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芳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事業單位改革逐漸深入。固定資產在事業單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是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業務活動、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保障。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事業根基是否穩固,兩者相輔相成。在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應該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存在太多的管理漏洞。本文綜述在我國新形勢快速發展下對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制度中出現的管理問題要認真反思分析,并提出科學的改進對策,從而推進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推動社會發展前進的道路。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管理 問題 對策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單位辦公、科研及其他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于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利用的效率,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固定資產是耐用時間要在1年以上(不含1年),單位價值大于1000元,(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大于1500元),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還能保持原來樣子的資產。如果一個資產自身單價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能超過1年(不含1年)的一大批同類資產,也應該作為固定資產去核算管理。單位在使用過程中要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科學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受單位人員認識及內部管理制度等制約,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固定資產管理的成效,存在國有資產管理不到位、流失浪費的現象。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意識不強
管理人員的意識淡薄,對固定資產的認知過于片面。因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購置款項均來自財政,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所以將精力都集中到怎樣才能申請購置到固定資產,而忽略了怎樣科學用的日常管理。這使許多固定資產在購置后無人打理,通常被閑置或者濫用,缺乏正常保養、維護,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無形中就造成國家資源浪費。
(二)固定資產賬實不符
1.資產不按時入賬,賬實不符。如某學校建造一棟教學樓,學生已經坐在教室里上課了,在學校固定資產賬冊上還找不到這項固定資產,還在在建工程科目上掛著。這時校方領導應及時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時,財務人員應當及時增加固定資產,減少在建工程。該學校未及時處理該棟樓的相關手續,財務人員仍掛“在建工程”賬中。
2.處置固定資產不按規定時間程序進行。如單位公車,由單位職員購買,但是單位并沒有按規定程序走資產處置,也沒有過戶給自己職工,虛增本單位資產。有些單位領導不懂固定資產處置程序,將單位固定資產直接無償調出給其他單位,并未與財務人員溝通,也未按規定辦理相關調出手續,造成賬務沒有得到及時處理。
3.存在賬外資產。在審計中發現出納庫中存在一個20萬元白條去買車,但車買回來沒及時報賬抽白條的現象,造成賬外資產。賬外資產的存在說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漏洞。
4.清查盤點不到位。每年年末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有些單位財務人員懶惰,不細分固定資產,到年底全面清查盤點時,走馬觀花,不認真核對固定資產,導致固定資產分類不清。如單位辦公電腦很多,但不是同批,購買時間不同,由于財務人員工作不認真負責,賬上只記載了購買電腦,不寫電腦型號,時間長了他自己都分不清哪臺電腦的實際購買時間,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處理,難以賬實相符。
5.財務人員專業知識不夠,責任心不強。對固定資產的范圍和概念不清晰、不明確,部分該納入固定資產核算的資產未納入核算,例如,單位購入一批椅子,由于單價價格達不到固定資產的標準,而會計人員就誤認為一般辦公用品下賬,沒通過固定資產核算。或者錄入時不認真,把固定資產品牌、型號、時間輸錯,與實際不符等,造成賬實不一致。
(三)國定資產在取得時入賬價值不準確
財務人員對固定資產的業務不專業、范圍不清楚,部分固定資產入賬價值不真實。如國家無償調撥固定資產,在調入的過程中會發生一些運費,入賬成本應按調出方賬上價值加相關稅費再加運輸發生費用等確定入賬價值,由于財務人員的不專業而把運輸費計入單位的管理費用。
(四)固定資產處置不規范
有些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處置流程不完整,沒有專崗專人管理,處置固定資產就比較隨性,如單位淘汰的固定資產,只要是上面不查、不問,就隨便放到角落。時間太久了就當垃圾自行處置了,在處置過程中也沒有履行正規審批手續。特別是貴重資產,雖然到了報廢時限,但實際并沒有喪失使用價值,實質上并未達到真正報廢。單位領導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將其變賣并謀取利益,造成國家資金外流,滋生腐敗。還有些已經喪失實質價值的固定資產,但未達到報廢年限,這些資產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無法使用,對開展各項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降低了單位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策
(一)增強資產管理意識
