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玉萍 李孟 通訊員 龔波 彭靜
擁有1500多年建制史的仙桃,水鄉風貌令人神往——水潤仙桃、綠滿沔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水鄉風情與田園風光共生一體。城在田中、園在城中、景在水中、人在畫中……如果說城市是一首凝固的音樂,是人類文明的載體,那城市管理便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師和維持者。
2019年,仙桃市城管執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續改善城市面貌,創新社會治理,努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自2018年重新組建仙桃市城市管理執法局以來,該局由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變為政府組成部門,在此契機下,仙桃市城管執法局加強與省住建廳、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的信息對接、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協調聯動機制,各類執法保障不斷加強。
“大城管”工作格局不斷凸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管理工作,不斷強化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協調、檢查督辦和考核評比職能。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城市管理、違法建設治理、垃圾分類等相關工作;市“四大家”分管領導多次現場調研指導城管工作,協調解決城市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主持召開了全市“門前三包”工作動員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等相關會議,高位推動城市管理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營造了全民參與、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
城市管理工作千頭萬緒,要實現高效率的管理必須下“猛藥”,為健全完善城市管理考評機制,仙桃市進一步修訂完善了《仙桃市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重新界定了4個街道辦事處(園區)、25個城市管理職能部門、城市建成區58個村(居)、18個鎮(場、區)的城市管理責任。依托智慧城管平臺開展城市管理日常考核,采取“日巡查、周通報、月考核、年總評”的方式,對納入考核的責任單位和城管局所屬各單位日常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情況進行核查和考核,考核結果與相關責任單位的年度綜合考核和評先表模掛鉤。2019年,該市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共受理案件15萬多件,按期結案率96.13%,有效促進了各項工作落實。

沔陽公園

局黨組書記、局長閔玉浩慰問環衛工人
如何走出一條城市環衛保潔新路子?今年來,仙桃市城管執法局圍繞全域環衛保潔作業一體化目標,采取“運作市場化、隊伍專業化、作業標準化、保潔常態化、監管智能化”的模式,將城市環衛服務向鄉鎮、農村延伸,全力提升城鄉環境衛生管理質量。
在日常保潔管理上,實施“清掃、灑水、洗塵、撿拾”一體化作業的保潔方式,對垃圾桶、果皮箱、保潔車、快保車、收灰車等環衛設施設備實行定時擦洗,提升全市環衛設施設備整體形象;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按照城區精細化網格化管理標準,將城市環衛服務向鄉鎮、農村延伸,推進“一把掃帚掃到底”城鄉環衛一體化深入發展,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今年,完成了除楊林尾外的21個鎮(辦、場、園、區)和612個村居的保潔托管,與楊林尾鎮已達成初步托管意向,近期將實現城鄉保潔全域托管。
在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上,建立城鄉生活垃圾收集、中轉、運輸、處理一體化管理體系,對城區和18個鎮(場、園、區)的生活垃圾統一運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城鄉48座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統一轉運至市滲濾液處理站進行末端處理。2019年共清運城鄉生活垃圾33.86萬噸,轉運處理滲濾液3000余噸,城鄉生活垃圾清運率達到了10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城區生活垃圾分類一直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如何讓這項工作真正“落地”?仙桃市加強頂層設計,起草并提請市政府出臺了《仙桃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在滿庭春、仙桃春天、和合國際、新城壹號、九十墩等5個社區和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組織社區干部、物業負責人、垃圾分類督導員和志愿者集中開展了4期生活垃圾分類業務培訓,在試點社區和相關機關單位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不斷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率先在市城管執法局機關及宿舍庭院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為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垃圾分類提供技術指導。目前,和合國際社區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和智能設備等設施設備已配備到位,已有2246戶通過注冊方式參與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34%。
廁所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仙桃深化城區“廁所革命”,依據《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和工作實際,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廁管養機制,對城區136座水沖式公廁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制定完善公廁管理相關制度,根據公廁服務人口密度和范圍,每個公廁配備1~2名專職管理人員,從6:00~23:00實行全天17小時工作制,有效提升了公共管理服務水平,解決了市民如廁難的問題。

