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精誠合作,眾志成城,共同抗疫,這場全民參與的疫情終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的勝利。目前,一些學校紛紛復學復課,疫情防控已成常態化,在這個后疫情防控時期,作為大學思想政治輔導員,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大學生的家國意識,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使青年學生錘煉過硬本領,做有理想,有擔當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 疫情防控常態化 生命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勝年、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人們的節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迅速作出應對重大疫情的決策和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精誠合作,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物資運輸人員,這些平凡的勞動者,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堅守在這場“看不見的戰役的一線”。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且強調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民動員,同舟共濟,筑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在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中,許多老師、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的使命,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和維護校園平安貢獻力量。最終這場全民參與的抗疫終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的勝利,一些學校紛紛復學復課復學,目前,疫情防控已成常態化的狀態,在這個后疫情防控時期,作為大學思想政治輔導員,肩負著重要使命,要不斷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守護好學生的生命健康,強化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民族精神,繼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疫情防控,彰顯我國制度優勢。疫情面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兒女形成了強大的合力,用10天的時間建成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野戰醫院,充分體現了中國速度,也再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就是堅持的那個的集中統一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抗疫期間,從中央到地方齊心協力;黨員干部、普通群眾攜手同行。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宣傳教育活動,我們要引領學生更加堅定的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愛國奉獻,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五觀,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作為新疆高校輔導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落實新疆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守好疆土,繼續維護好意識形態領域這個主陣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和三股勢力作斗爭。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感黨恩、跟黨走,始終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自覺踐行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擊疫情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的戰斗。我們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如學校網站、今日校園、微信、騰訊會議等多種媒介,讓學生充分了解,在疫情面前,全國中華兒女上下一心、構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才得以使我國疫情防控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要教育青年學生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促進學生成長,助力學生進步,鍛造意志品格,培育新時代“四有青年”。我們要從疫情中淬取“教材”,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掌握科學知識,錘煉過硬本領,做有理想,有擔當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積極宣傳科學防護
每一個學生只是一個班級的一員,但他們卻是每個家庭的全部,學生的生命健康,關乎著很多人的幸福和平安,青年強則中國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作為輔導員,首先要做好疫情知識的傳播工作,為更好的傳播疫情知識,作為輔導員應提醒學生要嚴格遵守和執行黨、政府、學校的防疫相關要求,積極聯系黨、團、學生干部,利用微信公眾號、今日校園、釘釘等網絡媒介,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防疫相關知識,重視防疫工作,做好個人防護,不隨意外出(盡量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通風、不聚會、正確對待疫情,引導學生學會自律。身體如有發熱、發燒、咳嗽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并向學院報備。同時,積極鼓勵做正能量的傳播者,鼓勵鼓勵學生,讓學生時刻有危機意識,抗擊疫情不能前功盡棄,讓學生意識到做好防護工作,疫情并不可怕。其次,要做好疫情防控的指導工作,學生體溫檢測,日常消殺等工作,切實做好疫情期間學生思想教育,引導學生保持樂觀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輔導員也可推出個性化服務,利用釘釘,今日校園等互聯網工具組織線上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給予學生關心和支持。最后,輔導員也可充分調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性,發揮班委、團委的團隊力量來輔助做好防疫及疫情期間相關工作,以黨員團學干部學生的榜樣力量,引導學生做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四、做好輿情管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互聯網上大量的負面消息和謠言,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傳播,作為輔導員要及時提醒新時代的大學生們,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分辨能力,引導大學生養成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對造謠和傳謠的人要敢于挺身而出進行制止,并舉報,做謠言的終結者。開學前學生居家抗疫,開學復課后,學生要面臨和以往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不乏有些學生因不適應,在網絡平臺上發表不當的言論,這會對周圍的同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引發集體性恐慌。因此,作為輔導員要注重輿情管控,發揮新疆財經大學五育宿舍體制機制在宿管管理中的治理優勢,引導學生養成自律、自愛、自強的意識,引導學生們要以大局為重,安全平穩的度過疫情。
五、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對于疫情以來復學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正經歷著疫情的洗禮,作為輔導員,要主動關心了解學生近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可開通疫情心理支持熱線和線上輔導,做好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也可邀請心理教育專家開展心理輔導講座,宣傳疫情心理自助與疏導的知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疫情、做好個人防護、消除恐懼心理、幫助學生培養抗擊疫情的良好心理狀態,陪伴學生順利度過這一艱難時期。一切事物的發展都必將走向滅亡,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收尾階段,作為輔導員,不能對工作掉以輕心、懈怠厭倦,而應該繼續做好疫情后的善后工作。疫情會對人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傷害,而心理的治愈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所以,輔導員在后續工作中應繼續安撫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有序的生活。因此,作為抗擊疫情一線的輔導員,要在調節好自身心理狀態的同時,團結學生中的黨員、學生干部,通過黨團組織進公寓,三進兩聯一交友等活動,加強走訪學生宿舍的頻次,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教育和疏導,穩定學生情緒,緩解疫情帶給學生的困惑。
六、積極開展就業管理工作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大多數人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對于即將畢業走向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來說,卻遭遇了一場“最難”畢業季。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建設的新生力量。據有關調查,截止4月下旬,還有近七成的畢業生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難度前所未有。面對疫情形勢下的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輔導員應對畢業生實施就業分類指導,提供精準化服務,建立就業分類指導數據庫,加強分析,對畢業生就業意向進行細化分類。輔導員要積極開展線上就業指導服務,幫助畢業生轉變就業導向,樹立畢業生的就業信心,全力消除和緩解畢業生疫情下的畏懼與焦慮心態。輔導員要做好畢業生線上就業指導,根據畢業生求職意愿和用人單位需求做好線上招聘信息的匯總發布,開展就業專題培訓,優化網上就業服務,做好就業指導,使畢業生掌握線上應聘技巧,解決畢業生在“云招聘”過程中的難題,提升云就業能力。輔導員要助力畢業生畢業服務,引導畢業生合理安排論文答辯和就業求職的時間,順利完成學業,進而安心就業。輔導員積極做好幫扶工作,幫助學生做好就業準備工作,因為疫情期間,有些學生家庭可能面臨經濟困難,作為輔導員要深入學生,主動關心關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和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做好關懷和疏導,熱情做好關心幫扶,切實破解疫情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困境。此外,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細致工作,對于學生的學業、等級考試、補考、創業,就業等學生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回應,及時回復畢業學生的各種消息和訴求,引導畢業生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幫助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鼓勵廣大青年學子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時,高校輔導員亦可以組織開展線上創業輔導,創業訓練,云端創業大賽等創新創業指導服務,為畢業生提供創業支持,不斷提升就業管理服務水平。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要堅守好工作崗位、履行好職責,以高度的責任心,科學的工作方法,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實做好學生線上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始終不能松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結束終有時,但是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沒有終點,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以應對未來的危機事件,因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是每個輔導員的生命線。
【參考文獻】
[1] 董雅致.高校輔導員[J].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2):39-42.
[2] 李艷萍.青年生活[J].高校輔導員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角色扮演,2020,(8):39-42.
[3] 陳曉東.品味.經典[J].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點,2020.
[4] 呂明旭.許文君.濟南職業學院學報[J].高校疫情危機中的輔導員角色,2014 ,(4):69-71.
作者簡介:王佳(1991.0822),女,漢族,河南人,研究生,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