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生鮮物流已成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生鮮物流業發展到今日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需求巨大,前景廣闊。但我國生鮮物流基礎設施薄弱,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即時性難以實現,行業標準缺失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它的發展。本文以順豐冷運為例,圍繞著生鮮食品的產品特性,針對生鮮物流現存的問題,對生鮮物流如何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問題進行研究,嘗試提出合理的建議,優化配送方案。
【關鍵詞】 生鮮物流 順豐冷運 冷庫 成本
1? 序言
生鮮產品指未經烹飪、深加工,只進行必要的簡單處理和保鮮即可出售的初級產品。主要的生鮮產品為果蔬、水產、肉類三大類,從事這三大類商品的運輸、倉儲、批發、零售的物流,叫做生鮮物流。
生鮮市場被視為國內剩余的最后一片藍海,其中的資源和財富無法用數字衡量,雖然其前景一直被業內人士看好,但我國生鮮物流起步晚、發展慢,基礎設施落后,食品保質保鮮難以實現,技術標準缺失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其良性發展的一大短板。
本文借助調查問卷的方式,通過對生鮮物流現狀的分析和研究,尋找其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后續發展的困難點,圍繞發展生鮮物流的機遇與挑戰,嘗試探析出合理的建議,以期為學術研究和相關企業經營提供參考和借鑒。
2? 調查背景
2.1? 生鮮物流行業現狀。我國生鮮物流行業發展到今日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從2004年至今,已有了飛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見表2.1。據統計,我國果蔬流通費用占終端產品市場價格的60%以上,其中被損耗成本占整個流通費用的70%左右,每年有8000萬噸果蔬腐爛,占總產量的20%~40%,浪費總資金達800億人民幣,高居世界榜首。
目前,我國系統化、規模化的生鮮物流體系尚未成型,各個環節缺乏規范化運作,生鮮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供應鏈的銜接不良、發展模式固化等問題成為生鮮物流發展中的“攔路虎”,能否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關乎著企業的存亡。
2.2? 順豐冷運企業簡介。順豐集團于2014年9月25日正式推出“冷運”新品牌,瞄準食品生鮮配送市場。狹義的“順豐冷運”是產品的集合所形成的多類型的恒溫物流服務。而廣義的“順豐冷運”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供應鏈結構,真正實現了細分行業的全物流服務。在整合現有物流、電商、門店等資源基礎上,為生鮮客戶提供冷運倉儲、冷運干線、冷運宅配、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前順豐冷運提供了最優質的冷鏈倉庫存儲、配送線路、定點快送、生鮮食品配送解決方案,同時與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相關企業展開了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按照順豐的規劃,未來3至5年,順豐冷運將成為順豐的支柱之一。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受訪者基本信息。本次問卷調查,一共發放問卷 350 份,回收問卷 342 份,回收率為 97.71%,在回收的 342 份問卷中,有效問卷 335 份,有效率為 97.95%。在使用生鮮物流的性別分布中可以看到,男女比例呈4:6,女性較多。在年齡段分布中可以看到,30 歲及以下的人數占到了71.34%,由此可見,生鮮物流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年輕群體。
受訪者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0—4000元之間、4000—6000元之間、6000—8000元之間、8000元以上的分別占總人數的24.18%、29.25%、20.90%、15.52%和10.15%。可見,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3.2? 生鮮物流的基本使用情況。調查結果表明,順豐優選、京東、天貓喵鮮生三巨頭領跑生鮮行業,成為受訪者最喜愛的生鮮電商,分別有25.08%、20.90%、28.66%的受訪者最常使用該電商。可見順豐的競爭對手強大。
生鮮電商的客戶遍布全國,這給物流運輸和配送帶來了寬廣度的問題。結合在生鮮電商平臺上購買生鮮產品的平均到貨時間以及受訪者能接受的最大到貨時間的分析, 76.42%的受訪者希望在24小時內收到生鮮產品,而只有54.63%的受訪者在24小時內收到生鮮產品,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得知,生鮮物流配送效率不盡人意,及時性難以實現。
生鮮產品儲存難度高,折損率高,57.91%的受訪者對生鮮產品送達時,產品的新鮮度和完整度比較滿意,仍有四成受訪者對此不甚滿意。由于生鮮物流體系不完善導致運輸時間長、貨損嚴重,客戶退貨后無法二次銷售,變相加大了生鮮物流企業成本。
