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2018年爆發的中美貿易戰是美國限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從而維持其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領域的主導地位的主要手段。雖然兩國進行了多次磋商談判,但美國政府背信棄義,多次違背磋商共識,繼續推行單邊貿易政策。文章通過不同情景設置并采用GTAP模型對中美貿易戰的發生過程進行了相關模擬,研究結論如下:首先,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會對兩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條件及福利水平造成負面沖擊,引發經濟增速的下降。其次,從長遠來看,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實際上并不利于兩國國內實際產業的發展優化。最后,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并不利于兩國貿易平衡的穩定發展,長期將會導致貿易逆差的進一步提升或者貿易順差的大幅縮減。
【關鍵詞】 福利水平 經濟增長 進出口 GTAP模型
一、引言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逐漸向資本密集型轉換,在全球制造業領域的引領能力顯著提升。美國為了維持其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領域的主導地位,限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采取多種手段來挑起爭端,其中2018年爆發的貿易戰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4月4日,特朗普宣傳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涉及信息通訊等在內的1300多種產品加征25%關稅,累計稅額達500億美元;其中約340億美元的商品將于7月6日開設執行新的關稅標準,中美貿易摩擦至此開始爆發。隨后,美國針對中國加征關稅的商品種類涉及范圍越來越廣,金額不斷擴大,單方面制裁力度不斷提升。2019年5月,美國擬對中國出口涉及3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商品種類、關稅總額均達到歷史新高。中國與美國作為全球的兩大經濟體,貿易戰必然會對兩國甚至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中國本著解決問題的友好態度多次與美國進行貿易磋商,并多次達成和解共識。但美國政府背信棄義,多次違背磋商共識,繼續推行單邊貿易政策,對全球貿易秩序視而不見。
現有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研究基本體現在產生的背景、原因及應對策略上,如時海娜(2019)指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擴大、遏制中國復興等因素是貿易摩擦產生的主要原因;張華新(2019)則認為建立有利于美國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模式,強化美國主導的國際分工格局是中美貿易戰爆發的深層根源,指出中國應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在國際競爭和分工中爭取更有利的地位。艷紅(2019)則指出我國應當加快科技創新、完善知識產權制度來解決中美貿易摩擦。還有學者針對中美貿易商品的結構進行了考察,如周俊(2019)利用RCA指數、出口相似度指數、貿易互補指數對兩國貿易品的比較優勢、競爭性和互補性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還有部分學者考察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如史長寬(2019)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從沖擊對外貿易結構、減少企業利潤與投資等多個層面抑制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又能從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勝劣汰、降低對美貿易依存度等多個層面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王霞(2019)則認為美國發動貿易摩擦對其實現“重塑經濟獨立”的目標沒有實質性意義,一定程度上牽制了中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的步伐。整體來看,現有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研究基本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相對較少。本文則通過采用GTAP模型, 對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實施的關稅效應進行動態模擬,將加征關稅所產生的影響定量化,從而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解決找尋突破口。
二、GTAP模擬方案
(一)數據處理
本文采用GTAP模型包含的9.0數據庫,該數據庫涉及到140個國家和57個產業部門。根據研究的需求,本文將140個國家劃分成3個區域,分別為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將57個產業部門分為10大類,分別為農林牧漁、紡織服裝、金屬制品、交通運輸、其他服務業等(具體詳見表1)。
(二)情景設置
本文共設置2種模擬方案,方案1是美國單方面對中國加征關稅,加征關稅的比率分別設定為5%、10%、20%。方案2是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加征關稅的比率同樣分別設定為5%、10%、20%。模擬方案見表2。一方面,中美貿易戰過程中所涉獵的產品類別較為多樣,覆蓋面廣,如果選擇對不同類別產品進行關稅設定過于繁瑣,操作性差,因此本文所設定的關稅水平對產品所屬行業不加區分;另一方面,雖然現實中兩國針對不同商品種類加征關稅水平不同,但嚴格區分則極難實現,因此在方案2下的3種情景加征關稅比例均設定為一致。
