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爆發和蔓延,甚至整個世界都陷入白色恐怖當中。我國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沖擊,而這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當屬會展業。會展行業作為人流聚集型的主要行業之一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代表,下行壓力自然不在話下。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遭受的巨大瓶頸,讓一個巨大而嚴峻的生存考驗擺在所有會展企業的面前。如何分析和預測會展市場開展自救,和針對性的應對疫情過后供需上的對接和會展管理等方向產生的改革機遇,成為了推動會展業改革和升級的必要過程。
【關鍵詞】 會展業 新冠肺炎疫情
1. 背景
會展行業具有人員密集性,交流廣泛性的特點,需要便利的交通、充足的人力、完善的基礎設施等做支持,那么這個特點也注定了疫情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即使是在疫情最困難的時期,中國的會展單位也還是作為方艙醫院進行運作,承擔了社會責任也保證了基礎的需求。同時,4月16號商務部也發文通知廣交會將于線上舉辦。這個舉措不僅開創了一個大型國際展會線上辦展的先河,也促進了會展業在困難時期的收入。
2.新冠、非典兩次疫情的對比分析
據2003年的《中國會展》雜志記載,非典之后,我們看包括香港地區在內的中國的旅游業和會展業的發展,當年國內旅游人數較上年是有增長的,比上年增長了0.94%,那次年則增長了26.6%。同一時期,香港當地政府的政府年報也有對疫情之后的香港會展業做出總結,會展產業非典過后一年,會展參展面積增加五成,會展合計產值較前一年增長13.7%。從這個方面我們是可以看出的,在疫情封閉期間,我們的人民被壓抑住的心情和對相關事業的需求會得到成倍的釋放,從而對會展的需求和旅游業的需求都會實現爆發性的增長。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借鑒2003年非典行肺炎疫情的影響經驗和教訓,從疫情本身方面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那是更加的嚴重,一個是表現在2020年的疫情,他感染的人數更多,第二個是蔓延的范圍更廣,時間更長,由此可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會展業的未來是可期的。
3.疫情之后中國會展業的預測
(1)疫情期間會展業務能力分析。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疫情對于會展業的影響是逐步顯露的。基于疫情防控條件的需要下,國內的會展業對于春節假期期間各類獎勵旅游等會議活動是按下了暫停鍵。疫情爆發期間,會展企業大多為迎接春節假期各公司的需求和消費的高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和投資,一時間大量的退改停業務的發生和相關配套設施經營活動的徹底停止,讓本來會展業就面臨的成本壓力,再加上提前做好的準備積累的無用,顯露了出來。根據統計數據,在2019年的春節期間,我們全國的會展業實現的產業價值收入大約是174.24億元,大約占當年會展業總收入的12%左右,增長速度也較去年超過了8%(數據來源自中國商務出版社《中國會展產業年度報告》),從這里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本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讓我們國家的會展業產值幾乎為零,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2)對于新冠疫情之后中國會展業預測。疫情期間,掌管運營企業在充分關注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發布的相關地區疫情信息情況下,結合本省以及展會相關省份新增病例的情況,關注本省的調整,以便于能夠及時的做好預判。其實個人的看法更偏向于在疫情期間會有大量的展會會通過網上舉辦的形式展開,雖然無法進行聚集性活動,不過即便是疫情期間,政府公共事務以及商業活動也是不能夠停止的,所以可能大多數企業會選擇在線上進行會展活動。同時筆者認為在疫情影響和推動作用下,我國的會展產業發展可能會完成一次巨大的轉型,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的普及,我國大多數產業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完整對接,而在這一點上,我國的會展業發展一直處在觀望階段,繼續沿用最傳統的線下招標辦展方式,中國會展人和相關協會也在一直尋求會展與網絡的有機結合,我覺得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客觀存在逼迫轉型,傳統的運作模式無法繼續知道進行,疫情之后,互聯網+會展,也就應該會從紙面落實到行為。
(3)互聯網+會展未來發展。我們一直強調會展行業的人員密集性特點,那這就決定了即時我們疫情開始趨于平穩,也不會實現大面積的開放復變,本來中國會展業近幾年一直是如火如荼的進行,一場疫情讓整個行業重新回歸冰天雪地。前幾年,一直在討論,網絡辦展到底是結果還是目的,互聯網的發展到底是給會展業產生促進作用還是會展業最終的發展方向,不談未來的發展變化,至少目前,這算是目前中國會展業最有效的措施。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的興起和發展,網絡辦展條件已經日趨成熟,同時,隨著國內各大中小型會展活動平臺化智慧化的轉型,線上線下雙向融合的會展模式一定會成為未來的大勢所趨。2003年4月16日,商務部宣布,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將于6月15到24日在網上舉行,63年來,作為中國外貿第一促進平臺的廣交會第一次選擇線上辦展,這已經成為了中國會展業下一步舉措的標志和縮影。相比較而言,互聯網對會展產業的加入,是一種傳播與形式上的進步,拋開疫情的影響不談,單純是網絡辦展,已經能大量的拓寬展會的展銷實力和影響范圍,會展業在中國的發展并未達到普遍性的今天,網絡辦展已經能讓會展產業的參與度廣泛到每個人,成本的投入帶來的是效益的增加,互聯網產業融入會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余潔. 旅游服務行業如何應對疫情影響[N]. 西安日報,2020-03-16(008).
[2] 夏杰長,豐曉旭.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與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20,34(03):3-10.
[3] 張效林:疫情下再談會展城市建設[J].中國會展,2020(05):19.
[4] 傾聽行業聲音? 凝聚共識對策——中國會展業抗擊“新冠疫情”對策與發展在線研討會順利召開[J].中國會展,2020(05):26-41+8.
[5] 姜雪峰.實景!抗擊疫情,武漢會展場館變身“方艙醫院”[J].中國會展,2020(05):16.
作者簡介:李陽(1988—),男,漢族,河南洛陽人,講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旅游學院,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