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
【摘 要】 中國作為最早爆發疫情的國家,在幾個月的疫情應對過程中,有很多值得稱贊的亮點,但是同時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筆者就此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 應急管理 應對措施 信息共享
引 言
2020年對于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誰也沒有料想到,一場病毒所引發的災難,會在歲末年初之際,從中國武漢爆發,繼而蔓延至全中國并隨后影響到整個世界,成為全球范圍的公共衛生事件。
一、應急信息報告及判斷
觸發應急響應最初始的步驟就是信息上報,及時準確地將信息上報是應急指揮機構做出科學研判并下達指令的重要條件。事實上,在去年12月初,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集中發生的數起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經出現(當時還被稱為不明原因肺炎),并且病例樣本被送往了一些測試機構。12月30日,武漢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當天,被稱為“吹哨人”的李文亮等醫生在其私人微信群發出了提醒,建議醫護同行采取最高的個人防護措施接診發熱患者。次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正式介入調查,并在次日成立了處置領導小組,當日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也被關閉。至此,此公共衛生事件,從發現到上報的整個過程都是可圈可點的。但是,1月1日,武漢的公安機關卻對李文亮等8名醫護人員以“散布謠言”的名義進行了訓誡,到目前也無法得知當時武漢公安機關做出的這個決定是基于哪個部門的意見。現在看來,在當時國家都還沒有對這個疾病進行一個準確定性的情況下,就如此“迅速高效”地將專業醫生在其親朋范圍內的善意警示定性為一個“散布謠言”的行為,頗有些“外行指導內行”的意味。最重要的是,這種“官方”從某種程度上也放松了大眾的警惕性。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后,后續系列措施密集出臺。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多措施本可以提前部署,很多錯誤本可以避免。誠然,在春運這種敏感時期,在很多猜測無法證實的情況下,實事求是地用“未明確發現”這種“政治正確”的字眼并無錯誤。但是,在這種國家近幾十年都未發生過的新考驗下,當局本可以做出更有魄力和擔當的舉措。例如,在未發現明確人傳人的證據之前,是否可以先假設可以人傳人來應對?至少讓大眾提前做好口罩的佩戴措施,醫護人員采取級別更高的個人防護,這樣也可以減少一部分感染病例的發生,挽救一部分的生命。特別值得對比的是,香港的應對,簡直是“教科書”式的模范。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香港在1月2日就制定了針對疫情的預防措施,并且在1月4日,就啟動了“嚴重”級別應變措施,已經是按照當年“非典”的應變等級來對待此次疫情,體現出香港當局的高度前瞻性,以及責任和擔當。
二、疫情應對控制措施
應急管理體系包含危險源識別,風險評估,應急物資采購維護,應急隊伍培養戰備等諸多要素。當準確的應急信息被及時上報至應急指揮機構并經過研判后,迅速有效地部署應對,是遏制事態發展,降低事件后果的重要舉措。在應對初期,我們有些地方政府,相關社區和協會,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恰恰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抗疫工作中最重要的應急人員就是醫護人員,最重要的應急物資就是醫療物資。但是在抗疫初期,在武漢以及部分湖北其他城市,醫療物資一度嚴重短缺,大批病例因沒有床位而無法入院治療,大批醫護人員嚴重缺乏個人醫護用品。好在祖國人民舉全國之力支援武漢和湖北,這種情況出現后本應該很快緩解。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一邊,成噸的口罩在武漢紅十會的庫房里,另一邊,一些非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輕松領取了大批口罩,而武漢金銀潭醫院等抗疫一線的醫生公開向社會請求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援助。筆者也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醫生因此而怒摔電話的視頻,也看到了區區武漢紅十會的普通工作人員堂而皇之的在微信朋友圈里耍官威,擺官架,將前來領用口罩的一線抗疫醫院的醫生拒之門外,僅僅是因為沒有遵守其所謂的“流程”。還有,在武漢封城的初期,全國多個地方捐助大批食品蔬菜的重要民生物資給武漢人民,但是,有些無償捐助給武漢的食品蔬菜,被報道出沒有直接送到醫院的食堂,老百姓的餐桌上,反而出現在了超市里進行售賣。還有,武漢某社區的工作人員竟然做出了使用垃圾清運車運送生肉給社區居民的舉動,被曝光后遭到網民的口誅筆伐。這些事情告訴我們,不僅要關注醫療物資這種最重要的直接應急資源,更要關注食品蔬菜,交通運輸,個人護理物資,甚至精神需求等等這些次重要的間接應急物資。人不是動物,不是機械,人是有諸多物質和精神需求的。但是我們恰恰在此方面考慮不足,才有了女性醫護人員呼吁支援衛生巾,內褲等等這些基本的生活物資的情況,才有了一些飲食行業從業者,私家車司機等在政府保障不足的情況下,自發為醫護人員承擔起了做飯,送餐,接送上下班等重要角色。所以,應急物資的配置,應當在更加深入和細節的層面,進行合理的考慮和相應準備。這不僅是應急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文層面的合理需求。
三、信息共享及經驗學習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新冠肺炎在我國爆發后,我們就與世界衛生組織緊密溝通,及時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病毒的傳染途徑和傳染能力,易感人群等相關信息,政府應該采取怎樣的管控措施,個人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等等。但是這些中國所走過的老路,經歷的“前車之鑒”,卻被很多國家完美地給繞過了。安全事故管理講究“四不放過”,其中經驗教訓沒有得到學習不放過,這些我們國家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寶貴經驗,卻被很多其他國家束之高閣,置之不理,病毒在其領土上爆發也就不足為奇了。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已經是在世界范圍內疫情防控最成功和有效的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基本維持在個位數甚至“清零”。而境外的疫情卻仍然以每日幾萬人確診的速度在增長。
四、總結
本次疫情,在近現代史上,對于所有的國家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有人說,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形形色色,世界百態。對于應急管理工作,我們總結了無數的經驗,但是,此次疫情給我們的經驗帶來了巨大挑戰。有些經驗理論從沒經歷如此的實踐考驗,有些經驗無法應對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和沖擊。這就需要我們以新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的應急管理工作,提升應急管理水平,用更加科學和完備的應急體系來告慰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