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字化工業革命的到來,舊產品時代的規則難以適應新經濟、新業態下財務需求。財務作為企業管理的“生命線”,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著基礎的財務數據。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應該從財務著手,以客戶為中心,打通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全數據、全過程,重新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因此,在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的指導下,進行財務數字化轉型,最終為企業創造價值。本文通過闡述財務轉型的必要性,探討如何將財務數字化落實,最終使財務部門在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創造價值,提供數據支撐。
【關鍵詞】 財務數字化轉型 財務共享服務 企業價值
一、引言
數字化浪潮席卷下,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正成為驅動各行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力量。數字化是利用代碼、算法等數字技術和“大智移云”、區塊鏈技術等信息技術將現實世界在虛擬網絡中進行重構,然后運用客觀的數據反饋到現實世界,因此數據為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行為賦能。財務部門連接著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個方面,財務部門作為天然的數據庫,在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財務部門是最好的切入點。以財務為主導,運用數據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在全局視角下看待企業的價值創造,企業運用自身的優勢為業務賦能,形成自己的卓越中心,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
企業應該積極擁抱數字化,打造數字化能力。對于集團企業,應該在系統變遷成本最低的基礎上,革新傳統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注入數字生產資料,打造全過程數字化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
二、時代背景下財務轉型的必要性
財務的產品是對組織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數據的采集、處理,然后為組織提供信息。如何保證財務產品的質量,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對財務數據全面采集,精準分析,從而為利益相關提供有價值的財務信息。
1、經濟轉型推動財務轉型
世界經濟的發展朝著全球化、國際化蔓延,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愈發頻繁,經濟依賴程度越來越緊密。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階段,完善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快速轉型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關鍵。現階段中國的集團企業大而不強,強大的民族企業首屈一指。[1]中國企業想在國際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知曉國際規則,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分析國際經濟情況。因此,集團企業需要財務工作的轉型,為企業提供全球化的管控手段。
2、財務轉型有利于解決集團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加速轉型,人口紅利已經不是創造效益的主要手段,財務共享模式的出現也是基于技術層面對會計信息進行的改革。而正在探索的財務數字化將進一步促進財務的智能化、數字化。拓寬財務的概念,從局限于大量的財務信息和關注過去事項的反映轉移到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數字自動化進行業務和財務進一步的相融合,通過不斷優化算法,重構企業商業模式,打通企業價值相關的全數據,為企業的價值創造打造多場景,最終達到提升企業價值的目標。
在數字經濟時代,財務不能只處于信息被動的立場,而是要積極主動的抓住市場信息。因此,財務轉型勢不可擋,關注非財務信息對于企業進行事前戰略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3、財務信息不能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傳統財務依靠貨幣計量,為利益相關者提供結構化數據。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用財務數據詮釋企業價值就是冰山一角,財務作為利益相關者的信息中樞,應該將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相結合,才能使得提供的財務信息更加符合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整合報告就是對現階段財務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價值喪失采取的措施,核心是指導企業應將企業價值創造相關的信息都公之于眾。這需要企業財務部門進行數字化轉型,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各家有價值的財務信息,發揮財務的價值。
三、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實現路徑
數字化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數據化戰略已經開始從“業務驅動”轉向“數據驅動”,擁有數據,并且有效的掌握數據,并通過數據的運營走進數據化。財務轉型的理念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標準化,標準的事情智能化,最終用數字網絡反應信息,信息創造價值。
(一)、數字化轉型三步走—全面應用新興的數字技術
陳虎博士提出財務數字化轉型應該經歷三個階段:首先財務和業務應該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在此基礎上實現財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最后在此堅實的基礎上進行財務的數字化指日可待。
1、財務業務的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
集團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將財務管理分為三部分:戰略財務、業務財務、財務共享服務職能,財務共享“三分天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推動財務成為企業的神經網絡,幫助業務經營管理,將數據變成信息、轉化成知識、凝結成智慧。[2]財務共享模式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為財務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信息化,一體化,流程化的財務環境。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完成了財務方面的工業革命,但是財務共享模式隨著企業的發展依舊存在問題。
因此,在進行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不再單純發揮傳統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交易數據的處理。
2、財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大智移云背景下,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財務提供場景的智能化應用。人工智能在財務共享中心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互聯網+財務”的模式促進了“資金流、業務流、核算流”的有機結合,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基礎工作,真正實現了財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為企業數字化創造了堅實的基礎;其次,人工智能實現了財務共享中心趨向于“平臺化+分布化”的發展,推動了財務實現人機交互實現數據的自動化分析。[3]在此基礎上要更進一步的進行業財管三方面相互協同,擴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利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自身優勢建立RPA數字化卓越中心,最終達到業務流程的優化,為業務賦能。
