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尋求天津市會展產業發展的關鍵點,基于產業鏈視角全面分析了天津市會展產業發展狀況,從天津會展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產業中分析會展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挑戰,以此提出了相關發展方向,以期為會展產業鏈中各參與主體的發展實踐提供有益指導。
關鍵詞:產業鏈;天津市;會展發展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2020) 20241-03
1 會展產業鏈的基本內涵
會展產業鏈主要是圍繞特定主旨,利用當地的產業基礎、場館設施,憑借人流、物流、資金鏈以及信息流等資源相互融合形成的價值鏈為核心,以此連接會展活動主體方(主、承辦方、場館、參展商等)以及相關方(搭建、租賃、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所組成的促進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1]。根據會展產業鏈的功能屬性,可分為上、中、下游。
會展產業鏈上游涉及的主要是專業會展公司,從事會展主題開發、策劃以及宣傳營銷等,大多是會展主辦方。會展產業鏈的中游產業主要圍繞場館進行,場地出租管理、場館設施更新維護以及會展項目的落地與實操等業務環節都在中游部分。會展產業鏈下游較為發散,大多直接或間接服務會展活動的部門,都可以包含在內。除了展品運輸、展臺搭建租賃、中介服務等機構,與會展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也可視為下游產業,它們為會展產業提供信息、技術、人力、資金等支持,是會展業務開展舉足輕重的部門[2.3]。
會展產業鏈最鮮明的特點在于其下游鏈條的發散性,相關服務企業龐雜。雖然會展產業鏈中游也存在配套設施服務,但是遠遠不能滿足會展活動的相關需求,下游服務企業為會展活動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是會展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2 產業鏈視角下的天津會展產業發展分析
2.1 優勢分析
天津會展產業的主要優勢在于其下游環節,產業鏈下游產業為會展蓬勃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術、資金、信息以及服務等支撐,這些支撐的作用極其顯著。
2.1.1 交通區位優勢
天津是北方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天津港,京滬高速、京津唐高速公路連接的公路網,京山、津浦、京九等銜接的鐵路網以及濱海機場等共同構成的海陸空立體橫縱交通網路體系,為會展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京津城際列車的使用更是縮短天津與北京的時空距離,增加京津會展聯動發展的可能,增強天津承接北京展覽產業外遷的能力,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是天津會展產業發展的重要吸引力[4]。
2.1.2 配套產業優勢
會展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完善的配套產業輔助。會展產業鏈下游產業提供會展活動必需的服務支持,是會展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天津市酒店住宿業、餐飲業及旅游服務業等的蓬勃發展極大促進會展活動的進行。天津僅市區就有五星級酒店13家、四星級酒店35家、三星級酒店27家,另外,還有數百家星級酒店,能夠滿足會展商務人士的高中端層次的住宿需求。天津的狗不理集團、王朝酒業等一批知名餐飲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各地參會嘉賓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大悅城、水游城、萬達廣場、銀河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內的大型商貿連鎖零售業態呈現井噴式發展,天津的高端零售業也帶動了天津城市的整體消費能力和國際都市的影響力,進而促進天津的會展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天津的旅游服務業更是與會展產業優勢捆綁,海河夜景燈光游、意大利風情街體閑游、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文化游都成為了與會嘉賓記憶深刻的城市名片??梢哉f,天津的配套服務產業全方位助力天津會展產業發展,是會展產業欣欣向榮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2.1.3 政府政策優勢
天津市政府在促進會展產業發展方面一直不遺余力地貢獻力量,近年來,天津市政府為優化會展營商環境,切實出臺各項政策表示對會展產業的扶持。研究制定《天津市支持會展經濟加快發展項目申報指南》《天津市關于進一步促進會展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會展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會展產業的管理機構、管理手段和發展規范,支持品牌展會培育和引進、會展業招商引資和會展設施建設,支持天津企業借助展會平臺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會展市場環境進一步完善。
