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春
摘要:本研究與實際相結合,對無機結合料內容及其使用范圍進行了分析,基于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對其技術要點進行了初步探討,闡述了控制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質量的相關技術,對于提高公路施工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公路基層;公路施工;施工技術
1 無機結合料
1.1 主要分類
一是水泥穩定類,主要有碎石土、砂礫、石屑及土等,及鋼渣、礦渣等經加工后符合施工要求的一些材料。二是石灰穩定類,主要有石穩定土、石穩定配砂礫及天然土等多種形式。三是工業廢渣穩定類。四是石灰粉煤灰類,主要摻有碎石、土、礦渣及石灰粉煤灰等多種材料。五是水泥粉煤灰類,主要有水泥煤灰穩定砂、穩定砂礫等一些材料。
1.2 主要應用區域
水泥穩定類、石灰粉煤灰穩定類無機結合料主要用于公路基層及底基層施工,水泥或粉煤灰細粒土等主要用于路面基層施工。石灰穩定類材料可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層結構,并可應用在不超過二級工程的基層施工過程中[1]。
2 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
2.1 主要施工材料
用于基層施工中碎石的制作材料不只是以上幾類材料,但對圓石或礦渣圓石這些材料,對其粒徑應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與粒石相比使其不能超出直徑3倍。而采用的礦渣材料應用與工程中,一定要達到崩解穩定后,并確保其質量及干密度符合均勻性要求,對工程中材料應嚴格控制質量,確有需要時設置檢查質量的專門部門[2]。施工過程中可對無機結合粒料制作采取貫入式石料細篩余料或軋制瀝青表面處理方式,處理細碎石料還可采用專業處理方法,在工程中應用要確保其粒徑與施工要求相符,若不能嚴格控制質量,對材料粒徑可采取人工篩選方法使其符合施工要求,在配比參數方面也要嚴格遵循施工要求[3]。
2.2 無結合料粒料基層施工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無結合粒料基層施工過程一般有前期準備、配制施工材料、拌和施工材料、施工攤鋪及粒料碾壓等工序。在這些工序中準備工作是開端,應將此項工作做好,使中線恢復,并對標高數據進行全面控制前,對底基層實際情況認真檢查,使高度、坡度及橫斷面尺寸等各項技術參數得到確定,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在施工前是否需要灑水處理底基層,以確保其處于含水量最佳條件下[4]。開始攤鋪施工前,應對與工程質量要求相符的松鋪系數進行確定,開始試鋪時,應按照1.35松鋪系數配比材料,對碎石質量與工程要求的相符程度進行確定,工程中應全面篩選采用的石屑后方可進行應用,分開存放粒徑不同的材料。篩選出細集料來后,對其遮蓋應采用苫布,以免受到雨淋或暴曬。設計方案中各種粒徑碎石所占比例應與級配參數相結合進行確定,再向體積比換算后,對配料施工采用裝載機完成,級配參數確定可采用抽檢方法,使其更加均勻[5]。
3 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的質量控制技術
3.1 石灰穩定土基層控制技術
針對塑性指數在15-20之間的黏性土材料,使其提高穩定性可采用石灰,基層施工中應用該材料時,應對其粒徑嚴格控制在37.5mm以下。應達到準確的配合比,配合試驗主要對使用的石灰量及含水量最佳比例控制進行更好的確定,針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材料強度應大于0.8MPa。最好在春末和夏季施工,對公路路面施工基層厚度及高層應進行嚴格控制,使路拱橫坡與公路路面的高程保持同一水平[6]。確保材料含水率不低于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為壓實度參數符合工程要求提供更有效的保證。施工過程中,碾壓施工應采用質量不小于12t的壓路機,再不斷提高其自重。基層施工的濕養方式可應用石灰土,養護時間至少應達到一周時間。在養生過程中,任何車輛禁止駛入該路段[7]。
3.2 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技術
通常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采用應小于37.5mm粒徑的材料。以土質材料為主要成分的集料應使其塑性性能有所降低,并在施工中按照不同級別進行選擇,使級配避免超出數值的合理區間。
對配合比應采取嚴格控制措施,結合相關試驗數據對其最佳值進行確定,并對其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施工一周時間內應達到3-5MPa之間的抗壓強度,以上主要是對城市主要道路的施工要求,非主要道路的施工要求可有所降低。
施工比較適合在春末和較高氣溫的季節,環境溫度在施工中應高于5℃,雨季施工應將遮蓋措施做好。若降雨持續時間較長,施工應停止,若路面攤鋪施工已完成,應盡可能完成碾壓。應結合水泥穩定土強度要求為避免揚塵可采取灑水拌和措施,在基層施工中應嚴格控制其厚度及高程等有關指標,使路拱橫坡和公路面層達到基本相同的水平。
3.3 石灰工業廢渣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
石灰應在施工應用中,其性能應達到Ⅲ級標準,SiO2、Al2O3、Fe2O3等在粉煤灰中的含量應嚴格控制不超過70%,并采用篩子對粉煤灰控制細度,至少90%應采用0.3mm篩孔,不少于75%達到0.075mm細度[8]。礫石最大粒徑應小于37.5mm,對其控制可采用篩選等方式。在碾壓處理過程中,城市中主要道路的壓碎值應低于30%,其它非主要道路應低于35%。各種材料應根據施工要求嚴格確定配合比,主要有含水量最佳參數及粉煤灰、石灰含量,這些對工程質量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采用的二灰材料應確保一周的浸水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如達不到該要求應停止施工。混合料拌制應采用專用穩定料拌制場,為使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全面提高,確保各集料達到工程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整個施工過程采用各種集料應按照不同類別進行存放,避免將各種集料混合。為防止雨季將石灰、細集料及粉煤灰等關鍵材料淋濕,應采取必要的覆蓋措施。使施工中采用的各種材料配合比符合要求,拌和操作應按照規范要求確保其均勻,在施工中混合料含水量應盡量超過最佳含水量,以免由于材料運輸中產生流失水分問題而達不到含水量要求。混合料完成拌制后,盡可能控制靜置時間在24h內,以免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在施工前對松鋪系數及松鋪厚度等指標應采用試驗方法進行確定,結果確定準確后方可實施施工環節。碾壓過程中應保證達到最佳含水量的相關要求,可比該數據略高一些,通常可高于1—2%左右。
4 總結
隨著不斷加快公路建設,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無機結合料日漸增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及交通安全性,因此,在材料方面應加強控制,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使工程進度及質量得到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文亮.低劑量水泥對水泥穩定碎石擊實及抗壓性能的影響[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8(10):89-91.
[2]唐莉.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層材料與施工工藝[J].江西建材,2016(17):173-174.
[3]馬驍堯,高啟聚.粒料基層瀝青路面有限元和力學響應分析[J].山西建筑,2016(04):135-138.
[4]謝飛,劉軍.水泥穩定粒料基層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5(04):152-153.
[5]高園園.淺析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質量控制要點[J].科技與企業,2011(10):87.
[6]張劍明.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層施工方法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0(06):84-87.
[7]朱興龍,陸林祥.軟土地基路基填筑中無機結合料地表處治層的應用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6(09):46-48.
[8]徐文遠.水泥粉煤灰穩定碎石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變化規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5(03):7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