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現如今,高職院校軟件專業為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開始積極應用現代學徒制,構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以此來強化軟件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使之具備更強的職業能力,為其今后進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其更好地就業。本文主要探究基于校企合作的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具體實施途徑。
關鍵詞:校企合作;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途徑
現代學徒制的出現,進一步補充了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制度,該模式也較為有效地牽引了畢業生從頂崗實習走向在崗學習,可以說,現代學徒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使之在未踏出校園前能夠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行業與企業對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并感受到企業生產過程和文化氛圍,進而盡早從學生轉變成職業人。同時,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內容是校企合作育人,通過對已有的職業院校與行業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整合,進一步豐富校企合作的內涵,有機連接起職業教育和企業在人才培養,兩者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發展。關于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學校必須立足于校企合作,制定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軟件專業教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有效提升軟件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保障其高質量的就業。
1國內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現狀
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現代學徒制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具體包括:(1)社會層面,整個社會并沒有正確的認識職業教育,大多數家長認為職業教育的價值遠遠低于本科院校教育,并不關心職業教育,更不關心現代學徒制這一人才培養模式,所以這些家長們并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到現代學徒制班級進行學習,即使有的學生進入現代學徒制班級中學習,但這些學生應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難以適應這種企業學校聯合培養模式,這就大大影響到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效果。(2)學校企業層面,學校企業存在“校熱企冷”的現象,要想確保現代學徒制項目的穩步發展,離不了學校和企業的充分合作配合,若無法實現這一點,勢必會阻礙現代學徒制的有效實施;當前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中,學校往往占據主導地位,而企業則比較被動,這就在極大程度上打擊了企業參與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教材等方面的主動性和熱情。(3)學生層面,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其思想并不成熟,無法充分了解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重要價值,加上學生不僅要學習學校基礎知識,還要參加企業實訓課程,這就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進而影響到其學習積極性[1]。
2基于校企合作的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途徑
2.1組建現代學徒制工作小組
高職院校軟件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組建現代學徒制工作小組,該小組的成員主要有:軟件專業教育專家、企業骨干、學校軟件專業骨干教師、軟件專業帶頭人、企業技術人員等,由小組成員一同探討和制定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設置軟件專業教學體系,共同建設軟件專業課程,共同創新軟件專業教學模式,通過評價學生學業等。同時,派遣企業骨干和技術人員來作為學生的導師,且在校企合作招生過程中,為每一位學生安排一位培訓師傅,由導師和培訓師傅一同來培養和管理學生。如:某高職院校與本市某企業合作辦學,在新生入學時,學校軟件專業負責人和公司副總監一同開展招生工作;待學生入學后,該企業組建了“師傅團隊”,該團隊的成員都是企業的技術骨干,由這些技術骨干來向學生教授相應的操作技能。
2.2簽訂人才培養協議,確定學校、企業及學生之間的職責
針對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往往需要學校、企業及學生之間的職責,即需要借助相關協議來進行明確,企業和學校需要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生和企業應簽訂相應的學徒協議。具體內容如下:(1)確定企業在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職責,企業需要詳細告知學校、教師、學生自身的要求,涉及學徒制學生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應擁有的職業素養;企業需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培養模式的討論、制定之中;企業應派遣優秀的技術人員和骨干到校內開展教學任務;企業應確保學生能夠到企業內擔任一定的崗位進行學習,待學生畢業后,聘用期就業;企業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來給予學生相應的勞動報酬。(2)確定學校在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職責,即學校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現代學徒制實施的范圍、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下的教學目標,對人才培養應擁有的各種條件進行充分分析,以此來明確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下學生培養的具體內容,且編制出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鼓勵軟件專業教師到企業學習,加強與企業技術人員、師傅的交流,進一步提升自己專業教學水平和技能水平;此外,學校應建立符合現代學徒制要求的軟件專業課程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機制。(3)確定學生在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職責,即學生應該依據學校和企業所編制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嚴格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積極履行自己在企業和學校應承擔的責任。
2.3構建現代學徒制班的教學規范與管理體系
關于校企合作下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班級教學規范與管理體系的構建,具體內容如下:(1)學校和企業一同協商,向社會誠邀計算機軟件行業專家一同探討如何構建現代學徒制班的教學規范與管理體系,明確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軟件專業課程體系、軟件專業的教學內容等,校企共同培養出滿足企業生產活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2)學校應定期組織軟件專業骨干教師到企業學習和參觀,對當前該專業對口崗位的具體需求和要求人才的職業能力進行全面了解,軟件專業的對口崗位主要有:UI設計、軟件項目開發、軟件測試和銷售等;(3)結合企業具體崗位,強化與企業師傅和技術骨干交流并,以此來明確該專業學生所用具有的職業能力,確定相應的工作任務和主要的學習內容,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來編制現代學徒制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規范,從而達到崗位對接的目的;(4)立足于現代學徒制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明確軟件專業教學規范和課程教學規范;立足于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技術要求,來合理設置軟件專業的課程體系,并有機結合起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術技能課程、學徒崗位能力課程及專業能力拓展課程,從而構建起符合學徒制的課程體系,最終有效推動校企合作下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的順利實施。
2.4學校和企業聯合招生,共建生源基地
在校企合作下,學校和企業應一同開展招生與招工工作,一同對招生招工方案進行制定,一同確定招生工作要求與相關任務。學校和企業需要聯合宣傳,共建生源基地,強化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有效跟蹤畢業生,并向新生宣傳畢業生的具體情況等。同時,學徒制下的學生需簽訂勞動合同雙身份,公司為其發放相應的工資福利,并為學生購買社保。此外,學校和企業共同組織舉辦座談會,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與,讓其更加全面的了解軟件專業的就業前景、現代學徒制的優越性等,進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軟件專業[2]。
2.5學校和企業共同實施教學過程
在校企合作下軟件專業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由企業骨干和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企業師傅作為學生導師,為學生傳授企業實踐實戰經驗與技能,通過師帶徒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職業產生敬畏心,且在學習實操技能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工作經驗,并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同時,學校和企業應結合軟件專業的特點,選擇靈活的教學形式,將整個教學過程分成3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進入企業體驗,第二階段主要是由企業師傅帶領學生來進行實踐操作,第三階段主要是學生到企業內定崗實習;通過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軟件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6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與考核評價
在校企合作下的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生,不僅要接受學校的管理,還需接受企業的管理,這就需要兩方一同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定的激勵制度,即在學徒制期間,企業應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加以實時跟蹤,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并通過設立各種獎學金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同時學校應創新以往的評價模式,結合現代學徒制的具體需求,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軟件專業考核評價機制,依據軟件行業的用人規范,來有機融合學校評價、企業評價及學生評價,從而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結論
在高職院校軟件專業教育教學中,為能夠培養出適應企業用人標準的專業人才,必須強化校企合作,組建現代學徒制工作小組,確定學校、企業及學生之間的職責積極,構建現代學徒制班的教學規范與管理體系,與企業聯合招生、共建生源基地、共同實施教學過程、共同管理與考核評價,從而有效推進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馬小婧.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7):231.
[2]高建華,魯恩銘.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軟件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途徑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0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