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紅
新課程改革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水平,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育活動進行客觀判斷并做出科學決策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改革下也加強了對教育評價的要求。本文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進行了深入思考與探索,深入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背景下,也對學科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學評價的意義也越來越突出。在各學科教學時,合理進行教學評價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1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意義
小學語文從漢語拼音開始,到學會識字認字,再到交際、閱讀、寫作,逐步發展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欣賞和表達,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小學語文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心懷熱愛祖國的思想,促進學生德育的發展。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工作是對語文教育活動整體的考量,有利于改善當前語文教育模式的不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弱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提升語文成績,提高綜合素質水平。教學評價還可以分為即時評價和綜合評價,在教學時采取兩者相結合促進語文教學評價的實施。即時評價的好處就是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促進學生調整和改進當下的各種問題。綜合評價是根據學生一個階段的學習狀態進行評價,其結果更具導向性。教學評價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學生本身,同時也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和業務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
2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特點
2.1 評價對象客觀化
新課程小學語文就教學評價對象來說,它來源于學生、教師、社會多方面,具有絕對的客觀性。學生會對自身進行評價,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正確審視自己,并進行自我加強。同時,學生也有對教師或教育方式的評價,教學評價都是相互的、公平的。教師也會對自身和學生進行評價,做終身學習的榜樣,不斷優化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力量。除了學生和教師以外,社會評價也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學校教學接受社會的監督和建議,有助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社會評價的肯定作用也更能促進教學任務不斷前進的動力。家長評價是作為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一個主要的社會評價,學生的發展幾乎有一半影響來自于家庭教育,三者間的和諧關系能夠更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2.2 評價標準多樣化
以往的語文教學評價標準單一,往往是通過學生的上課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語文成績來判定,嚴重忽略了學生特殊性的特點,不能真正稱得上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以應付考試為目標,缺乏了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不能認真審視自己,不會去思考是否是自身教學方式的問題,一味地讓學生調整適應,這樣很難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師應該多注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正向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解決語文學習上的障礙。評價小學語文的維度有很多,比如學生的書法水平、閱讀量、語言表達能力等等,教師不能僅憑學生的成績論高下,要真正了解學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綜合提高語文的學習水平。
2.3 評價方式多元化
小學語文常用的教學評價方式為書面評價和口頭評價。教師的書面評價比較正式,一般應用在期中和期末的教學評定上。口頭評價較為頻繁,評價方式比較直接,能夠直接對教學行為產生影響。正向的教學評價方式對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書面評價更為深刻,口頭評價效果比較快。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利用將書面評價和口頭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將教學效果發揮得更好。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更好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在語文的學習上產生興趣,將優勢不斷放大,增長自信,促進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
3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在實踐過程中的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實施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改進教師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 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實施正向引導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有的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時就會出現困難,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每個小孩天性都是愛玩的,在學校教育中一定要給學生進行規范化的約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良性發展,學會自主學習。對于學習能力遲緩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多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努力跟上其他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切記不能急躁,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使得孩子恐懼學習,更加會以逃避的狀態對待學習,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和家長在評價學生時要學會獎懲適度,陪伴學生一起度過這個學習的艱難時期。語文是一個注重學習積累的學科,字詞、課文背誦并會默寫,這些基礎部分只要肯下功夫就很容易掌握,學習語文一定需要加強主動性和自覺性,否則越往后不會的東西就會像滾雪球越積越多。教師對于自覺性不是很高的學生一定要多督促,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學生穩扎穩打地前進,這樣學習起來才會越來越輕松,逐漸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教師要擅長于將語文學科與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科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另外,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學習興趣的途徑也有很多,相信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會慢慢有所提高,逐漸喜歡上語文,語文成績也會越來越棒。
3.2 注重教學評價的方式,促進有效教學
在很多語文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使用的評價詞匯都很模糊,不夠具體。例如教師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在學生讀完之后不能僅用“讀得很好”去形容,好要具體說好在哪里,不好也要具體指出還需要改進的地方。語文的一大魅力在于文字,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期,思考問題的角度還很單一,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評價的表述方式,將語文學習技巧運用在平時的教學上,給學生樹立正確思考問題的思路,促進有效教學。新課程小學語文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使用明確且具有導向性的評語,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
3.3 有效利用自評和互評,增強學習自主性
新課程小學語文在教學評價時,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自評和互評工作。在自評時,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進行自我反思,教師反思如何才能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學生反思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欠缺之處,并懂得改變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現在很多學校對于語文的每節課都會設置一個自我評分的表格,學生針對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對自己的學習吸收效果打分,教師從中也能看到學生總體的學習情況,再對總體掌握不好的地方進行格外地講解。培養小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有效辦法。學生之間也可以采取小組互評的方式,促進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除此之外,師生間的互評也是一個重要環節。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學生要敢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師生間的合作關系能夠加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欣賞程度,促進語文學科的學習,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師生平時可以針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互相評價,教師也非常樂意接受學生的有效意見,幫助自己不斷進步,同時也能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培養組織自己觀點的能力。
4 結語
教學評價是考量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學結果的重要手段,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本著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增進教學效果的目的,在現代教學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達到因材施教的理想狀態。此外,評價方式上逐漸轉變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為提高自己為重心,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響水縣新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