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
摘要:社會科學的發展帶動了信息科學的發展,傳統通信方式無法負重快速發展的電力信息通信,對電力通信模式與通信技術的創新與改進已經迫在眉睫,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不但要增加光纖通信和無線通信,還要將新近的科研成果介入到智能電網的建設之中。為了保證智能電網的建設的標準與效果,就必須要提出增加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優質方案,使各項通信業務能高效、及時的開展,進而提升智能電網的建設水準。
關鍵詞: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應用
一、電力通信技術發展現狀
電力通信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通訊網絡,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是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電力通信系統的穩定程度和網絡運行效率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從我國電力通信技術的研究現狀來看,雖然電力通信技術研究的投入不斷加大,但是研究結果以及具體應用仍然以簡單的微波通信及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為主。這兩種技術形式在以前的電力系統中應用是可行的,因為我國以前電力系統的建設結構單一,覆蓋面小,所以采用這兩種技術是完全適用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電力系統覆蓋面逐漸擴大,電網規模不斷拓展,對電力系統的信息傳輸質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種情況下微波通信以及電力載波通信技術已經不再適用,傳統的人工調度方式也比較落后,這些都嚴重制約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
二、電力通信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智能電網工程屬于復雜工程類型,在智能電網運行中電力信息通訊技術具有著推動效果。其可以在很多方面促進智能電網的建設與發展,還可以對智能電網的日常運行實施有效保障,在電網的供電、傳輸以及生產等多個方面電力信息通訊技術都有著明顯效果,因此實際應用電力信息通訊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一)在變電領域的應用
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智能變電站采用了光電式的互感器,用可靠、安全的廣電信號作為傳輸媒介。且智能化變電站中無論是網絡信息的傳遞還是二次設備的檢測都可以實現系統自動執行。通信技術是變電站系統自動化的關鍵,智能變電站也需要來采集相關的監控數據和控制對象的相關數據,其主要任務就是對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內部的信息交換和其他系統間的信息交流。另外,根據系統內部的連接形式的不同,智能化變電站中的電力通信模式也不同,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點對點模式、過程總線模式、點對點模式與過程總線模式結合。點對點模式在智能變電站中可以使系統運用中的保護數據與控制通信數據分隔開來,增加了整個系統的容量和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過程總線模式就是將系統中分離的控制與測量數據系統連接在一起,減少了通信模式的復雜性。而兩種模式的相結合,像利用以太網技術將變電的總線和過程總線連接在一起,可以做到信息的資源共享,同時間隔層的設備里面只需要一個接口,可以減少設備間的維護與運行的費用。
(二)在輸電領域的應用
在輸電行業中,我國電網發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實施完整的覆蓋,所以形成了電力傳輸距離過遠等情況。大量的耗損因此出現,若想降低傳輸過程中出現的耗損,那么就要在輸電行業的運行中使用電力信息通信技術,這樣才能促使遠距離電力傳輸符合有關要求,并且還能降低其中出現的電力耗損。另外,電力信息通訊技術還能對輸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救,從而提升輸電效率。
(三)在用電領域的應用
建設智能電網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給用戶供電、保證用戶的合理用電,因此用電系統是智能電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說這是電網的終端、也是用戶享受電力供應的端口。但是,我國人口眾多用電特征十分復雜,只通過傳統措施統計信息十分困難。而借助電力通信技術對用戶的用電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注重用電反饋,則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對用戶用電需求及規律的了解程度,最終實現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通過電力通信技術的合理化應用,能夠實時化采集電網數據,了解設備運行狀態,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支持。在用電方面,通過智能電網的建設,能夠通過數據收集與整合,對設備潛力進行挖掘,優化運行方式,延長電網設備使用壽命,通過實時信息的利用,停電時間得以縮短,并且能夠為電網投資的科學化提供決策支持。
(四)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應用
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因此,對新能源的使用方面進行了積極的研發,并通過對研發的新型、環保、可再生、節能等綠色能源的利用,使得以往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顯著降低。基于傳統輸電網絡的背景下,對綠色可再生的環保型能源進行了合理改造。這對電力行業以及相關的專業人員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開發以及利用新能源的過程中,針對電力并網的可行性應給予充分考慮,進而對電力通信結構進行整體的優化改善,給新能源背景下電力并網、智能電網建設及其安全穩定運行給予有效保障,促使電力的輸出以及轉化得到充分實現,促使智能化、控制自動化的電力使用管理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
三、電力通信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措施
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我們對國外較為成功的案例進行深度分析與借鑒,同時,結合現階段我國的具體情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以及規范的管理內容,為實際的建設工作奠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的進步與發展,更多的設備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密切的聯系,空間網絡的覆蓋面也趨于完整,諸多因素都有利于智能電網的發展。盡管在智能電網時代應用電力信息通信技術有著諸多的好處與優勢,然而,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很多的方面依然有待提升。
(一)節能環保,雙管齊下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力信息通信技術已經不能充分地滿足智能電網對其高標準的要求。想實現有效的決策與控制,就要從細節上進行不斷的完善,以至于現有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改進要求。現階段,電力系統不斷的向科技化方向發展,可嚴重的浪費問題依然沒能得到全面的解決。因此,為了實現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的訴求,電力行業就要雙管之下,將節約能源的目標放在發展首位的同時,還要對現有技術進行設備與技術實行充分的改良,最終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二)提升智能電網研究中的先進技術水平
應用電力通信技術的智能電網工作技術研究,需要有創新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持。電力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進行細致的考慮。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的生產管理工作的水平,符合電力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為了保證電力通信技術的先進性,企業可以將自身的研究成果與國內外的先進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真正做到技術的優化和創新。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離不開相應的數據資糧的記錄和分析的支持。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數據記錄和管理工作可以為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的生產管理工作研究提供科學化的管理保障。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的生產管理工作應用,需要切實考慮用戶的需求,將用戶對工作的反饋作為之后發展的參照,改進電力企業工作中的不足,并在技術和管理上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優化。
四、結束語
總之,在電力資源需求量快速增長的發展背景下,電力企業需要針對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研究進行積極的推進,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自動化先進的技術設備,提升電力通信技術、智能電網設備的適用性,增強網絡防護,從而保障配電系統的穩定運行,提升電網發電、變電、輸電、用電工作的準確性、安全性,提升用戶的滿意度。憑借先進的電力通信技術,讓電力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侯應占,趙文哲.智能電網背景下電力通信技術的具體應用淺議[J].中國新通信,2019,2122:105.
[2]衛彩玲,趙燃.智能電網時代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運用路徑[J].決策探索(中),2019,10:72-73.
[3]呂國遠.基于智能電網下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研究分析[J].信息通信,2019,1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