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霞
摘 要:孤獨譜系障礙是在兒童且常見且多發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該疾病的主要表現就是患病兒童存在重復刻板行為,同時存在社交與溝通障礙,而且絕大多數的兒童還會體現出感知水平降低和智力發育落后的情況,給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正常的成長發育帶來了不良影響。為了逐步縮小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和正常兒童的差距,使得他們得到良好的發展與進步,就需要加強對這類兒童的教育指導,為他們提供優良的學前教育環境,促進其整體功能障礙的改善和恢復,為其提供良好的成長發展環境。本文將著重就如何面對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實施有效的學前教育引導進行探究。
關鍵詞: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學前教育;方法
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社交障礙,無法與人進行正常有效的溝通交流,這類兒童的行為還具備重復刻板的特點。通過對這類兒童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可以讓他們的有關功能得到發展和鍛煉,幫助兒童克服孤獨譜系障礙給他們生活學習帶來的不良影響。不過在對這類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時,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他們的身心特點和個體差異,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不斷改善他們的功能障礙問題,讓他們能夠逐步恢復,縮短和普通正常兒童的差距,為這類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1 加強示范指導,促進直觀教育
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在實際學習當中也會因為功能受損而不能夠獲得比較顯著的學習效果。這就給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和選用教學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對孤獨譜系障礙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指導時,需要對比較復雜的教學任務進行適當分解,將其轉化成微小任務或者是簡便易行的步驟,之后再借助教師示范、語言輔助、視覺提醒等多樣化的方法引導幼兒掌握有關的技能以及動作,之后在實際生活當中對所學技能進行強化運用與鞏固性掌握。例如,在對孤獨譜系障礙兒童進行生活自理行為教育時,為了讓他們掌握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舀飯的行為,教師可把拿勺吃飯的任務進行適當分解,并將其制作成分解圖片,以便在用餐階段給他們展示圖片,并加大動作示范以及身體示范力度,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營造語言環境,強化主動語言
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存在著明顯的語言障礙問題,缺少必要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表現出主動語言表達不足的問題,這給他們的學習和其他能力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也制約了其在整個集體當中的適應。根據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在對孤獨譜系障礙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時,要把語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給他們打造優良的語言環境,強化他們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動機,并鼓勵他們主動用語言提出要求。比方說,因為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喜歡積木玩具,于是在教師在教育指導當中可以先把他要玩的玩具拿走或者是放在他無法夠到的地方,通過制造麻煩的方式給他們創造尋求幫助與主動語言表達的機會和環境。這樣他們會主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讓語言教育事半功倍。
3 引入繪本材料,矯正認知行為
社交障礙是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他們通常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也不會主動參與到社交活動當中,更不能夠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人和諧相處并構建良好人際關系。事實上要讓孤獨譜系障礙兒童真正適應社會并走入社會,就需要幫助他們逐步克服社交障礙,掌握社交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對他人行為與意圖的理解水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育當中可以從認知行為方面對他們進行矯正,并在這一過程中恰當引入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材料。例如,在教導孤獨譜系障礙兒童不能夠在生氣時打人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繪本《不打人》、《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等典型性的繪本材料,讓他意識到在生氣時不能夠把動手作為解決方法。在繪本閱讀中,教師可以與他們共同閱讀并進行對話練習與角色扮演,使其在相應的故事情境和角色互換當中掌握恰當的問題解決方法。
4 加大家園合作,給予關注支持
孤獨譜系障礙兒童的學前教育牽動著幼兒園以及家長的心,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發揮幼兒園的專業教導作用,確保幼兒教師擔當起專業教育的責任,給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保障,又要發揮家長的支持、引導和示范作用,得到家長的廣泛參與,并通過家園合作、互換信息、分享經驗等方式,為學前教育的完善化發展奠定基礎。幼兒教師需要和家長進行定時溝通交流,掌握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在家庭當中的相關表現,與家長共同分析他們在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相關問題的突破口。家長在積極配合的同時,也要主動學習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給予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必要的關注和支持。
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受到自身發育障礙疾病的影響,體現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情況,他們往往會拒絕與人溝通交流,語言能力非常欠缺,行動比較刻板,對各項活動都缺少應有的興趣。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有效教育和指導,還會給其未來投入社會和適應社會帶來極大的阻礙,既會影響兒童自身的進步,也會給家庭與社會帶來很重的負擔。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根據孤獨譜系障礙兒童的實際特征,創新學前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指導方案,給這類兒童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環境,為他們的功能康復和相關能力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