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春
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施工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頻發以及“豆腐渣”工程現象嚴重,對我國建筑工程發展與進步產生了嚴重的阻礙作用。BIM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化網絡技術,它的發展與應用對我國建筑事業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安全,對于加快施工進度、優化資源配置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科學、合理地將BIM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管理當中,對我國建筑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BIM技術是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衍生出的一種新興產物,主要應用在我國建筑工程事業上,是我國建筑事業的一次重大變革。BIM技術即三維數據信息模型技術,通過對建筑工程的設計及施工各項步驟進行綜合的數據統籌,進而建立出較為系統、嚴密的數字化信息模型。利用動態化數據演示功能,使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到整個項目的設計施工過程,進而保證項目工程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同時,BIM技術的數據信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可以輔助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進行有效的施工決策以及技術變更,大大提高了項目決策效率。并且,BIM技術還會對項目工程的投入進行統籌預算,制定出最為合理、適宜的造價支出,進而保證了項目工程的成本投入以及資源優化。

目前,我國的BIM技術主要應用于建筑工程前期施工設計、中期施工建設以及后期施工管理維護上,主要作用是對工程項目進行協同管理、施工演示、三維碰撞檢査、資金預結算以及4D虛擬化建設等。由于我國建筑事業的不斷發展,建筑類型也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趨勢,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BIM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其技術性與可操作性還不夠完善。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BIM技術的研究與探討,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推進BIM技術在我國工程建設事業上的發展與應用,為我國打造出高質量、高性能以及先進性工程建設提供有力保證依據,同時也是我國科技發展與進步的有力體現。
BIM技術的三維立體功能,可以幫助設計人員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進行立體空間的構造,相比以往的二維圖紙而言,三維立體設計可以很好地將工程項目的整體構造、分布工序、交叉工藝以及施工步驟直觀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利用三維圖形以及空間數據使施工設計更具規范性、嚴謹性以及想象性,使施工人員能夠清晰明了。例如:在以往的二維設計圖紙當中,由于施工項目設計的分項工程較多,隱蔽工程無法直觀展現,加之二維圖紙只能進行平面展示的弊端,使得一些較為復雜的交叉工序以及隱蔽工序無法直接在主要施工工序上表現出來,只能通過建立新的施工大樣圖以及施工工序。這樣一來,便使得施工設計較為繁瑣且工作量加大,無法給予人們直觀以及立體的空間想象效果,并且由于施工設計缺乏整體連貫性,導致施工設計圖出錯率較高,工程施工設計缺乏科學、嚴謹以及規范性。而BIM技術的三維立體設計功能可以將較為復雜的分項工序以及隱蔽工序進行空間立體的直觀展現,使施工人員一目了然,保證了施工設計的整體性、統籌性以及空間性,使施工設計圖能夠簡單易懂、清新明了。BIM技術還對設計數據進行優化處理,幫助設計人員制定出較為合理、有效的施工圖紙,在保證施工效率與質量的同時也降低了施工資源的投入,降低了項目成本,對人員、機械以及材料也做出最為科學、合理的使用規劃。
BIM技術具有數據動態管理的功能,可以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的各個施工工序以及步驟進行動態的三維展示,使技術人員能夠更加深入、直觀地了解到施工的重點以及難點。對于施工設計而言,動態施工數據處理功能能夠提高設計精度與準確性,大大地減少了工作量以及時間投入,使施工設計工作能夠更加的高效、便捷、嚴謹。其次,BIM技術還會對更改數據進行優化處理,進而制定出最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技術處理。例如:當我們要進行數據更改或者技術變更時,將要改動的數據輸入到BIM當中,系統就會自動對變動數據進行識別,并制定出最為適宜的技術施工方案以及整體規劃。進而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質量與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設計科學規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交叉工藝,它們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分項工程,而是同時交叉進行。在以往的平面設計圖紙當中,工程師會對整體的圖紙進行匯總分析,包括水電線路、管道線路、鋼筋線路,避免施工管線的交叉以及碰撞現象,這種方法既要消耗大量的人員以及精力,而且容錯率也較低。而利用BIM技術可以很好地對各施工線路進行分析檢測,對施工管線的交叉以及碰撞現象進行優化處理,并且通過三維立體方式將問題進行直觀的展現,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提高了容錯率。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精進,人們將優化交叉工藝施工總結為“三維碰撞檢查”,即管道線路連接碰撞、主體工程連接碰撞以及施工工藝連接碰撞。通過“三維碰撞檢查”可以對施工線路進行有效的優化,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模擬質量檢測,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工序,保證施工質量以及工程效率,也為我國工程建設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依據。
對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先進性是保證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以及工程效率的有力措施。科學、規范的施工指導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員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質量,優化資源配置,避免人員、機械以及材料的過度投入。但以往的施工管理,主要以管理人員的個人經驗以及施工圖紙作為指導依據,由于一些施工工序較為復雜,使施工人員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無法概念化,造成一些施工中的重點及難點常常被忽略,施工質量便無法得到保證。BIM技術的三維建模功能可以對施工部位進行直觀的虛擬建造演示,并且歸納出施工中要注意的重點、難點。通過數據模型的建立使技術人員能夠形成立體、系統的概念化思維,進而幫助技術人員進行科學、規范以及嚴謹的工作,同時也給予了施工人員技術支持,以此來確保精準化施工以及高效化施工。
施工安全作為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的首要目標,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BIM技術可以對建筑工程進行系統的數據分析,對于施工設計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加以糾正,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其次,及時排除施工設計中的漏洞以及不合理之處,可以有效地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排除工程質量隱患,對于優化資金投入,減少資源輸出以及加快工程進度具有切實可行的積極意義。因此,合理地利用BIM技術的嚴謹性以及預測性,構建施工安全指數分析,對于保證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安全以及保證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將BIM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對于優化工程空間設計、信息動態管理、提升工程效率質量、改善施工方法以及提高施工安全性能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在我國建筑領域大力推行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