3、財務的數字化
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每一筆交易都是包含著經營的數字密碼,蘊含著巨大的信息。企業要從多維度進行數據分析,除了關注基本的財務信息,還要重視非財務數據的分析。換言之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和行業發展趨勢,針對具體的決策采集數據,基于不同管理者的決策場景,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建模與可視化,輔助管理決策,進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自動化。實現管理會計自動化,將信息流,數據流,業務流,統一在財務神經網絡中,供管理者進行決策分析。
實現財務的數字化是循序漸進的,從財務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再到數字化,為財務數字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迎合財務的數字化轉型,財務部門要建立全自動化的導航裝備,用數據經營、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
(二)、企業流程再造、組織架構變革迎合數字化進程
1、用數字化打造企業的全流程
財務是企業管理的生命線,連接著企業的內外部。財務的數字化應該將財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相連接,打造全流程化下的“互聯網化”。企業內部流程將在智能共享系統下,將前端的業務和后端的交易相互連接,從業務發生到業務結束一系列的流程形成數字網絡。提高運營速度,簡化內部人員報銷手續,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智能形成數字分析網絡圖,為未來的市場決策提供數字支撐,同時動態的監控市場需求。
2、財務人員的轉型為組織架構的轉型做準備
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企業獨立的組織結構,在其組織定位上要適應財務共享中心實際的發展狀況,以便更好的提供業務和財務信息。組織結構要從傳統的金字塔形式轉向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加大財務分析和預算,數據收集和處理等管理會計型的人員,為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戰略決策創造價值。[4]
新技術的出現推動了會計的場景化,為此會計人員需要從基礎的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業務和財務相融合,在數字化推動下建立企業數字化管理體系,使得財務部門從企業經營決策的導航儀向智能駕駛的設計師轉型。將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重心應該從核算轉向經營管理。
(三)、結合企業發展要求找準財務數字化轉型的突破點
不同的企業因為行業特點已經自身所處的生命周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的套用咨詢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模板,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進行數字化改革。財務部門診斷型和預測型分析的轉變將是企業邁出價值創造的第一步。
1、全面思考業務痛點與發展方向
企業要全面思考業務的痛點,用數據分析市場的需求,抓取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剛需,從業務根源入手,以消費者為中心,升級改造產品。[5]用產品搶占市場,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運用大數據手段,為企業制定適宜的發展戰略。
2、充分借鑒國內外同業領先實踐
國際化趨勢不可阻擋,中國企業應該對標國際,橫向對標和縱向對標行業龍頭企業。充分借鑒和學習國內外企業的先進成果,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情況,因地制宜的實施財務軟件,用先進的財務軟件為企業提供信息,助力企業發展。
四、財務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意義
1、數字化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為企業創造價值
傳統財務下,企業的價值通過三大報表可以反應出出來,但是在數字化經濟時代,數字資產的出現,三大報表僅能反映出企業價值的10%左右。絕大部分的企業價值被湮沒,財務數字化可以將數據進行有效全面的整合,打通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企業數據自動化,將業務和財務交互聯合,以客戶為中心,打通全數據,重構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最終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財務數字化轉型后,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及時了解利益相關者的信息,在面對市場特殊情況下,例如此次疫情對線下實體店的沖擊,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的數據網及時調整戰略,用數據制定適合疫情下企業的發展戰略,用數據掌握市場行情、了解客戶信息,用數據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為企業創造市場價值,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智能化管理會計信息,實現智能管理財務檔案,提升監督與管理效率。
企業擁抱財務數字化、智能化,全方面打通財務人員理念、流程,用數據化的思維建立內外部的共享、協同,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2、數字化推動傳統會計轉型
業務為企業創造價值,傳統的財務往往忽略了業務中問題的解決和管理的需要。業財融合是財務轉型的內在需求,要求財務服務業務,從業務的需求協同業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數字化時代,會計反應過去的經營狀況對于企業戰略制定存在滯后性,財務人員要主動聯系業務,服務業務,洞察業務,從業務的實際情況中找到問題,進行數據的采集,分析與處理,制定適宜的戰略,提供資金支持以及監督方案的實施。傳統的舊會計制度應該結合實務進行改革,規范會計游戲規則,減少投機行為,從事后的財務分析轉變為事前、事中的財務控制。在數字化經濟時代,財務的發展方向要朝著管理型、戰略型轉變,管理的職能在會計領域占據關鍵地位。
3、數字化加快會計人員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未來財務人員的諾亞方舟。財務數據化轉型將推動業財的深一步融合,財務人員要深入價值鏈的方方面面,從上游的供應商、中游的產品、下游的消費者或者客戶以及“線上+線下”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從宏觀的角度審視數據、理解業務。數字化經濟時代,財務人員要了解數字化管理工具,從單一的人員向復合型人才轉變。精通財務是財務人員基礎的業務需求,洞察業務,具備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思維是財務人員能力的進一步要求,懂信息技術,算法,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樣也是對財務人員的轉型。
未來的財務是智能的、共享的,只有財務的數字化轉型順利落地,企業的數字化將指日可待。數字化經濟時代,財務人員要居安思危,早日學習數字化會計師,努力打破與傳統財務之間的壁壘,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磊.簡析集團企業財務轉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商論,2019(20):191-192.
[2] 楊文璇.人工智能在移動互聯網行業財務共享服務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會計,2018(08):8-9.
[3] 唐勇,胡先偉.共享服務模式下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探討[J].會計之友,2019(08):122-125.
[4] 李一碩. 企業云服務助推財務數字化轉型[N]. 中國會計報,2019-04-26(007).
作者簡介:趙俊嬌(1996.8—),女,漢族,籍貫:甘肅金昌人,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會計專碩,研究方向:企業理財與稅務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