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玉妹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幼兒教學過程中,旨在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一般來說幼兒教育主要是依托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們在幼教領域改革的加深,幼兒美術從指導思想到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由于美術教育理論方面較為薄弱,一些基本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尚不能再廣大幼兒教師的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認識,筆者通過對幼兒教育繪畫活動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兒;繪畫;教學策略
繪畫對于學前兒童有著很大的作用,3--6歲的孩子們有很多的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那么幼兒園繪畫活動對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幫助、提高,因而,在繪畫活動中有效的教學策略對他們提高能力、素養有著重要的地位。美術是表達自己內心活動的一種方式,是他們的另一種語言,他們通過畫畫活動來表達思想、宣泄情緒、想象和創造自己的世界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幼兒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一、創設環境,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并帶有游戲性的教材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因為幼兒感興趣了,才能更為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活動、主動學習欲望。在選擇內容上,以幼兒現實生活為背景,以幼兒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主題教育,以熟悉的人、事、物為內容,選擇符合孩子們心理特點與熟悉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兒由于缺少生活經驗,有限的認識,致使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事物有興趣,熟悉的場景會讓他們感到親切,從而激發他們的繪畫冬季。要想讓孩子們參與到繪畫的課程中,就需要激發幼兒參與繪畫活動興趣盎然的課堂學習環境,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學習,積極進行繪畫活動的學習。比如在學畫線條時,先讓孩子們玩拆毛衣的游戲,拆下來的毛線是彎彎曲曲的,一拉就成了直線,將毛線團起來就變成一個線球,幼兒對線條的變化有了直觀的感知,對畫線也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候讓他們在紙上就可以畫出來直線和曲線,然后畫成圓形,整個活動都輕松自然,會讓他們很輕松的領會。
二、用兒歌、故事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幼兒時期,孩子們的理解能力還很差,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弱,因此在教學上對我們老師的語言要求也比較高。利用趣味性語言比較適合對幼兒的教學。兒歌朗朗上口,比較有利于孩子理解也更便于孩子記憶。比方說我們在教孩子們畫小兔子的時候,我給幼兒播放小兔子乖乖的視頻兒歌,孩子們腦海里能形成小白兔的印象,歌曲結束后,我給孩子們講了小兔子的兔子,兔媽媽升了只小白兔,大家給小兔起了很多名字,有的叫長耳朵,有的叫紅眼睛,有的叫短尾巴,這樣兔子的基本特征通過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來,給幼兒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調動了孩子們繪畫的積極性。
三、注重形象教學,吸引幼兒注意力
要使幼兒繪畫教育語言成為幼兒能聽懂的游戲化語言,可以利用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設計激發學習興趣的環節,如在手指點畫《小蝌蚪》這一活動中,我們首先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導入,使他們對“小蝌蚪”這一小動物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一環節的繪畫奠定基礎。在作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孩子只畫出了一只小蝌蚪,我就用很憂傷的語氣說:“一只小蝌蚪在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他們立即又添了很多只,我又說:“幾只蝌蚪水里游,慌慌忙忙迷了路”,他們就著急了,馬上又添了很多的小蝌蚪,后來我有用很欣慰的語氣說:“一群可愛的小蝌蚪,歡歡喜喜水里游,很快他們就找到媽媽了”,用生動、擬人教學代替枯燥的說教,幼兒樂在其中,我們也打到了教學的效果。
四、正確評價兒童的繪畫作品
兒童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的,因此他們筆下的形象都不能用常理來解釋。在他們完成一幅畫或者一個形象時,老師不要問他們畫的是什么,用成人的眼光來判定兒童畫的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他們會認為老師否定了他的作品,或者懷疑他自己畫的不好。長期下來就會打擊到他們作畫的積極性。有時候孩子會告訴你他畫的是什么,但這并不一定就是他所感悟到的全部。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沒到完全可以表達他自己所有感受的全部。在繪畫教學中應優先考慮對他們創造性的培養,不能只拿“像與不像”、“行與不幸”作為評價一幅兒童作品的標準,這樣會給孩子的繪畫教育帶來誤區,要常用欣賞、鼓勵的語言來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從而激發他們參與繪畫的積極性。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孩子們人人參與,積極表達看法,每次繪畫結束后我們要把小朋友們的作品張貼或者懸掛,讓小朋友們互相審視,而不是我們給出評價,多讓他們看,讓他們互相學習,并為他們提供發表交流的機會。我們還讓孩子們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畫的,小朋友通過審視觀摩,他們心里明白哪個小朋友的畫新鮮有趣,哪個小朋友的顏色搭配的好,構圖得當,從來激發孩子們的創作欲望,這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也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羅森塔爾效應”是很多老師都非常熟悉的心理學的一個典型現象。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表現出對學生的充分信任,并給與孩子們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使學生樹立起極大的學習信息,從而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總結:
兒童繪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教育,是培養素質人才的起點,教育者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掌握兒童繪畫的心理發展,遵循兒童繪畫心理的發展規律,因勢利導,老師在幼兒繪畫教學中藥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息,正確引導兒童繪畫,教學成果一定會事半功倍,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和個性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靜.幼兒園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及策略[J]社會科學前言.2017.6;
[2]張俊平.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有效指導策略.[J].兒童與健康.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