三、模擬結果分析
(一)對各地區GDP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一方面,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會降低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且隨著加征關稅稅率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負面沖擊越大。具體來看,在美國分別加征5%、10%、20%的關稅情景下,美國經濟增速分別下降0.18%、0.25%、0.32%;而世界其他地區GDP增速則分別減少0.45%、0.53%、1.1%。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反而能夠促進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三種情景下,中國經濟增速分別上升了0.16%、0.38%、0.49%。
在中美兩國開展貿易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速較美國單方面開展貿易戰背景下有所下降,GDP增速分別減少了0.09%、0.29%、0.35%;而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GDP增速持續下滑,三種情景下,美國經濟增速分別下降了0.27%、0.35%、0.44%,世界其他地區GDP增速則分別減少0.85%、0.93%、1.97%。
可以看出,在美國單方面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情景下對美國經濟增速是有負面影響的,而在中國加入貿易戰的情況下,兩國經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二)對中美兩國不同部門產出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當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后,中國的公共設施建設、機械加工制造及其他服務業三個產業部門產出是增加的,且均在情景3下達到最大化,分別為1.59%、0.68%、0.34%。而剩余部門產出則均出現下滑狀態,其中紡織服裝及采掘業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在情景3下分別達到-3.41%、-2.4%。當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以后,所有部門產出變化狀態基本同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所帶來的影響,但所有數值均向負向進行波動。
對美國來說,當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后,美國的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其他制成品及服務業部門產出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紡織服裝行業產出下降幅度最為明顯,3種情景下分別達到-1.77%(5%)、-2.27%(10%)、-4.56%(20%)。而剩余部門產出則均呈現上升狀態,其中公共設施部門產出增加更為明顯,3種情景下分別達到0.43%(5%)、0.6%(10%)、1.3%(20%)。當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以后,基本所有部門產出變化狀態基本同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所帶來的影響,且所有數值均向負向進行波動。
整體來看,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雖然會推動部分產業產出的增加,但大多數部門還是會受到負面沖擊,因此貿易戰并不利于兩國產業部門的協調發展。
(三)對各地區進出口的影響
從進口的模擬結果來看,中國和美國在兩種模擬方案下進口均呈現了同步的變化,即進口總值隨著關稅比率的提升而不斷上升。其中美國單方加征20%關稅的情況下,會促進中國、美國進口總值分別增加1.08%、2.46%,而在兩國互相加征20%關稅的情況下,中國、美國進口總值分別提升至3.58%、3.72%。同等條件下,世界其他地區進口變化則大幅縮減,其中在美國單方加征關稅的情況下,世界其他地區進口總值分別下降0.43%、0.66%、1.44%;而在中美互相加征關稅的情況下,世界其他地區進口總值下降幅度提升至0.59%、0.99%、1.76%。
從出口的模擬結果來看,一方面美國加征關稅會抑制中國出口總值的增長,促進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總值的上升。其中中國出口總值分別下降了0.43%、0.65%、0.74%,美國出口總值分別上升了0.65%、1.05%、2.19%,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總值則分別增加了0.11%、0.15%、0.27%。另一方面在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的情況下,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總值會呈現上升的狀態,而美國的出口總值則會下降,具體來看,中國出口總值分別山上升了0.12%、0.29%、1.08%,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總值則分別增加了0.2%、0.3%、0.46%,美國出口總值分別下降了0.15%、0.27%、0.84%。
整體來看,中美兩國開展貿易戰會進一步加劇美國貿易逆差的狀態,并不利于貿易平衡的長遠發展。同時會打破中國現有的貿易結構,導致貿易順差規模不斷下降。但對于世界其他地區而言,中美貿易戰會提升其貿易順差的規模,長期來看比較有利。
(四)對各地區貿易條件及福利水平的影響
從貿易條件的模擬結果來看,在兩種模擬方案下,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條件均呈現出了不斷惡化的狀態,其中美國沖擊最為嚴重,在方案一下貿易條件分別減少了0.46%、0.68%、1.25%,方案二下貿易條件下降幅度分別增加至1.02%、1.31%、2.06%,顯著超過其他國家。中國在美國單方加征關稅的情況下,貿易條件分別下降了0.34%、0.75%、1.05%,而在兩國互相加征關稅的情況下,貿易條件下降幅度分別提升至0.65%、0.94%、1.53%。世界其他地區貿易條件的變化狀態基本類似,在方案二下影響更為明顯,貿易條件分別下降了0.2%、0.4%、0.8%。
