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未莉
摘? 要:腦卒中,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的多發疾病,以腦血管意外的形式出現,這種疾病不僅發病率高,而且,一旦發病由于錯過治療最佳時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殘疾,更嚴重者會造成死亡,這對于患病的患者來說,無疑是心理上的打擊,不利于病癥的康復。我國中醫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腦卒中問題,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腑臟和經絡構成,其中腑臟是中心,而經絡的作用是將各個腑臟連接起來,使腑臟能夠正常運行,而腦卒中疾病的產生不僅僅包括人的大腦,還涉及到身體的其他腑臟,因此,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治療護理方案,該文主要從這一點出發,研究其具體進展情況。
關鍵詞:腦卒中? 中醫護理? 研究進展
1? 腦卒中的臨床現狀
腦卒中在現代醫學領域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它是由于腦血管發生病變致使腦功能發生障礙,且持續的時間在24h以上。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腦卒中即腦血管意外,由于腦部血管在某個時間發生破裂或堵塞,無法向腦部的其他部位供應血液,進而產生腦供血不足或腦組織損傷等癥狀。在當今社會,由于腦卒中疾病在治療過程中致殘率、死亡率及治愈復發率高于其他病癥,已經被我國臨床醫學列入人類健康殺手的隊伍中。通過對腦卒中患者的調查,前幾年該病癥僅在中老年人群中流竄,但在近幾年調查數據中發展,腦卒中病癥逐步年輕化,部分患者處于青年階段,由于患病,導致身體機能下降,思想意識及語言能能力出現缺失,這對于社會或家庭來說是極大的傷害,為親人帶來了精神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負擔。
2? 中醫護理進展
2.1 一般護理
腦卒中患者在康復的過程中,需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不同病癥的患者,對于康復環境的要求也就不同,具體包括:(1)陽虛、寒癥的患者,盡量升高室內溫度,同時降低濕度;(2)陽亢、熱癥的患者,與陽虛、寒癥的患者相反,要降低病房溫度并增加濕度;(3)陽閉證者,一方面要用冰袋冷敷,另一方面根據醫生的指示,采用針灸的方式針灸患者的人中和豐隆兩個穴位;(4)脫證者,為了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找到以關元、氣海為主的穴位進行施針。在護理期間,患者的病癥隨時可能發生突發的狀況,這時,需要及時穩定患者情緒,減少患者的移動,保持患者的臥床狀態,長時間臥床會增加壓瘡和墜積性肺炎發生的概率,因此,要定時幫助患者調整臥姿。當患者發生嘔吐癥狀時,為避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患者呼吸困難,將頭部向一側傾斜;患者患病后情緒極不穩定,當出現煩躁現象時,應當將病床間的床擋拉開,一方面穩定患者情緒,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刺激,另一方面是避免影響到其他患者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應當保持患者的日常衛生,注重易滋生細菌部位的清潔和護理。及時觀察患者情況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及時掌握患者常規檢查結果,觀測肢體活動情況等,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報告主治醫師,由主治醫師組織會診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2.2 情志護理