從現今的收費標準來看,生鮮物流的價格還是比較讓人接受的,81.79%的受訪者認為生鮮物流企業的收費標準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當然,也有部分受訪者出于對生鮮物流企業成本和利潤的考慮,認為價格過低,對行業成長不利。生鮮物流企業如果漲價,37.31%的受訪者覺得是因為物流成本太高,28.96%的受訪者認為企業自身不懂得成本控制,小部分受訪者認為電商壓榨物流企業利潤,營改增帶來的稅負壓力也有一定影響。由此可見,生鮮物流企業亟需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提高收益率。
3.3? 對生鮮物流業的關注和期待。36.12%的受訪者關注送達時商品的質量,34%的受訪者關注末端配送速度,物流信息跟蹤和服務態度也有待加強。現有物流系統中末端配送非標準化使配送效率與質量大打折扣,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對優化生鮮物流配送方案大有幫助。
有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我國生鮮物流企業發展瓶頸在于冷藏、運輸設備的落后和不完善。也有部分受訪者認為在于物流信息不暢通、市場拓展緩慢,偏遠城鎮無法及時送達等問題制約了企業發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生鮮物流企業需要提升保險理賠服務、貨物運輸服務,生鮮產品易腐易爛的特性,客戶退貨后無法二次銷售,退貨難問題困擾著消費者。由此可見,生鮮物流企業在加強硬件設施的同時,提升管理模式等軟實力至關重要,生鮮物流對應的供應鏈、物流鏈、信息鏈的升級進階勢在必行。
4? 生鮮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4.1? 生鮮產品的特性。生鮮產品難儲藏、損耗大的特性,跨區域、跨季節儲藏運輸,消費者的分散性加大了物流配送的廣度與寬度,這些對生鮮物流企業帶來較高的要求和挑戰。我國生鮮產品采摘或出廠后,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在25%~40%,這也正是我國果蔬、生鮮、乳制品、藥品、化學試劑等易腐產品購銷價差較大、可售期短、鮮品差別定價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順豐冷運采取了良好的食品保存方式,但是無論保存的條件有多好,有些果蔬還是很容易就會變質,由此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損失接近20%。
4.2? 生鮮物流基礎設施落后。我國目前的生鮮物流設施和裝備不足,硬件設施建設欠賬太多,多種冷藏設施通常是由其他建筑用途改建而成,冷藏功能單一,且庫齡較長,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當生產淡季和原料資源不足時,冷庫往往處于閑置耗能狀態,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雖然順豐冷運有能力建自己的冷庫,但是冷運宅配支持的城市只有54個,數量仍然太小,冷庫的需求量巨大,遠不及想象的那樣容易被滿足。順豐冷運雖然號稱覆蓋范圍最廣的冷鏈宅配服務商,但相對于中國如此廣大的市場來說,這個范圍顯然不足以支撐后端龐大的成本投入。
4.3?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國物流成本一般為總成本的30%~40%,生鮮產品則占60%左右,甚至更多,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1]。設備問題導致貨損嚴重、品質降低,退換貨導致生鮮產品無法二次銷售,物流信息網絡不健全、電子化技術沒有普及導致生鮮物流信息溝通、收集、傳遞不暢,諸如此類原因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生鮮物流的成本。
順豐冷運為了滿足客戶多批次、小批量的物流需求提出“冷鏈干線”的概念,在某條干線上已有足夠的訂單銷量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即時的儲備配送來分攤這次配送所產生的成本。順豐冷運即時性實現的執行壓力過大,配送成本過高,數據顯示,冷鏈配送的成本占客戶單價的30%至40%,再加上倉儲成本,總成本大大增加。 如何在滿足及時性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值得深思。
4.4? 尚未形成完整的生鮮物流體系。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生鮮物流體系,生鮮行業的整體發展規劃欠缺影響了生鮮產品的資源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缺乏配套協調。如在冷庫建設中就存在著重視城市經營性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等問題。這些失衡使得我國生鮮物流行業還未形成獨立完善的運作體系。
順豐冷運花重金建設的10座B2C冷庫群,卻仍然難以覆蓋更廣泛的城市范圍,冷鏈流通率太低,需要順豐繼續加大投入。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使順豐面臨著巨大的盈利壓力,高投入是否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率,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5? 生鮮物流企業的發展與建議
5.1? 合理規劃運輸路線。由于客戶坐落地點不同,配送時間、數量不同,若配送中心不進行運輸路線的合理規劃,往往會出現迂回、重復運輸等現象,加大成本。因此,采取科學的方法對配送路線進行合理的規劃調整,尋求最經濟的運行線路是一項重要工作。
