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學民 盧穎 南國英
摘要:從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3個方面介紹了我國城市光污染的現狀及危害。通過分析城市光污染情況,歸納了我國在光污染防治上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我國國情,提出了防治光污染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城市光污染現狀;防治措施;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彩光污染
中圖分類號:x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2-0154-02
1 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城市化程度的快速擴大,使得城市夜間照明時間增長、現代化建筑大規模使用幕墻、商業廣告牌林立等問題出現。光污染現象逐漸侵入現代城市,成為近年來的一種新型環境污染,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光污染[1,2]的危害日益嚴重,其影響范圍不斷擴大,不僅擾亂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害身體健康,而且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影響交通安全、造成電量過度消耗。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環境保護宣傳的深入發展,深入研究光污染,探索有效地防治光污染的對策,成為一個急迫而重要的課題。
2 光污染分類及城市現狀
“十二五”之后,我國對光污染防治問題的關注度逐漸升高。光污染從廣義上被理解為過量的光輻射,對人體健康和居住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的總稱。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化建筑玻璃幕墻、磨光大理石等裝飾材料的普遍應用,城市夜景的建設,多種形式彩色燈光的使用等帶來的光污染,給城市環境和城市居民造成惡劣影響。
國際上一般將主要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
2.1 城市白亮污染現狀
目前,城市的現代化建筑物多采用釉面磚墻、玻璃幕墻和涂料等各種裝飾材料,在太陽光強時,照在裝飾材料上的光線反射,對人們的正常生活或者交通安全產生影響,此時產生的光污染稱為白亮污染。
鏡面建筑物對陽光的反射率高,在烈日下,會對城市道路中行駛車輛的司機造成突發性暫時失明和視力錯覺,給行人和司機帶來生命威脅,而且反射的陽光會令附近建筑物的室內溫度上升,影響周圍居民。白亮污染正在影響著現代社會人們的健康生活。
城市建筑中的白亮污染主要由玻璃幕墻制造,玻璃幕墻[3]因具有其吸收紅外線、提高建筑美感等優點,自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的各大城市中使用,玻璃幕墻的使用量每年以500萬m-的速度增長,截止到2012年,我國建筑中使用玻璃幕墻的比例已占全球使用量的85%,有數據顯示在武漢市10層以上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墻的數量達數百座[4]。
2.2 城市人工白晝現狀
人工白晝主要是指利用人工制作的照明設備,在夜晚中通過街燈、霓虹燈等裝置,將城市裝飾的如同白天一般。
隨著城市的繁榮發展,許多城市爭相建設“亮化工程”,試圖用繁華的夜景促進當地經濟,展示城市的發達。與此同時,商業廣告的宣傳方式向夜間戶外廣告發展,但其利益性使廣告屏的亮度不斷增加。夜幕降臨時,光彩奪目的城市夜景,戶外商業LED屏的高亮度,令城市光污染加重,給城市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
蘇曉明等[5]在2014年研究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夜晚照明情況,研究表明其城區的夜天空亮度在0. 0049~0. 024 cd/m2范圍內,其中夜天空亮度在0. 024 cd/m2的區域面積達研究區域總面積的15%,遠遠高于自然條件下2.1×10-4cd/m2的夜天空亮度,夜晚的呼和浩特市上邊天空多處于高亮狀態。
2.3 城市彩光污染現狀
由彩色光源產生的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的光環境稱為彩光污染。彩光污染主要出現在舞廳、KTV等娛樂場所,或由城市夜景、戶外的商業廣告屏的彩色光線造成。
城市繁華的夜景常采用不同色彩的燈光搭配,夜晚時多種顏色的燈光在城市上空亮起,使得原本黑色的夜間天空變得色彩繽紛,色彩的高飽和度令居民頭暈目眩,廣告牌、霓虹燈的使用引起司機出現視覺錯覺,彩光帶來的污染面積在城市中不斷增大。
3 我國光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3.1 法律及標準欠缺
我國在光污染方面沒有標準的界定,缺乏光污染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環境保護法》中沒有將光列入環境污染物中,在2007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次將光污染作為危害環境的污染形式。現僅有山東省、江西省、上海市等地方法規提出控制光污染,但對光污染這一類型并無明確界定,并不能作為防治光污染的法律依據。
3.2 城市規劃不合理
我國由于城市建設發展過快,城市照明和玻璃幕墻建設參差不齊[3],不乏為追求經濟效益而使用低質量的玻璃幕墻和不符合標準的燈具。城市夜景建設帶來的經濟效益使得城市間出現“亮度攀比”現象,用來展示城市的經濟繁榮與發達,令有些地方要求夜間比白天更亮。
3.3 缺失照明管理和合理設計
由于城市照明管理的缺失,使得大量產生光污染的行為未被管理與制裁,完全憑組織機構或個人的意愿來運行,給城市的居民生活產生了一定光污染影響。[2]選擇科學的、設計合理的照明燈具能減少光污染帶來的眩光、溢光影響,但國內廠家燈具設計能力較低,很少考慮防治光污染,且用戶因成本問題,通常選擇價格較為低廉的照明產品。
4 光污染防治措施
加強法制層面的建設,完善防治光污染的法律法規。借鑒國外較成熟的光污染相關的法律法規,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從法律層面對光污染進行控制,完善防治光污染的行業規范。光污染現已快速侵入城市中,屬于環境污染的具體形式之一,因此加強光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設,進行光污染防治的立法是國家環保法制建設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光污染問題對城市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在治理城市水、氣、聲、固體廢棄物等污染時,重視對光污染這種新型的環境污染問題,考慮光污染給城市整體環境帶來的破壞性和不安全性。對玻璃幕墻的建設,采用優化幕墻構造技術、開發新型玻璃材料等措施,用于減少玻璃幕墻產生的光污染;城市夜間照明的地點、時間,應以不影響城市生態環境和居民正常休息為出發點,合理制定;對城市戶外商業LED屏的色彩、亮度進行限制。
加強照明管理,采用科學的照明燈具。遏制城市間“亮度攀比”現象,開展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對城市照明建設制定長效監督檢查機制,明確責任,采取有效的獎懲措施,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減輕城市光污染現象;大力推廣綠色照明燈具的應用與采取科學的燈具使用的方法[6]:使用截光型燈具、選擇合理的燈具投射角度(或遮光角)、慎用泛光照明、少用特種照明。
對城市居民宣傳節能環保的綠色照明方式,倡導低碳節約的照明方式。從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引導全民認識光污染,樹立全民健康、綠色的照明觀念,營造有利于建設綠色照明城市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新興.環境中的光污染及其危害[J].前沿科學.2013, 25(7):11-21.
[2]龔曲藝,翁季.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及其防治[J].燈與照明,2015.39(3):11- 14, 21.
[3]劉曉暉,惠珂璟.裙房建筑玻璃幕墻光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學術論壇.2017.18(10):96-98.
[4]劉靜,城市光污染的危害與防治 以武漢市為例[J].城鄉建設,2014.24(8):14-15.
[5]蘇曉明.呼和浩特城市夜空光污染特征研究[J].照明工程學報.2015,26(4):124- 128.
[6]何舸等.深圳市城市照明規劃環境影響研究[J].照明工程學報,2017,28(1):57-64.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指令項目(編號:QN2016205);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編號:XB201827)
作者簡介:代學民(1972-),男,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