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婧 孫雪純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相關稅制建設也逐步完善,納稅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就顯得愈發重要。任何納稅籌劃行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經濟利益的驅動,即經濟主體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只有做好相應的納稅籌劃工作,合理降低企業稅負,才能確保企業實現最大利益。本文從納稅籌劃有關內容出發,對企業納稅籌劃的重要性以及現存問題作出論述,進而探究了各類企業合理避稅具體應用方法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 納稅籌劃 財務管理 合理避稅
1.引言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各類型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愈發激烈,為使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企業必須做好內部財務管理。由于企業涉稅項目不斷增多,而納稅籌劃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給予足夠重視。通過納稅籌劃,企業不但可以減輕稅負,同時也能實現合理避稅,給企業提供更高效益,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在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對稅務改革內容有深入了解,根據企業運營發展,在合理合法的前提條件下編制完善的納稅籌劃方案,同時對現有局限性進行把控,從而實現節稅目標,向更高層面發展。
2.納稅籌劃的重要性
在現階段的財務管理體系中,稅收籌劃工作是重中之重。納稅籌劃,就是指企業通過內部財務人員或聘請外部專業納稅籌劃師,在充分了解國家稅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對企業的一系列涉稅事務進行合理策劃,將有關部門出臺的稅收福利政策正確應用,使企業的投資與理財得以合理的規劃,以實現企業收益的最大化。簡單來講,就是有關財務人員利用稅收政策,幫助企業節約稅負。企業不僅要做好相關的財務核算工作,還需嚴格規范納稅行為。稅收是企業的一項必要支出,做好對稅收的籌劃核算將合理降低這項長期支出,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納稅風險。
可以看出,納稅籌劃對企業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①由于納稅人定義上的可變通性,稅率上的差別性,各種減免稅政策等客觀原因,企業可以通過納稅籌劃減輕稅負,減少運營成本,將更多資金用于投資,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利潤最大化。②在納稅籌劃中,納稅企業應該具有較強的納稅籌劃意識,需要對相關法律政策有深入的認識,對每年國家稅法內容的新變化開展持續性學習。不斷強化財會人員工作的專業性,使納稅籌劃更具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3.納稅籌劃現存問題
3.1企業對納稅籌劃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稅收籌劃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歷史較短,近幾年相關稅務部門雖有所改革,但整體治稅水平仍較低,納稅人整體納稅意識不深。部分企業未能很好的理解其含義及合理合法性,有些甚至認為其就是偷稅漏稅,對應該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不了解。由此可見,納稅雙方主體對自身權利與義務定位尚存模糊之處,尤其部分中小企業未能認識到納稅籌劃對自身生產經營的重要意義,不會很好利用稅務代理機構進行籌劃。
3.2納稅籌劃水平低
目前,部分企業往往僅對自身短期稅收籌劃加以考慮,并未設置相關稅務籌劃專業崗位,因此只能臨時性聘請專業稅務人員。但這僅考慮短期利益,只能初步規避部分額外稅負,不符合財務管理長遠目標,納稅籌劃水平低。也有部分企業雖設置相關崗位但財務人員自身素質不夠,受制于國內目前普遍稅務專業人才匱乏,導致稅收籌劃的安排不夠完善。
3.企業財務管理中稅收籌劃的具體應用
納稅籌劃對整個企業的發展具有統籌作用,公司必須合理規劃,提前設計相關方案,并將已有的方案應用于整個公司投資、生產運營等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對公司的所有財務進行管理規劃。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在于盈利,提高盈利的方法在于減少成本,稅收籌劃的根本在于運用合理方法減少成本,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方案的實施是否會引起收入的降低或其他費用的增加,進一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3.1投資階段稅收籌劃應用
企業在對外投資時需考慮不同地區間不同的稅收優待政策。比如我國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中,西部大開發地區對許多鼓勵類產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再比如國際上不同國家為吸引優質外資企業也會有相應的稅收優惠,宜家公司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在荷蘭等地設立分公司實現合理避稅。公司形式不同也可能存在納稅差異。比如一家公司可以根據預計盈虧狀態決定以設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的形式成立銷售處,進而合理避稅。
3.2生產經營階段稅收籌劃的應用
在企業采購時一般會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作為進貨商而非小規模納稅人。因為后者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不得抵扣。進貨時也要考慮企業資金流的運轉進而選擇賒購方式購買。企業在銷售商品時也需比較不同促銷手段,如銷售折扣和折扣銷售帶來的經濟利益和納稅成本。目前由于折扣銷售更能降低增值稅繳納額,很多大企業喜歡采用這種促銷方式方式。
4.稅收籌劃的對策
企業應當從自身出發,加強稅收籌劃意識,加強有關財務人員對稅收法律制度的學習。更應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稅收籌劃作為現今企業財務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可有效促進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相關稅收政策,在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合理、科學的納稅籌劃,有效降低自身稅負,面向更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