中,我們共同見證了:“嫦娥四號”月背著陸,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正式服役,“長征五號”大推力火箭成功發射,中國女排世界杯十一連勝……勝利的凱歌不斷奏響,我們向前的腳步更加堅定。
在這一年中,住建系統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為建設美麗中國、安居中國、和諧中國而拼搏奮進,在住房保障、農村環境治理、垃圾分類、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住建力量。
住房問題,關乎國民經濟平穩發展,關乎民生福祉與社會穩定。實現“住有所居”,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住建及相關部門深入貫徹“房住不炒”精神,積極推動落實房地產管理長效機制,保障了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中央多次明確強調,必須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夯實城市主體責任,堅決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
在保持調控定力、因城施策的支持下,2019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2.91%,較2018年同期收窄1.92個百分點。
在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同時,住房保障立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公租房、共有產權房、棚戶區改造等多方發力,住房保障這張安全網也越織越密。
7月,財政部、住建部共同發文,將北京、長春、上海等16個城市納入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范圍。
8月,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明確國家層面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框架,夯實各級政府住房保障工作責任,同時為規范保障房準入使用和退出提供法律依據。
9月,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將總結北京、上海共有產權住房試點的經驗,鼓勵人口流入量大、房價較高的大中城市,結合本地實際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12月,住建部等四部委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規范發展公租房,加快完善主要由配租型的公租房和配售型的共有產權住房構成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多渠道滿足住房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要。
另外,在棚戶區改造方面,截至11月底,已開工315萬套,超額完成289萬套的目標任務。
2019年,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住房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市場與保障兩端發力共圓人民“安居夢”。
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不可缺位。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不斷完善;農村危房改造落實到位,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4月,住建部發布國家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
7月,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立足我國農村實際,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實現到2020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的目標。
10月,住建部發布《關于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統籌縣(市、區、旗)、鄉鎮、村三級設施和服務,建立健全收運處置體系,推動農村地區環境衛生水平提升。文件提出要求,到2020年底,東部地區以及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90%以上自然村組。

據住建部相關數據統計顯示,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體系已覆蓋84%以上的行政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已完成86%的任務,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卓有成效。
農村危房改造方面,財政部、住建部于4月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資金使用管理助力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依據責任劃分,根據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需要和財力狀況,科學測算安排補助資金,切實落實資金保障責任。截至11月底,脫貧攻堅需改造的135.2萬戶危房已開工97.9%。
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廣大農村將留住我們共同的“鄉愁”。
2019年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開始施行。由此,“你是什么垃圾”成為年度熱詞,全國范圍內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推進中。
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指出,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習近平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恒抓下去。
4月,住建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在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基礎上,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文件提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11月,住建部發布全新修訂的《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此次修訂主要對生活垃圾分類標志的適用范圍、類別構成、圖形符號進行了調整。相較于2008版標準,標準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類別調整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及其他垃圾4個大類和紙類、塑料、金屬等11個小類。
截至目前,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3.9%,其中上海、廈門、寧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30個城市已經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1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老舊小區面臨市政配套設施老化,公共服務缺項等問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具有保民生、穩投資、拉內需一舉多得之效,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等生活服務設施”。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群眾愿望強烈,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以中央相關精神為指引,住建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文件明確提出要開展四方面工作:一是摸排全國城鎮老舊小區基本情況;二是指導地方因地制宜提出當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內容和標準;三是部署各地自下而上,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合理確定2019年改造計劃;四是推動地方創新改造方式和資金籌措機制等。
該文件的發布,標志著老舊小區改造從部分試點,擴展到全國范圍。與此同時,各省市相關工作也在加速推進。杭州發布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實施方案,計劃用4年時間改造老舊小區約950個;南昌市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84個,累計投入改造資金26.9億元;陜西出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優先改造無產權單位、無有效管理、無業委會的“三無”小區;遼寧省相關部門下達19.3億元,用于全省450多個老舊小區進行系統改造……這一惠民舉措順應人民期盼,尊重民眾意愿,為進一步理順社會治理格局,探索城市長效治理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40周年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接續發力,推動我們走入2020年這個重要節點。住建系統將繼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