關于這方面的內容,之前有文記載,指出人體共存在著五臟可化五氣的現象,從而憂恐思悲,同時生喜,而且人的五志可有效地化五臟,然則五志假如過大則又對五臟有一定的損傷。這一論述可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清晰地查到。當出現情緒方面的波動時,人體的腑臟相關功能也將會受到影響而改變,也就是說,如果能有比較好的精神和情緒,則人的身體以及心理等兩個方面都會處于更加理想的狀態之中。對于腦卒中的病人來說,因為他們的自理能力比較差,所以往往會存在著消極的精神狀態,這些病人常會帶著抑郁甚至是自卑的心情,所以,負責護理的工作人員需要積極地利用他們的言談舉止,而且針對具體的狀態及需要,對他們進行關心和幫助,從心理上給予引導和支持,使該類病人能夠在日常生活及治療中變得更加樂觀。而且,有必要和病人親屬構建起緊密的溝通,以促進護理效果的提升;和病人的親屬相互合作,由后者積極地和病人進行日常的談話,從而最大限度地給予病人精神上的鼓勵,使他們對于醫護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有充分的信任感,這樣在后續的中醫治療過程中能有更好的配合,促進護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取得良好的療效。
2.3 飲食護理
眾所周知,我國民眾想來注重飲食及其功效。在我國的傳統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里也對此有記載,認為治病調養過程中的大部分需要依賴于果菜及谷肉等食物,主要通過“食養盡之”來實現。實際上,如果從中醫的視角來審視,可知只有采用科學的飲食方法來進行患者的身體調養,才能夠對疾病進行合理的治療并取得最終的身體平衡恢復。在治療該類病人時,尤其需要注重他們的飲食采取比較清淡的配方,盡量避免攝入刺激性或是油膩之物,而且嚴格地遠離煙酒等物,飲食應該有節制且有規律。所以,在其食譜中應該多加入粗纖維的食物,而且側重于黑色食品以及降低糖的攝入,由此使患者的動脈硬化現象得到緩解,有效地避免出現病癥。嚴格地遵照辯證護理的相關基本原則,針對病人的具體狀態來進行飲食配方的合理設置。如果是恢復期的病人,則應盡量多攝入甲魚、桂圓、核桃、蜂蜜、蓮子以及木耳等,如有必要,應該提高蛋類及豬瘦肉的攝入量,然而需要盡量避免羊肉以及牛肉的攝入等除外,起到良好的健脾胃以及滋陰清熱作用。如果是痰濁類型的病人,則盡可能地安排比較素的餐食,包括蘿卜、芹菜以及冬瓜等食物。如果為淤血阻絡類型的病人,則應該合理地搭配菜湯、果汁以及大小米湯等。若為風痰上擾類型的病人,則在日常食物的搭配上可側重于痰濕的化解以及內容的有效清除,所以應該增加豆漿及綠豆等物。此外,如果是存在飲食困難或者是處于昏迷狀態的病人,則日常需要采取鼻飼的方式,所以需要注重營養的均衡,食物配方也要注重易消化、無刺激、低鹽以及高熱量等方面。
2.4 針灸護理
針灸被認為是十分重要的中醫治療方法,所以一直備受重視且得到廣泛的應用。該方法可以有效地針對各類老年病、慢性病以及急性病等,它通常涵蓋了灸法以及刺法等兩個大類。在進行針灸治療的護理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三因制宜、溫寒清熱以及注重瀉實補虛等。也就是說,需要通過清法來進行熱證的有效條例,將人體中存在的邪氣有效地去除掉,增強正氣,在進行寒癥的調理時要采用溫法,而且需要充分地考慮病人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病發階段,來選擇合理的藥物配方。對于該類病人的針灸治療而言,需要充分地考慮他們的具體發病階段來選擇合理的針灸穴位。如果為后遺癥的階段,則主要針對下述穴位來進行:涌泉、血海、委中、曲池、極泉、人中以及內關等。如果為恢復的階段,則穴位應為少海、青靈、極泉、人中以及內關等;如果為急性期的階段,則應為太沖、太溪、委中、環跳、外關、曲池、合谷以及人中等;此外,還可根據部位的具體分型來進行穴位的確定。對于患者的中腑臟而言,則可針灸其百會、水溝以及內等;對于中經絡而言,則應為委中、尺澤、極泉和內關等。當開展該類患者的針灸治療時,應該充分地考慮他們的具體狀態,借助于針灸來進行腧穴的有效刺激,這樣將會取得活血行氣及經絡疏通的良好療效。在實施該法時,主要采用了艾草,此外,還可輔以燈心草,一般情況下,針灸方法主要會用溫針、艾條以及艾柱等來實施,由此起到活血行經以及逐寒去濕的功效,此外,對于患者的保健和其他疾病的預方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進行處于各個發病階段的腦卒中患者的針灸治療而言,灸法以及針刺法的效果都是非常理想的。
參考文獻
[1] 羅天秀.腦卒中患者應用中醫護理的意義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93.
[2] 唐連婷.腦卒中中醫護理研究進展[J].天津護理,2014(6):554-555.
[3] 楊梅.腦卒中患者中醫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