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丹丹
摘 要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內容,它們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的財務管理以業務經營為基礎,業務的經營過程中也離不開財務管理的支持。因此,理順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關系,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如何推進企業業財融合展開論述,首先闡述業財融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分析當前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并針對性提出促進企業業財融合的措施,供相關企業和工作人員借鑒參考。
關鍵詞 企業 業財融合 存在問題 應對舉措
一、企業業財融合概述
企業業財融合也叫業財一體化,就是將企業的財務工作向前延伸到業務中去,由原來的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全程參與,幫助企業做好科學管理和決策支持。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需要業務部門協同參與,共同對企業的財務經營情況負責。
業財融合是支撐企業戰略實施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是企業管理會計的重要原則。業財有機融合發揮協同效應,可以大大提升企業資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決策水平及精細化管理水平。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重要影響,使企業的財務信息更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可以更好地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二、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制約業財融合的實施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業財融合的意識還相當淡薄。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尚不完善,財務管理的工作能力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在一些上規模的企業中,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雖已相對完善,但對于業財一體化的推進情況并不理想。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財務和業務隸屬兩個不同的部門,相互間的業務交流有限,除了收款、付款、日常報銷等業務有交集之外,很少有業務溝通。年底的預算工作是企業業財融合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本應由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通力合作,按照公司的戰略目標制定出企業的預算,但是往往會變成財務部門的“獨角戲”。財務部門閉門造車,給業務部門下發各種范式的表格收集數據,業務部門不理解財務部門對數據的要求。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相互間溝通困難,最終收集的數據質量差、邏輯混亂,財務部門做出的預算與實際業務相差甚遠,在未來的執行中預算無法做到對業務的指導和管控,最終企業的預算流于形式,無法為企業帶來價值。
企業日常的業務最終都將反映在財務的數據中,傳統財務管理對業務的管控往往基于事后數據反饋,對業務的事前籌劃和事中管控有所缺失。業務部門在業務的執行過程中往往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規避財稅風險,財務部門基于財務數據發現相關風險時往往業務已經結束,這些都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企業缺乏業財融合相關人才
企業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分屬不同的專業領域,各自的人員均是各自領域的專業人員。業務部門的人員對財務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流程不了解,財務人員對業務也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這導致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大家對彼此的領域存在天然的專業鴻溝。在企業的組織架構上,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分屬不同的部門,由不同的管理者負責,各部門會存在部門本位意識,大家都固守在各自的領域,對彼此的專業領域少有接觸,非但沒有融合的意識,甚至會有相互抵觸的情況。這些都導致企業難以培養出既懂財務專業知識又了解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無法滿足業財融合的要求
近年來,國內各個領域信息化建設都有很大的提升,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也意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業都上線了很多企業管理系統,如財務管理系統、自動化辦公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雖然不同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程度不同,但是很多企業信息化系統在企業中的運用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普遍存在各系統間銜接困難、數據質量不高等問題。這些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無法滿足企業業財融合的要求,造成企業業財融合進程緩慢。
三、加強企業業財融合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適合業財融合的企業文化及管理模式
1.建立業財融合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業財融合的意識。在企業的管理中,企業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面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注入正能量,促使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工作中主動克服困難,解決難題,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在企業中建立協同合作、共同奮斗的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推進業財融合提供精神層面的支持。在公司內部,上至最高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都需要理解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公司的業財融合工作不僅僅是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工作,需要公司最高領導層牽頭并作為公司層面的戰略項目來推進,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及實施計劃,確定特定的實施團隊。對于業務融合的重要意義還需要在公司內部大力宣傳,讓全員對業務融合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并能夠積極參與業財融合的實施過程。
