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玲 李影

摘要:通過實地調查監測,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噪聲對兩側敏感區域的污染情況、分布特征以及衰減規律,以期對保護高速公路周圍居住環境,合理地進行規劃設計、建設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速道路;交通噪聲;退讓距離
中圖分類號:X8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2020) 2-0152-02
1 引言
隨著我國基本建設速度的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由此也對高速公路兩側的環境造成了日益突出的影響,尤其是交通噪聲對道路兩側敏感區域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實地現狀監測與軟件預測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兩側交通噪聲的污染情況、分布特征以及衰減規律,以為高速公路兩側的退讓距離提供參考和借鑒。
2 現狀調查與評價
2.1 道路與敏感區域選擇
選擇啟揚高速(揚州城區段)為調查道路,沿線2個敏感區域作為環境敏感點調查對象進行調查。N1點:距離高速公路110 m的11層建筑,與高速公路之間有茂密綠化降低噪聲;N2點:距離高速公路110 m的17層建筑,與高速公路之間有茂密綠化、隔聲屏障降低噪聲。
2.2 監測方案
監測布點:對于敏感建筑,進行敏感點監測、斷面衰減監測、24小時連續監測。敏感點監測點位為第一排建筑物靠高速公路一側每奇數層處戶外1 m處;斷面衰減點監測點位為沿垂直高速公路路肩Om、20 m、40m、60 m、80 m、100 m、120 m、140 m、160 m、180 m、200m處。24小時連續監測點位為沿垂直高速公路路肩100 m、高度大于1.2 m處[1]。
敏感點監測、斷面衰減點監測頻次:每天監測4次,晝間、夜間各測2次,每次測量20 min,連續監測2d。所有測點應同步進行測量;24小時連續監測頻次:每天24 h連續監測,每小時監測一次,每次監測20 min,連續測量2 d[1]。
2.3 監測結果與分析
2.3.1 敏感點監測結果與分析
N1、N2點敏感建筑所在區域執行聲環境1類標準(晝間:55 dB;夜間:45 dB)。監測結果顯示,N1點第一排建筑物晝間噪聲值在61. 6~64.5 dB之間,夜間噪聲值在59. 1~62.8 dB之間,晝夜噪聲值均超標。N2點第一排建筑物晝間噪聲值在53. 2~61.2 dB之間,夜間噪聲值在53. 1—59.2 dB之間,晝間噪聲值在低樓層(4層以下)是達標的,高樓層(4層以上)超標,夜間噪聲值均超標。N1、N2點第一排敏感建筑的聲環境質量現狀的垂直分布圖如圖1、圖2所示。
對比N1、N2監測結果發現:①N1、N2點第一排敏感建筑的聲環境質量現狀的噪聲值隨著樓層的增高呈現先增加后遞減的趨勢,N1點晝夜間噪聲值都在第5層達到最大,N2點晝夜間噪聲值都在第11層達到最大(4層以下達標)。明地面效應在低樓層噪聲貢獻值起到一定作用;隨著樓層增高,與聲源距離逐步增大,距離造成的衰減成為主要影響因素,噪聲值又逐漸減小。②Nl、N2點噪聲垂直分布曲線噪聲差值的最大值均出現在第一層,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隔聲效果逐漸減弱,說明隔聲屏障在建筑物低層(聲影區)的降噪效果較好,在高層的降噪效果則較差。
2.3.2 斷面衰減監測結果與分析
交通噪聲斷面衰減監測結果為:晝間,沒有隔聲屏障降噪措施的N1點距離啟揚高速路肩185.2 m以外聲環境質量現狀可以滿足l類標準;有隔聲屏障降噪措施的N2點距離啟揚高速路肩150.7 m外可以滿足1類標準。夜間,沒有隔聲屏障降噪措施的N1點距離啟揚高速路肩200 m范圍內聲環境質量現狀不能滿足1類標準,超過1類標準的超標量為9. 45~19. 18 dB;有隔聲屏障降噪措施的N2點距離啟揚高速路肩200 m范圍內聲環境質量現狀不能滿足1類標準,超過1類標準的超標量為7. 53~12.1 dB。