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
城市的市容形象是一個地區對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仙桃市城管執法局把“城市管理精細化”作為工作的“第一名片”來打造,堅持問題導向,提升了仙桃對外形象的美譽度。
這一年,仙桃市緊緊圍繞創城工作大局,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十亂”、揚塵污染、違法建設等專項整治,做到補齊短板,狠抓重點,攻克難點,整治污點,全力提升城市市容形象。
在整治違章占道上,全年共規范出店經營行為1200余起,查處流動占道2100余起,拆除違規設置的地鎖900余個。同時,采取疏堵結合的管理模式,按照“統一經營設施、統一經營時間、統一經營管理”的標準,在城區設立了臨時便民疏導點,達到了“攤販保飯碗,市民得實惠,城市有形象”的多贏效果。
在整治街景立面上,按照“一街一景、整齊劃一”的標準規范臨街門店招牌的審批,拆除、督促整改一店多牌或破損的門店招牌190多塊。加強戶外廣告規范管理,拆除未經審批設置或逾期設置的樓頂廣告、墻面廣告、工地圍擋廣告或破損畫面500多處,清理亂拉亂掛的宣傳條幅、晾衣繩1400多條。
針對城市“牛皮癬”。采取市場化運營,由2家“牛皮癬”清理公司對城區119條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公園廣場存在的小廣告進行清理,每月實行考核結賬。加強對違規散發小廣告行為的控管和對承攬范圍外亂貼亂畫的清理,共查處違規散發小廣告行為1100余起。
在污染防治戰役中,加強建筑工地源頭控管,加強對渣土專營公司的監管,開展渣土運輸專項整治,查處未密封、覆蓋不合規、帶泥上路等各類違章運輸渣土行為200多起。對園林、城投、公路、燃氣、通信企業等單位在城區的施工作業進行監督指導,強化規范管理。規范臨街門店裝修圍擋管理,主動為每個裝修門店、私建工地免費配備建筑垃圾密閉箱,做到了建筑垃圾不落地、清運及時衛生。合理調整機掃車輛作業時間,加大道路灑水降塵頻率,加大污染源沖、洗、掃力度,定時對工地周邊道路進行噴灑壓塵,清除城區無主建筑垃圾400余噸。

整裝待發的垃圾清運車輛

為幫扶對象送棉衣

清理垃圾雜物
違法建筑如同城市毒瘤,今年以來,仙桃市城管執法局立案、處理規劃移交違建案件25起,對沔陽公館、和合國際、藍天新城、榮懷及第世家、宏泰小區、三合鑫城等違建項目罰款2280萬元,依法沒收盛世星座違建商鋪271.47m2,處理新建、搶建、偷建案件100余起,即查即拆違建33處,拆除面積共計1800m2,違法建設 “零增長”目標基本實現。
城管隊伍是城市管理的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社會會用審視的目光看著城管隊伍,群眾會拿著放大鏡盯著城管隊伍,媒體會扛著監督武器跟著城管隊伍。近年來,仙桃市城管執法局始終堅持以加強隊伍建設,鍛造執法鐵軍為目標,以思想上充“電”,工作上加“油”,清廉上筑“堤”為抓手,強本固基,全方位鍛造執法鐵軍。
這一年,他們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行“每日一小時”學習制度。以黨組中心組學習、封閉集訓、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周四集中學習為載體,開展集中學習49次,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因人施教,針對不同對象,先后舉辦兩期主題教育讀書班、培訓班,培訓黨員干部465人次,確保主題教育全覆蓋、無盲區;組織黨員赴烈士陵園開展現場教學,舉辦演講比賽和結業考試。
為適應新時代廉政執法隊伍要求,他們狠抓軍事化管理,常態開展執法隊伍每周“一三五”晨訓,嚴格執行著裝上崗、持證上崗、佩戴執法記錄儀上崗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城管隊伍整體素質和規范化水平。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推進脫貧攻堅、紅色頭雁工程、反詐禁毒、掃黑除惡、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有序開展。
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仙桃市城管執法局堅持以民為本,解決民生難題。突出服務為先,持續踐行“721”工作法。黨員領導干部堅持帶頭執行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推動工作在一線的“三線工作法”,直面干群需求,找準工作重心,推動整改落實,帶動執法隊員在工作中主動做到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腿勤“五勤”,在崗位上履職盡責、爭當先鋒、力求實效。2019年,共處理12345市長專線、陽光信訪平臺、中國仙桃網網上投訴、“城管110”投訴電話等渠道反映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噪音擾民、違法建設等方面的問題3154余件。
有人說,一個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地方發展的縮影,一個城市的建設風貌是一個地方特色發展的體現。仙桃,這座大氣包容、美麗宜居的現代化城市正逐步蛻變,向世人展現出它的卓越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