2.重新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戰略定位。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職責需要重新定位。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為了有效達到企業的管理目標,按照部門劃分工作職責并進行相應的業績考核,這樣的劃分看似合理,實際上是將企業的總體目標進行了機械的切割。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部門的工作都需要其他部門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財務核算管理、預決算管理、成本管理、資產管理等具體的工作,更是對企業價值的管理。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它需要企業其他部門共同參與其中,所以公司的財務管理需要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充分溝通、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
3.財務部門要做好對公司業務的支撐。財務部門的工作需要向前一步參與公司的具體業務,不僅僅在事后監督上發揮作用,還要在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中給予業務部門支持。企業的預算編制工作需要財務部門深入業務中去,了解具體的業務情況,結合實際幫助業務部門做好業務規劃,利用財務專業知識將業務的具體規劃形成企業的整體預算。在業務的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在項目投資、資金、稅務及合同等方面做好財稅規劃及風險把控。
(二)培養精通業務和財務的復合型人才
搭建適合業財融合的組織架構,建立專業的業財融合團隊。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通常按照相應的職能劃分部門,這樣的組織結構不利于企業業財一體化的推進,在企業內部建立專業的企業融合團隊,做好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銜接工作。財務部門職責劃分為財務會計團隊和管理會計團隊兩部分。財務會計團隊主要負責企業的統一核算工作,在企業內部形成統一的核算規則和數據標準,建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提升整個企業的財務核算質量和核算效率。管理會計的團隊負責業務部門及財務部門的銜接和溝通工作,一方面在各業務部門宣傳及推行財務的各項管控要求,另一方面深入業務取得第一手的業務數據,并給予業務部門財務專業方面的支持。這樣的財務管理組織架構可以更好地提升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為業務提供更專業的支持。
在企業的不斷發展中,隨著企業邊界的不斷擴展,業務類型的不斷增加,企業需要不斷擴展業財融合團隊的規模及知識邊界。企業需要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對于團隊新的成員做好公司業務情況及財務體系的培訓,對于新業務要做好業務課程的開發,盡快組織業財一體化團隊學習新業務,在持續的學習中提升企業業財融合團隊的綜合能力。
做好業財融合的內控管理及監督反饋。在業財一體化的推進中,需要對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做好明確劃分,確認在業財一體化的各個環節各個流程節點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加強企業內控管理,使相關人員能夠自覺遵守相關的內控制度,并高效完成自身工作。企業還需要在業財一體化的過程中建立健全監督和激勵機制,通過相應的監督和激勵措施,增強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業財融合工作在企業中順利實施。
(三)建立業財一體化的企業信息化系統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及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企業管理的信息化也日益成熟,很多專業的信息技術公司針對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研發出各種信息化產品。對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整體籌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信息化產品。
首先,建立業財一體化的企業信息系統需要各部門通力協作,公司內部與外部實施廠商緊密合作。企業需要全面梳理業務及財務的相關流程,根據企業業財一體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流程操作指引,為業財一體化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提供制度和流程的保障。
其次,根據梳理好的業務流程統一規劃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方案,并根據成本效益和實用性原則,分析現有企業信息系統是否適合統一規劃的要求。評估上線新信息系統,在原有信息系統基礎上升級改造,確定具體方案,確保統一規劃建設的信息系統能夠切合企業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需要。打通財務核算系統、業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以及人力資源等系統,建立互聯互通、數據共享的企業管理平臺型信息系統。
四、結語
業財融合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環,一些大中型的企業已經走向了業財融合的道路,有些企業也已經開始探索業財融合的前進方向。但由于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企業在文化、管理意識、團隊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還存在某些不足,影響了業財融合在企業中的推進。為此,筆者認為,企業要做好業財融合管理工作,在建立適合企業業財融合的企業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同時,還要加強業財融合的團隊建設。培養精通業務和財務的復合型人才,建設適合業財一體化的信息化系統,從而推進業財融合在企業順利實施。
(作者單位為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亞錫.論如何加快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J].全國流通經濟,2018(33):141-142.
[2] 袁佳千.淺談業財融合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8(34):101-102.
[3] 陸建龍.論如何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J].財會學習,2018(35):82-83.
[4] 蔡曉琴.談如何加快企業的業財融合[J].全國流通經濟,2018(3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