對比N1、N2監測結果發現:①隔聲屏障對交通噪聲具有明顯的削減作用,同時高速公路兩側交通噪聲值與距路肩距離密切相關,隨著距路肩距離的增加而降低。②相對于晝間噪聲達標距離,夜間噪聲達標距離遠遠大于晝間的達標距離,說明啟揚高速夜間交通噪聲影響大于晝間。
2.3.3 24小時連續監測結果與分析
N1點距離啟揚高速100 m處的24 h噪聲值范圍為53. 7~60. 25 dB,24 h車流量范圍為689~1094輛/h。N2點距離啟揚高速100 m處的24 h噪聲值范圍為52. 3~57. 95 dB,24 h車流量范圍為689~1094輛/h。距離啟揚高速100 m處的24小時連續噪聲值可知,在同一時刻,N1、N2點在車流量相近的情況下,N2點的噪聲值均小于N1點的噪聲值,噪聲值相差4 dB左右,說明隔聲屏障對交通噪聲影響有一定的削減作用。
3 交通噪聲影響評價
根據設計文件,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 HJ2.4 - 2009)公路交通運輸噪聲預測基本模式,按照不同時期(近期、中期、遠期),對道路兩側各200 m范圍內的交通噪聲進行預測計算。
本文根據現有交通量分析及預測資料,以2018年為基準年,以實際監測車速、車流量的平均值作為2018年的基準車速、車流量,預測得出2028年的車速、輻射聲級、車流量。由于啟揚高速(揚州城區段)兩側環境特征不同,對交通噪聲的預測僅考慮道路距離、空氣、樹林的遮擋屏蔽及地面效應衰減影響,未考慮路基高差、建筑物以及背景噪聲等因素,假定道路兩側為空曠地帶,僅給出道路所在平面的噪聲值,預測啟揚高速(揚州城區段)兩側2028年的交通噪聲的水平衰減。預測結果得出:高速公路兩側受交通噪聲影響隨距離增加呈明顯的衰減趨勢,并且相對于晝間噪聲達標距離,夜間噪聲達標距離遠遠大于晝間的達標距離。晝間,距離啟揚高速路肩15 m外聲環境質量不滿足4a類標準,距離啟揚高速路肩224 m外聲環境質量可滿足2類標準;夜間,距離啟揚高速路肩0~30 m范圍內聲環境質量不滿足4a類標準,距離啟揚高速路肩428 m外聲環境質量可滿足2類標準。
4 結論與建議
(1)隔聲屏障對交通噪聲影響有一定的削減作用,并隨著距路肩距離的增加,隔聲屏障對交通噪聲影響的削減效果減弱。隨著樓層的增加,隔聲屏障對交通噪聲影響的削減效果也減弱[3]。
(2)隨著車流量的增加,高速公路的交通噪聲影響將變大,距離啟揚高速路肩100~200 m范圍內,夜間將超過2類標準8. 96~14.7 dB,區域聲環境質量明顯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防止交通噪聲影響的增加[3-5]。
因此,為有效防止高速公路噪聲,應進一步加強高速公路與規劃建筑物之間的茂密綠化工作,營造多層次結構的茂密綠化林帶,使之形成立體屏障,加強對交通噪聲的阻隔、吸收作用。在高速公路兩側規劃建設住宅、學校、機關、科研單位等環境敏感目標時,應考慮啟揚高速交通量不斷增加帶來的交通噪聲影響增加的因素,合理設置規劃退讓距離。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11-41.
[2]孫 濤,城市交通噪聲對高層建筑的影響機聲屏障優化設計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62—65.
[3]蔣湛,羅 春,邵開忠,高速公路交通噪聲監測與評價方法探討[J].交通噪聲與管理,2007(12):48-51.
[4]莊敏,韓勇,周圣川,等.青島市主干道沿線高層建筑的交通噪聲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4 ,30(2):178-181.
[5]肖莎莎,高速公路交通噪聲預測方法對比研究與工程應用[D].西安,長安大學,2014.
作者簡介:魏艷玲(1987-),女,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科學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