2.2 劣勢分析
天津市會展產業的劣勢集中在上游部分。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會展公司,包括提出會展概念、確立會展項目、選擇主題、安排營銷手段以及整合會展資源、外部協調等工作,他們代表會展活動的源頭。
2.2.1 缺乏知名會展品牌
天津市會展業歷經數年發展,雖然也小有成就,著力打造出諸如天津投資貿易洽談會、國際礦業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等知名會展品牌,但是和廣州、上海等會展發達城市舉辦的“廣交會”、“進博會”相比,無論是參會人數、參會規格、參展商數量、展覽面積、總體收益等硬性指標,還是參會規格、會展品牌影響力等軟性指標都存在巨大差距。發育優良的知名會展活動能夠起到巨大的帶動效應,使中小規模的會展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對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而目前天津在優勢會展品牌方面還較為欠缺。
2.2.2 市場化運作水平低
天津市目前的會展組織仍然以政府為主導力量,雖然近年來天津也培育出一定規模的品牌展會,但整體而言,天津市會展業仍存在“政出多門”、政府對企業運作干涉過多、政府主導型展會效益差、市場化運作的展會經營困難等諸多問題。不可否認,天津會展業的確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在多重劣勢的制約下,天津市會展業沒有給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5]。
2.2.3 會展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
會展從業人員素質能夠決定會展活動水平的高低。當前不止天津乃至中國會展業都面臨這樣的重大問題:會展從業人員缺乏系統的會展理論知識,理論和實踐之間無法順利銜接,對國內外會展發展趨勢以及行業走向沒有充分全面的認識。因此,天津發展會展產業,提高城市競爭力亟需解決這個人力短板問題,從戰略高度加強對會展人才的素質化培養。
2.3 機遇分析
天津會展發展的機遇源于產業鏈的上、中游階段。
2.3.1 國際會展市場向中國轉移
會展產業在國際風云變幻中蓬勃發展,在最近的這些年,國際會展市場已出現由歐洲向亞洲轉移的趨勢,亞洲逐漸成為國際會展活動的主戰場。中國作為亞洲最具發展前景的國家,既具有豐富的會展資源,又擁有與之匹配的雄厚經濟實力、廣闊消費市場,全球會展發達城市紛紛開始把投資目光轉向中國。為了減緩和歐美會展市場的強勢競爭,國外諸多公司開始拓展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在中國展開貿易洽談以及舉辦各種博覽會活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會展經濟的爆發地,因此天津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尋求與世界一流會展城市或國家合作交流的機會,招商引資,利用自身優勢特色吸引更多外資來津,發展當地會展產業。
2.3.2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隨著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文件中確立明晰了北京、天津、河北的功能定位以及區域分工,以北京為中心的發展格局將被打破,未來將形成以北京、天津為雙核、河北省多極發展的空間布局,京津冀力圖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在這個過程中,京津冀攜手共進的展覽業格局正逐步形成,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天津雙城聯動的戰略舉措,天津市將迎來大發展、大跨越的重要戰略契機。
2.3.3 部市共建國家會展中心
天津會展產業發展機遇還體現在中游階段,即會展活動運行所需的場館。2011年,國家商務部與天津市政府簽署協議共建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這是繼廣州和上海后,商務部和地方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國家級大型國際會展中心場館。天津將增加一座現代化、規模宏大的展覽場館,有助于提升天津會展場館的競爭力,增強對優質會展項目資源的吸引力及對華北、環渤海乃至東北地區的輻射力。同樣重要的是,當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建設完成后,其主管單位商務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可以將在廣州多年運作“廣交會”的經驗和資源,逐步復制到天津展館。目前,天津正在積極推動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前投入使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建設完畢,將大大優化天津會展業的場館資源,進而提升天津作為會展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2.4 挑戰分析
2.4.1 外國展覽公司入駐中國構成的挑戰
