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翌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創造的史詩。人類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創造自己的未來,在創造未來的過程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怎樣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共同的探究問題。
教學模式是在某種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設計的教學活動過程結構,是某種教學理論框架的具體化,即把某種教學理論具體化為可以操作的教與學的橫向組合方式和縱向活動程序。創造性教學模式是用簡化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創造性設計和組織教學的理論,它的特點在于創造性。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創造性,經過幾年的實踐有幾點體會。
一、激趣導入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興趣是學生創造思維活動成功的先導,想象力是涌現創造性思維的源泉,觀察力是激發學生創造思維性活動的關鍵,靈活多變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嶄新途徑。
(一)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的興趣
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
(二)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
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三)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
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四)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學生一般喜歡聽名人趣事,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象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
興趣是創造思維活動成功的先導。興趣是人們心理活動共有的特征。一個人要在學業上有所發展、有所創造,首先必須對學業產生興趣,肯用全部精神去做。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創設情景,著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用妙趣橫生的數學問題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
二、探索新知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作為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主動發現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數學活動中積極體驗數學,發現數學問題。在教學中,凡是學生能想、能說、能做的就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想、去猜測、去探索、并動手操作。讓教室成為學生探索問題的空間。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表述解題方案,實施解題過程,檢驗問題結果,來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促進知識的形成和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概念的形成過程,結論的發現過程和思路的探索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佳時機。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積極進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常用方法有:
(一)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共同討論研究,要在討論論證中排除,討論中肯定,并從中選優,讓學生在參與探索過程中,體會方法,嘗試創新。
(二)大膽嘗試,學習新知
在認識幾何圖形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親自實驗,通過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來探索幾何圖形的特點。
(三)實踐活動,探索新知
讓學生親身經歷實踐過程,從而經歷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探究。
(四)游戲活動,探索新知
通過開展相關的活動,使學生在玩中親自體驗感受數學,在玩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較抽象的數學概念、方法。
三、設置創造性練習,發展創造能力
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需要教師不斷提供學生發揮創造性的機會,因而教師為學生設置創造性練習,可不斷強化其創造型思維,從而形成創造人格。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讓學生算一算教室的面積、家居的面積。如在講“統計圖”后,我讓學生試著搞些調查,根據自己搜集的信息完成一張統計圖。有的同學調查了幾種蔬菜的價格;有的同學統計了一次逛超市所買的各種物品的價錢。有的同學調查了小組內同學的身高……這樣做把課內]外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的知識在數學應用中、實踐中得以驗證得以完善。通過一次次的創造性練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 “ 創新,很根本的一條路就是要靠教育”。教育既有培養創新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新精神的力量。教育在這個范圍內有它復雜的任務: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而不放棄把他放在真實生活中的需要;傳遞文化而不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鼓勵他發揮他的天才、能力和個人的表達方式,而不助長他的個人主義;密切注意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而不忽視創造性也是一種集體活動。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力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