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秋 李佩遙

【摘 要】 在全球經濟貿易處于緩慢的增速狀態下,跨境電商成為各個國家的重點關注對象。但是,在大規模的跨境電商交易下,也使得在跨境支付結算過程出現一系列問題,例如跨境支付成本較高、支付效率較低、存在匯率波動風險、支付客戶信息及交易信息泄露風險大等問題。而將區域鏈技術運用到跨境支付上將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 跨境電商 區塊鏈技術 支付模式
前 言
在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其交易環節眾多,涉及到許多的企業和相關國家監管部門,導致信息不透明。另外跨境支付成本較高,耗時長,安全性低。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分布式共享記賬技術得到了政府與企業的關注。本文對我國跨境電商支付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相關概念
(一)跨境電商支付模式定義
當前跨境電子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銀行電匯、國際信用卡支付、第三方平臺支付。
當前無論是哪種交易方式都是有中心機構參與跨境支付的,因此產生了跨境支付的許多問題,如成本高,泄露交易信息等。
(二)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讓參與區塊鏈的每個人都可以加入到數據庫數據的記錄中去。信息一經添加到區塊鏈之后,就可馬上被網絡中的一切參與者發現到并轉發。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化、智能合約、可追溯性的特點。
二、傳統跨境電商支付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跨境電商交易中信用風險問題
在進行跨境電商交易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國家之間的信用體系差異限制,導致整個跨境電商交易中的信用評估無法有效的統一,而且國家之間的信息沒有共享的平臺,很容易在跨境電商交易中出現交易風險,影響整個跨境電商支付模式的信用。
(二)跨境電商交易中的監管問題
在跨境電商交易中都是直接在線上完成,一些環節的交易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很多第三方的支付平臺不能直接對跨境電商交易進行監督和管理,在跨境電商交易中缺少監管也很容易增加交易模式信用風險問題。
(三)跨境電商交易中的安全問題
跨境電商的第三方平臺擁有著電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安全信息,但是本身平臺的防護機制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造成用戶信息泄露,交易信息被修改,經濟模式受到影響等。
三、區塊鏈技術對跨境電商支付模式的作用
(一)優化跨境電商支付環節,提升交易效率
區塊鏈技術消除了第三方機構,使得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不僅降低了跨境支付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時也杜絕了來自第三方機構的影響。利用區塊鏈技術,使得跨境支付中買方與賣方直接交易,無需中間機構參與。
(二)統一金融信用系統平臺
在交易支付的過程中,消費者的信用信息要被支付系統進行驗證,整個交易的過程通過區塊節點記錄下來,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交易實時更新。商家可以獲得資金安全的保障。消費者收到貨物之后,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在對整個交易信息進行認證,保障整個交易的真實性和透明化。
(三)提升跨境電商支付應對風險的能力
區塊鏈技術能夠得到整個用戶信任證書,利用加密算法技術實現交易信息的安全,然后再利用智能化的合約選擇模式實現交易的執行,在整個支付過程中實現雙方信任,最快速的完成整個跨境電商交易,充分保障資金安全與信息安全。
四、跨境支付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對策
(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區塊鏈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雖然我國正在對融資代幣和虛擬貨幣的交易進行清理整頓,但并不代表限制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尤其是在許多國家和國際機構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升到戰略層面的背景下,我們更應加快推動步伐,支持鼓勵區塊鏈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推進跨境支付技術進步
新技術的應用必然會給傳統模式帶來沖擊,因此不管是政府部門、銀行,還是第三方中介機構,都很重視區塊鏈技術對跨境支付的影響。目前很多國家的清算機構、銀行和第三方平臺都在探索如何在跨境支付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國內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除了需加快研究創新外,還應積極融入國際環境,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和做法,減少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應用中的障礙。
(三)關注區塊鏈技術風險,進一步提高跨境支付的安全性
目前國內外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應用大多停留在驗證試驗階段,隨著時間推移,種種潛在風險與未知挑戰會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逐漸顯現。針對跨境支付應用中潛在的風險,要提前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在保證機構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產品風險可控的同時,要提高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加強跨境支付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
五、結論
目前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優化了整個跨境電商支付交易的流程,利用區塊鏈技術,使得跨境支付方式更為簡單、安全、 高效。所有交易清算記錄都是鏈內,安全、透明、防止篡改并且可以被追溯,可以顯著提高結算準確性以及效率。區塊鏈技術與跨境電商支付體系的結合極大地提升了跨境電商支付的安全性,提升了跨境電商發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