由于國際會展市場逐步向亞洲中國轉移,一些發展久遠、會展經驗豐富的外資會展企業開始進駐潛力巨大的中國。世界會展巨頭法蘭克福展覽公司、漢諾威展覽公司、慕尼黑展覽公司等多家享譽世界的展覽公司都紛紛在中國設立外資或合資公司,加入到中國的會展競爭中。作為會展產業鏈的起始部分,這些世界會展龍頭企業,不僅擁有國內企業欠缺的專業技術、人才創意、先進管理經驗等,他們還擁有成熟完善的營銷網絡、雄厚的資金、健全的組織機構等,這些無疑都會對包括天津在內的中國會展城市和會展企業構成不可忽視的挑戰。
2.4.2 國內城市激烈競爭帶來的挑戰
除了外資企業爭奪中國會展市場構成的威脅,國內各大城市對會展產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近年來由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新興的會展產業受到更多城市發展經濟的青睞,龐大的經濟效益與巨大的發展潛力,促使各地政府均不遺余力地培育地方會展產業,會展產業也不負眾望地以年均20%的增長速度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皬V交會”、“進博會”等知名展會盛況空前,吸引著全球目光,為舉辦城市集聚大量人氣,大大地提高了城市影響力,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各城市蜂擁發展會展業的浪潮,激烈的競爭為天津市會展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壓力。除了北上廣等會展一線城市,國內許多城市都緊盯“會展第二梯隊城市”,深圳、成都、青島、寧波、石家莊等城市,都是天津有力的競爭對手,天津會展發展過程中不能忽視這些城市的威脅,應積極應對,提高自身會展競爭力。
3 產業鏈視角下天津市會展產業發展建議
通過對天津會展發展的優劣勢、機遇和挑戰的綜合分析,可以發現天津會展產業鏈的各階段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優勢、劣勢等較鮮明地分布在產業鏈的各個階段,因此以產業鏈上中下游為切入點提出發展建議有一定的意義。
3.1 會展產業鏈上游
會展產業鏈上游關聯到會展發展的劣勢、機遇以及挑戰,這說明上游產業是天津會展發展著力把握的重點。第一,天津市應緊隨會展發展浪潮,把握國際市場向中國轉移的時機,在國家的指引下大力促進知名會展品牌落戶中國,從而有機會參與國際知名展會舉辦過程,能在實踐中學到會展策劃、組織、管理、宣傳、服務等先進經驗,形成一定后發優勢。第二,天津應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國內激烈競爭。實施區域聯動,加強區際交流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挖掘城市特色,整合多方面優勢,確定符合天津特點的發展方向,并開展多方營銷,吸引周邊地區的優勢會展品牌落戶,進而提高城市會展競爭力。第三,天津市專業會展公司應努力提高自身辦展水平,提高服務標準,做到與國際接軌,促進會展業轉型升級,向著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邁進。
3.2 會展產業鏈中游
會展產業鏈中游是天津會展發展的機遇。商務部和天津市共建超大型場館國家會展中心,將彌補天津會展發展長期面臨的缺乏大型現代化、國際化會展場館的不足。面對大型場館建設的重大機遇,第一,天津市應極力做好承接大型會展活動的準備工作,合理規劃建設場館周邊配套設施,把場館會展經濟發展與所在地招商引資緊密結合,形成生態系統;第二,場館方應做好管理工作,不能簡單復制“廣交會”辦展經驗,而應結合天津特色,利用優質政商關系,實現展會落地“一站式”服務;第三,在場館運營方面以自辦展為主,延伸會展產業鏈和價值鏈,與多產業合作,形成“會展十旅游”、“會展十文創”、“會展十外交”等的特色會展產業。
3.3 會展產業鏈下游
會展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發散性強、與會展有旁側關聯的產業群,它是天津發展的優勢所在。天津市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優秀旅游城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發展所依賴的如餐飲、住宿、金融、保險等配套產業與會展活動也息息相關[6]。因此天津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發展會展旅游產業鏈,聯通和延伸產業鏈條。針對天津市域內,把已有的會展產業鏈延伸到旅游產業領域,把旅游活動當作展會期間或結束后的主要會展系列活動;針對周邊地區,可聯通周邊的會展產業鏈和天津市的旅游產業,以形成專為外地客商提供專門旅游服務的特色產業。
參考文獻:
[1]王保倫,王蕊,會展旅游產業鏈的本質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5):76-80.
[2]余向平.會展產業鏈的結構及其產業延展效應[J].商業研究,2008(8):92-94.
[3]蔣魏立.會展產業鏈的結構及輻射效應研究[J].特區經濟.2016(9):164—165.
[4]王振馨,王 叢,天津會展業發展情況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天津經濟,2011(8):49-51.
[5]賀金茹.天津會展業發展現狀與策略探析[J].對外經貿,2019(2):80-83.
[6]趙伯艷,城市政府提升會展業發展水平的對策——以天津市為例[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3,33(4):56-61.
作者簡介:胡啟蕊(1995-),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會展運營管理與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