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市政道路工程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為此近年隨著經濟迅猛發展,市政道路工程數量也顯著增加,在全國各個地區都已經布滿了市政道路工程。但是由于我國國土廣袤,不同地區的地質狀況明顯不同,為此軟土地基普遍存在,而這正是影響道路工程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文將對軟土路基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為實際軟土地基的處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市政道路工程 軟土地基 施工技術
1.軟土地基施工存在的問題
1.1強度不足
市政道路路基強度達標是保證其承載力的關鍵,而軟土地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強度不足,為路基加固工作帶來了較大難度,穩定性及安全性想要達到設計要求都較難。
1.2邊坡穩定性差
軟土地基在進行加固處理之后,含水量就會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包括邊坡路基也進行了加固處理,保證邊坡達到了穩定性要求。但是在遇到強降水之后,邊坡會直接受到影響,顆粒重新松散,導致邊坡穩定性變差。
1.3不均勻沉降
經過實際市政道路工程發現,經過處理的軟土地基在使用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均勻沉降,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點:首先,軟土地基處理之后其強度就未達到設計要求;其次,加固處理中,為了保證地基強度,往往都是將硬土與軟土進行共同處理,在填埋土的過程中卻無法保證硬土的均勻壓實填埋,為此導致硬土分布不均勻,硬土少的部位就容易發生沉降。當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發生了不均勻沉降,則意味著路基質量及安全性就收到了嚴重威脅,在荷載作用下就會失去基本保障,對行車行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
2.1表層排水法
軟土地基存在強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地基中的含水率較高,進行表層排水就是直接排出路基中的水分,從而使得地基中的含水率不對軟土結構的強度及顆粒間的緊湊程度造成負面危害,表層排水法施工時就是在地基表面的兩側設置排水溝,并且使用粗粒材料在相應的位置填實,保證排水溝能夠有序排出地下水與地表水。排水溝的填充材料一定要保證透水性、過濾性較強。但是表層排水法的適用范圍是比較有限的,當軟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后,排水溝就不再發揮作用。或者當道路工程中某段的地質狀況較好時,也基本上不用適用排水溝,但若是不設置,就會影響其他段水分的排出,為此必須全程設置排水溝,可能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另外,排水溝的工作效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包括地形特點、地質狀況,施工人員既要充分利用自然優勢,高效排出水分,同時也要注意規避自然因素的影響,保證排水的通暢。
在使用表層排水法時,設計人員在出具設計圖紙之前,需要進行現場觀測,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尺寸、位置適合的排水溝,施工人員也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一般排水溝的挖掘方向與道路的縱向施工方向是相同的,排水溝的數量可以不止一條,為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排水溝之間的距離,以提高排水溝的利用率為原則。若是必要,還可以借助管道排水,此時管道的質量及防銹處理需要嚴格控制。
2.2敷墊材料法
軟土地基在加固處理之前普遍會發生沉降問題,若是沉降范圍不大,地表平整度無法滿足施工要求時,就需要使用其他材料進行敷墊,以此提高路基的緊密性,避免路基的位移與沉降。敷墊材料法在軟土地基施工中較為常用,該施工技術的流程如下:首先,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減緩地基的沉降速度,之后使用敷墊材料對路基加以填充,使得填充之后的路面與原路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敷墊材料,保證使用的材料與原有地基的強度相同,從而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整體性,避免路基不均勻沉降。
2.3強夯法
強夯法就是在軟土地基上施加外在強大的荷載,以此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一般需要結合實際項目特點,選擇不同重量的夯錘,使夯錘作自由落體,從而使夯錘頭部作用于軟土地基。在強夯法施工中最為關鍵的是要控制夯錘的重量、下落高度及自由落體次數。強夯法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外界荷載,使得軟土地基中原有顆粒之間分散而存在的可壓縮潛力得到發揮,軟土地基中的顆粒間隙得到壓縮,逐漸緊湊,降低孔隙率,提高了軟土地基強度。另外作用點集中還會使得路基形成小孔隙,水分趁勢流出。強夯法一般適用于粉土、黃土或者雜填土等軟土地基施工中。
2.4墊層法
墊層法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能夠有效降低不均勻沉降的幾率,但是該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包括墊層的厚度、材質,必要時還需要使用其他材料換填,工程量相對較大,為此墊層法一般應用于淤泥土等地質狀況非常差的情況。墊層法一般分為三種:碎石墊層法、換土墊層法及加筋墊層法。在實際施工中,要結合質量要求及經濟性因素,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但是無論采取哪種施工方法,都需要保證墊層厚度達到一定標準。例如使用換土墊層法時,墊層一般設置0.5~3m的標高。而若是采取加筋墊層法則需要配合施工土木格柵,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在土木格柵的抗拉強度、伸長率、耐磨性等都需要滿足要求,一般抗拉強度必須要達到30 kN,伸長率控制在4%~5%。墊層法對軟土地基的壓縮性有一定要求,若是地基雖為與泥土,但是壓縮模量小于2.5MPa,則應用墊層法無法有效改善軟土地基的性質。
總而言之,不同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所適用的條件都是不同的,施工中要結合項目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 丁昌寶.淺論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7,7(8):236-237.
[2] 林海峰.市政道路工程中軟土路基的施工技術探析[J].江西建材,2016,36(18):152-153.
[3] 徐光明.軟土路基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6,38(7):63.
作者簡介:龔穎男、男、1984年1月13日、北京市密云區、本科、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