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雨 尹嘉宇
【摘 要】 特朗普上臺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前所未有的加劇,各方對貿易問題都給予了持續關注,使得貿易問題持續“升溫”,中美在貿易領域的博弈顯得日趨激烈,但又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冷靜。博弈論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考慮游戲中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根據博弈論分析,即使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臺以來試圖進一步強化其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地位。本文以博弈論的方法分析中美貿易戰問題。中美雙方應警惕和徹底放棄“零和”博弈的戰略走向,以雙方的長遠利益為前提,使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獲得雙贏。
【關鍵詞】 中美貿易 博弈論 貿易問題
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至今,相繼在任期內推出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其貿易核心決策層的團隊也帶有明顯的對華強硬派標簽。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政策立場的改變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產生扭曲,并對中美貿易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將試圖從博弈論的角度,去透視中美兩國的貿易政策博弈,研究并結合上述分析提出中國的占優策略。
一、中美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困境
美國此次借助貿易逆差巨大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引發的貿易戰,不過是想打壓中國經濟的轉型。從長遠角度看,中國經濟想要穩步增長,綜合國力想要提升,經濟作為硬實力,至關重要。從另一方面看,利益博弈本就是冷戰后中美貿易關系的常態,也是美對華政策的重要構成部分。
二、中美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博弈
(一)中美博弈的特點。第一,博弈收益不對稱。如果國家只關注自己的絕對收益,那么博弈雙方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國家關注的是相對收益,那么博弈雙方會容易陷入一種零和博弈狀態,合作難以實現。第二,博弈均衡不確定。博弈的目的是博弈雙方都想通過博弈獲得收益,且收益越大越好。在現實生活中,中美間博弈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雙方了解的都是不全面的對方,導致博弈均衡很難實現。中美兩國間的博弈是一種互動式、多次重復式的博弈,雙方都會根據對方的策略變化隨時調整自身策略。
(二)博弈主體。中美傳統博弈過程中,博弈主體是兩國政府決策人和相關部門。美國國會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會可通過立法頒布相關法律,通過預算審批影響決策發展,也可通過監督規范或限制活動。中國最終決策權通常屬于國家安全委員會。中美兩國的管理體系既有很大差異,也有明顯共性。
(三)博弈策略。中美兩國在博弈中既有動態博弈也有靜態博弈,是互動的。例如,美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所行動時要考慮到中國的反應,中國在進行反擊時也要顧及美國的可能反應。而在準確接收到對方反應之后,另一方也會相應進行策略上的調整。而反饋過程是兩次策略選擇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反饋要及時且路徑要暢通,否則就易于產生戰略誤判。
(四)博弈信息。信息的敏感度在博弈過程中非常重要。根據博弈方對信息了解程度的充分與否.在動態博弈中,各博弈方是否充分掌握信息對策略的選擇和結果影響很大。
中美兩國綜合考慮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后,在一套有效的決策體系中進行決策,之后付諸實施,最后對結果進行分析。整個過程結束一輪后再反饋給決策者,給決策者的政策調整提供參考。
三、中美貿易博弈分析
美國以貿易逆差為由,對中國實施貿易戰。中美貿易關系顯然陷入了經典的“囚徒困境”。中美雙方都選擇不打貿易戰對兩者都有利,假設在雙方獲得收益都是1;相反,雙方都選擇打貿易戰,則對雙方都有害,假設雙方所獲得收益都是-1。如果美國選擇打貿易戰而中國選擇不打(即中國對美國貿易戰的措施不進行報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肯定會受損失。中國的收益應該低于雙方都不打貿易戰的情形,但高于雙方都選擇打的情形。
對于美國來說,它想通過發動貿易戰迫使中國讓步,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其收益應該高于雙方都選擇不打貿易戰的情形。因此,在這里我們假設此時中國的收益為0,美國的收益為2。
用博弈論的語言來說,(打、打)是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也是這個博弈最終的走向。然而這種結果顯然并不是最優的選擇,雙方都選擇“不打”,收益會明顯提高,這也構成了中美貿易戰的“囚徒困境”。
一直以來中方對貿易問題持: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美國若想逼迫中國,是癡心妄想的態度。中美兩國經貿問題就本質上說是一種互利共贏關系,應求同存異,將分歧邊緣化、將合作擴大化,從而造福兩國人民。
保持貿易自由能讓雙方都獲益。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貿易沖突勢必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人認為貿易會帶來威脅并應當進行反擊,就像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的那樣。中國作為被貿易管制一方,并不會束手就縛。
因此,這場貿易戰,最終結果必然是一場“雙輸”的游戲,雙方都要蒙受損失,問題就在于誰會承受更多的損失,然后認輸。
【參考文獻】
[1] 劉強,徐靜珍,馬春倩.貿易摩擦背景下中美兩國貿易關系探討[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2] 夏春莉,陳航宇.中美兩國貿易爭端及其經濟效應研究[J].亞太經濟,2018(6).
[3] 張小寶.以博弈論視角分析中美兩國貿易戰問題.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年(09):294+297
[4] 王繼翔.博弈論視角下中美貿易爭端應對策略及前景預測.財經科學.2019年(09):130-138
[5] 鄭宇.開放還是保護: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危機[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8(12):134-160.
[6] 林桂軍.納什均衡與中美貿易糾紛[J].國際貿易問題,1995(6):11-15.
作者簡介:何思雨, 男 ,(1995-),漢族, 四川眉山人, 碩士 ,四川外國語大學 , 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與貿易。
尹嘉宇, 男 ,(1997—) ,漢族, 四川成都人, 碩士, 四川外國語大學 ,研究方向:國際企業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