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基于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以全成本管理為核心的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逐漸成為了各項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能發揮出重大效用。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醫院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就需要建立全成本為重點的財務精細化管理建設,并保證醫院財務活動的真實性,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落實全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通過建設信息化平臺的方式,實現全過程的監督把控工作。在建立全成本績效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對各個科室工作的約束,以此做好成本管控工作,不斷提升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在醫院的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合理融入全成本管理理念,能對醫院各個部門工作的情況進行審核,并秉承以人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將工作績效與職工考核標準互相結合,以此激發員工的參與度。此外,醫院需要發揮出全成本管理體系的優勢,建立符合醫院管理需求的員工考核機制,對職工的專業技能、成本管理意識進行考核,以此進行規范化的管理,不斷提升醫院的綜合競爭力。
從當前醫院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分析,政府相關部門下達的經濟補貼數額不斷降低,醫療費用逐漸成為了各個醫院財務收入的核心來源。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國醫院在醫療定價方面,主要就是利用原始的成本測算方式,定價標準不明確。而對于西方現代化的醫院來說,一般都是結合全成本的管理內容,選擇合適的成本預算方式。因此,以全成本管理體系為基礎,科學化設定醫療服務價格,才能進一步明確醫院的服務定價標準。
以全成本管理模式為核心,屬于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能滿足醫院成本管理的實際需求。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醫院的管理人員經常受到原始管理理念的制約,無法第一時間接受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與方式。基于此,在全成本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缺乏管理人員的關注,導致全成本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有些醫院的管理人員認為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全成本管理理念,會導致整體的成本消耗增加,忽視了節省成本投放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制約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無法滿足大眾的醫療服務要求。
醫院實現全成本管理,主要的特性就實核查與監督醫院的整個管理流程。因此,在整個執行環節中,需要采用分項目、分部門的方式,監督與管理醫院的業務流程。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醫院的基礎工作存在許多問題,無法做好醫院的基礎財務管理工作,在后續的醫療設施配置工作中,缺乏規范化、標準化的制度,無法提升醫院的整體資源使用效益。
基于信息化技術與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許多醫院建立了相應的信息化經營管理機制與財務管理系統。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醫院的財務管理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的是,還存在與HIS系統銜接不當的問題,無法實現醫院成本核算數據的共享與傳遞,信息資源可能需要人工進行再處理。成本數據在分析、統計、核算的過程中,無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導致成本核算難度提高,不利于財務精細化模式的落實。
醫院在實際的運營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全成本核算機制,并且結合我國的法律法規要求,對醫院的財務活動、經營活動以及業務活動等有充分認識,還需要做好全成本核算的管理與監督工作。例如采購醫院材料、材料出庫等多個環節,都需要明確全成本核算的核算方式、分類對象等規定,并對醫院的資源進行高效利用。由于財務數據會直接決定成敗核算的效果,也是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體現方式。對于醫院的各項支出來說,務必要明確末級核算單元,以此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信息。利用相應的數據采集方式,逐步統一核算的口徑,避免出現財務數據與成本核算數據差異較大的問題。只有結合成本核算的結果,給予相應的懲罰與激勵,完善約束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激發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由于醫療服務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各項業務流程與專業化的分工也比較繁瑣。醫療服務主要就是根據項目進行計費,對于成本核算數據來說,整體的工作難度性比較大。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手工統計核算工作,就無法保證其準確性。所以,醫院需要不斷強化信息化建設的腳步,現代化計算機網絡在推廣與應用的過程中,都需要引入相應的財務核算軟件,建立HIS系統,以此獲取準確的信息,實現網絡化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其中還包括醫院供應商往來、客戶溝通以及輔助賬目記錄等。其中輔助核算的功能表現如下:在發生一筆經濟業務之后,需要對明細賬目與分類賬目進行計算,并記錄相應的輔助核算賬簿,保證會計科目的絕對穩定性。醫院在合理利用核算工具的基礎上,并不需要建立明細會計科目,而是要保證會計科目體系的絕對穩定性,以此不斷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效果。
2.對于許多醫院來說,雖然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的財務管理。但是信息化的發展程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現代化的醫療部門在進行成本核算管理的過程中,體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信息化系統的要求明確。所以,醫院需要更新當前內部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做好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升級工作,保證與其他的系統進行連接。在建立健全共享成本管理網絡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對全成本結算資源的集中管控,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安全風險問題。
首先,醫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績效考核體系,實現PDCA的循環管理,真正將全成本管理的方式歸納到各個科室的績效考核工作當中,實現各個科室成本消耗與績效的直接掛鉤。在明確成本考核指標的基礎上,保證各個科室都明確自身的基本職責,并建立健全的獎懲機制。針對于表現優異的科室與醫務人員,采用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融合的方式;對于表現不佳的科室,進行預算數額的調整,并給予相應的懲罰。
其次,醫院在進行成本測算與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事前的監督工作,定期對醫院各個科室固定資產管理情況進行檢查,以便于合理利用固定資產,避免出現采購行為重復的問題。在做好固定資產管理事中延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做好固定資產日常核算的工作,保證賬實相符。通過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責任人制度,避免出現重大風險問題的時候,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出現推諉責任的問題。
總而言之,在醫院財務精細化的管理過程中,以全成本管理為重點,能不斷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提供優質的服務。各個醫院在進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都需要意識到全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逐步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體系,梳理整個成本發生的流程。在完善資金預算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的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平臺,做好數據分析與整合工作,還要定期維護醫院內部的固定資產,保證成本信息的真實性。通過落實全成本績效考核體系的方式,對資金消耗的情況進行監督與控制,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問題發生,實現醫院的健康穩定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