從福利水平的模擬結果來看,在兩種模擬方案下,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福利水平變化均呈現出了不斷下滑的態勢,其中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更為顯著,在方案一下福利水平分別減少了137億美元、238億美元、486億美元,方案二下貿易條件縮減幅度分別上升至230億美元、390億美元、858億美元,遠超過其他國家。中國在美國單方加征關稅的情況下,福利水平分別下降了28億美元、37.4億美元、113億美元,而在兩國互相加征關稅的情況下,福利水平下降幅度分別提升至52億美元、72.2億美元、203億美元。美國福利水平的變化狀態基本類似,在方案二下影響更為明顯,貿易條件分別下降了130億美元、190億美元、467億美元。
整體來看,中美兩國開展貿易戰均會對兩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條件及福利水平造成負面沖擊。
四、主要結論及啟示
(一)主要結論
文章通過不同情景設置并采用GTAP模型對中美貿易戰的發生過程進行了相關模擬,研究結論如下:首先,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效應相對較小,而對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負面影響則相對較大。其次,從長遠來看,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實際上并不利于兩國國內實際產業的發展優化。第三,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并不利于兩國貿易平衡的穩定發展,長期將會導致貿易逆差的進一步提升或者貿易順差的大幅縮減。最后,中美兩國開展貿易戰均會對兩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條件及福利水平造成負面沖擊。
(二)啟示
1.加強合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在幾十年的快速、穩步發展中,實力不斷的在壯大,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各國、在世界的地位不斷的提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不斷體現出來。各個國家對中國目前的發展要給予肯定。中美貿易戰的加劇不僅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對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條件和福利水平造成負面沖擊。中美兩國要相互合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美兩國發展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是對世界其他地區發展的措施。
2.實施對外貿易市場多元化
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通過不斷加強與美國等主要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雖然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效應相對較小,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中國在對外貿易的發展過程中,對美國經濟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就目前來看美國一旦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影響。所以在中國在對外貿易的發展中,要盡量減少對于美國的依賴,尋求多向的穩固的經濟關系,發展多元化的對外貿易市場,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和周邊國家互相合作、共同發展。
3.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注重人才培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在世界矚目,改革開放的成果有目共睹,后期中國的發展不但要堅持改革開放,更要深化改革開放,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戰和世界環境的變化。在深化改革開放中要加快經濟轉型,不斷在科技創新上加大投入,尤其是高端技術制造業,保障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在世界的競爭優勢。此外要加大教育投入,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參考文獻】
[1] 時海娜.特朗普政府下的中美貿易摩擦[J].現代商貿工業,2019(21):48- 51.
[2] 周俊,洪晨翔,王君.貿易戰背景下中美進出口商品貿易結構分析(2007—2016)[J].上海管理科學,2019(3):76-83.
[3] 張華新,劉海鶯,程娜.中美貿易沖突的動因探究與對策——基于美國貿易政策與稅改內在邏輯視角[J].東北亞論壇,2019(4):47-58.
[4] 史長寬.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9(6):46-57.
[5] 鄧仲良.從中美貿易結構看中美貿易摩擦[J].中國流通經濟,2018(10):80-92.
[6] 艷紅.中美貿易戰根源、趨勢及中國應對[J].現代管理科學,2019(6):13-15.
[7] 王霞.中美貿易摩擦對全球制造業格局的影響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9(6):22-40.
作者簡介:張文慧(198802-),女,漢族,河南人,碩士研究生,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與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