要想有序推進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單位各層級必須重視固定資產管理。首先,單位領導要意識到固定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開展工作的物質基礎保障,固定資產管理的是否到位關系到各個部門的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其次,單位全體員工要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通過學習讓全體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自覺保護好使用的固定資產。只有讓全體人員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質量。
(二)做到固定資產賬實相符
首先,在建工程要及時核算、結轉。屬于項目建設期間發生的費用,應計在建工程成本,屬于項目竣工使用后發生的,計入當期費用。在建工程辦理竣工交付時,財務人員就及時增加固定資產,減少在建工程,做到賬實相符。
其次,單位處置固定資產要及時核銷,事業單位對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者注銷產權時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并且還要嚴格履行審批程序,以經批準及時處置并上報財務進行賬務核銷,做到賬實相符。
再次,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事業單位應定期和不定期盤點固定資產,但最少每年年底要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賬務處理,達到賬實相符。
最后,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對財務人員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培訓學習,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明確固定資產的定義、范圍,取得時和處置時應該怎樣正確地處理。
(三)增強固定資產取得時入賬價值的準確性
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僅能合理保證事業單位的資產安全,而且也能對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一要固定資產取得時管理,在取得時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從外面買的固定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時價款加與固定資產相關稅費以及在交付使用前發生在固定資產上的相關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自己建造的固定資產、入賬成本,是該資產竣工后達到交付使用前所產生的全部必要支出。通過和別人交換得到固定資產的成本入賬價值,是交換出去的資產評估價值加上支付的差價或減去收到的差價,再加上交換時固定資產發生的相關費用。捐贈固定資產入賬成本是按有關憑據上寫的價值再加相關稅費、運輸費用等確定。如果沒有憑據可供依據,可以是資產評估價值,成本就按照評估價值加上有關稅費和運輸費等確定。沒有憑據可供依據,也沒有經過資產評估,成本按照同類或者是相似資產的現有市場上標價再加上相關的稅費和運輸產生的費用等確定。沒有相關憑證也沒有經過資產評估,還沒有同類或者是相似資產上的市場價格,就依照名義金額上賬,有關稅費和運輸過程中相關費用等計到當期費。不需要等價交換和償還調入的固定資產,成本依照調出方賬面上的價值加上有關稅費和運輸過程中有關費用等確定。清查盤盈的固定資產,如果按照有關規定經過資產評估,成本就按照評估后的價值入賬;如果沒有經過資產評估的,成本就按照重置成本入賬。二要健全固定資產日常工作中的保管制度,對固定資產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要設專人管理,登記固定資產卡片的資料要健全,能夠有效識別固定資產類別,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
(四)健全固定資產處置流程
處置固定資產包括無償調出、出售、對外捐贈、毀損和報廢等。單位處置固定資產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應當嚴格按照審批手續,沒有經過批準不能自行處置。不同的固定資產類別就要采用不同的處置方法,保證對處置的固定資產要科學性。處置原值較高、數量又多的固定資產時,應成立專門的小組負責固定資產處置。小組里的成員除了有管理固定資產人員外,還要有財務人員和審計人員一起參與固定資產處置。一方面,對固定資產是否損耗、是否達到了報廢標準、是否可以再利用等進行鑒定甄別,要依據鑒定甄別的結果來確定固定資產是否應該報廢處置;另一方面,在處置固定資產過程中要互相監督,保證處置過程合法合規,對于處置收入,要按非稅收入規定,扣除相關稅費,及時足額上繳同級財政部門。
四、結語
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維護單位健康穩定發展,更對降低單位運行成本、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有著重大影響。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事業單位應當不斷完善固定資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也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完善制度體系,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完善固定資產購置時的預算審批、招標采購、合同訂立、驗收、付款等業務環節,準確記錄固定資產身份信息,建立資產臺賬;利用資產信息系統和資產標識等技術,建立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和固定資產報廢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評估,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作者單位為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審計局)
參考文獻
[1] 宋吉忠.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納稅,2020,14(08):133-134.
[2] 劉玉英.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J].納稅,2020,14(08):165-166.
[3] 宋慧.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3):171-172.
[4] 范喜珍.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J].納稅,2020,14(07):145-146.
[5] 郭貴青,焦建偉,王文英.淺析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20,14(07):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