貨物配送中應重點考慮車輛的利用率,盡最大努力減少重復路線的配送,最大限度降低車輛空載率、減少繞路,從而節約配送的成本,減少運力浪費,運輸效率達到最高,提高盈利率。
5.2? 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生鮮物流企業應建立一個有效的末端配送機制。在控制成本上,干線生鮮與城市生鮮配送組合,生鮮產區物流網絡和消費區物流網絡無縫對接,采取“小區自提模式”減輕生鮮物流擴張的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值。推動發展多模式、組合式生鮮物流體系,既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確保生鮮產品的質量安全,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縮短用戶收貨時間,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順豐定位的社區體驗店“嘿客”,目前全國門店已經接近2000家,覆蓋至一至四線城市,年內有望拓展到3000家,承擔著順豐沖刺“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嘿客體驗店應該更多地引入增值服務,如生活服務類的繳費項目、交通票務等,這樣才能在社區中擁有較高的用戶黏性,真正跑完 “最后一公里”。
5.3? 盡快出臺相關管理規范與技術標準。專業的生鮮物流是有相當嚴格的標準的,必須配備專用車輛,根據不同貨品來調節溫度,遠程監控記錄溫度。而目前我國的生鮮體系掌握的生鮮技術在很多食品種類上還不能完全應用,相對于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我國應積極推動生鮮物流體系建設,加快出臺生鮮行業的專項標準,加大監管力度,落實政府推動、扶持政策,以促進我國生鮮物流企業健康發展,提升生鮮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
5.4? 鼓勵創新型管理模式,加強信息化建設。生鮮產品分布區域化、品類復雜化、需求個性化,需要建立區域性各類生鮮產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上下游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打造物流監控和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信息基礎。
生鮮物流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提升整體水平,應充分利用條碼、RFID(無線射頻識別)、GNSS(全球定位系統)、傳感器、移動物流信息等技術,及時了解生鮮食品的生產、加工、儲藏信息,掌握供應鏈中冷凍冷藏產品的數量及位置,建立健全生鮮物流作業的信息收集、處理、發布系統,確保生鮮物流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安全,引進、推廣創新型管理模式,細分各產品的邊際利潤,有取舍地實現產品多元化經營。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生鮮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6? 結語
生鮮物流業的發展旨在降低物流成本,減少產品損耗,提高物流效率,這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源泉,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生鮮物流業的健康發展,還將使生產者、消費者、終端銷售商都得到更多的價值提升,也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我國生鮮物流雖然處于一個相對起步的狀態,存在諸多問題,但生鮮物流企業充分借助國家相應的政策,通過多模式生鮮物流體系,配以全程生鮮技術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在提高生鮮產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中國生鮮物流行業將呈現快速積極的發展勢頭。
【注 釋】
[1] 中國農經信息網,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58425
【參考文獻】
[1] 王成林,鄭穎.美國物流參觀考察的思考[J].物流技術, 2013(6):94-96
[2] 柯尊堯.電子商務下物流管理的探究[J].商情,2012(30):38-38
[3] 淺析順豐冷運.[EB/OL].[2015-04-07].http://jjxj.org/jingjixue/show-4321.html
[4] 郝仲晴.電商整合物流、電商和門店后順豐“冷運”會遇冷嗎. [EB/OL].[2014-10-18].http://blog.tianya.cn/post-5144383-68295082-1.shtml
[5] 黃慧芬.生鮮電商的物流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赤子:上中旬, 2015(22)
[6] 遲晶.順豐速運公司生鮮物流陸運集散中心優化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3.
[7] 胡天石.冷鏈物流發展問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4):12-17
作者簡介:湯群(1996—),女,漢族,籍貫:浙江杭州,學歷:研究生在讀,單位: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