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威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中,要想讓學生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教師需要通過結構教學法來促使學生做到“玩轉自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數形結合、分類對比、多角度思考等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建立有效的思維模式,從而做到系統化、規范化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玩轉自學”是小學教育的核心素養之一,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務必有條理、有方法并長期地對小學生進行“玩轉自學”的能力培養。結構化教學法就能很好地實現小學生“玩轉自學”的自然發生。
關鍵詞:結構化教學;“玩轉自學”;乘法分配律
結構化教學法是教師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特點而設計的系統化的教學模式以及安排適當的學習內容以及教學進度,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結構下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教學結構是否清晰。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停地將教學內容結構化,并將其融入學生的知識結構當中。本文根據當前小學生數學學習狀況對結構化教學法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自學效率做出探討,為培養小學生“玩轉自學”能力打下基礎。
“玩轉自學”第一步:巧妙運用數形結合結構化教學
在數形結合結構化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圖形來了解數字代表的含義以及數字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更直觀、更具象地認識到數字的本質。例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通過繪制點子圖來幫助自己理解乘法分配律當中的“幾個幾”問題。例如對于算式一:3×3+4×2=?學生可以繪制一個點子圖來表達算式。畫出三行黑點,每行三個,再在黑點下方畫兩行白點,每行四個。同樣的,對于算式二:4×3+4×2=?學生繪制的點子圖應該是三行黑點,每行四個,再在黑點下方畫兩行白點,每行四個。對于算式三:4×2+3×2=?學生繪制的點子圖應該是兩行黑點,每行四個,再在黑點右方畫兩行白點,每行三個。然后學生通過對照算式繪制出的點子圖,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個算式代表的含義,將算式二輕而易舉地列為(3+2)×4=20,將算式三列為(4+3)×2=14。通過這種數形結合結構化的教學,學生可以掌握乘法分配律中每個數字代表的算數含義,從幾個幾的角度上理解兩個綜合式之間的聯系。在數形結合結構化的教學中,學生通過數形結合這種方式找到自主學習的方法,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模式,提高自學素養,實現“玩轉自學”。
“玩轉自學”第二步:通過分類對比結構化教學建立抽象模型
分類對比結構化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知識的辨析、探索以及聯系的能力,能幫助小學生探究知識的本質。在小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分類對比就可以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差異以及聯系,再通過分類討論對知識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再將規律轉化為抽象化的數學模型,形成結構化的數學思維理解模型。
對于上一例題,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何算式二和算式三可以列出兩種列式,而算式一只有一種?學生結合自己繪制的點子圖進行觀察后會發現,算式二與算式三的點子圖中,分別有每行的點子數相同以及每列的點子數相同,而算式一的點子圖中既沒有每行相同的點子數也沒有每列相同的點子數,因此只能列出一種算式。通過圖形的對比,學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進行算式的對比,算式二與算式三都有相同的因數,而算式一的因數各不相同。教師再引導學生將發現的規律進行結構化的總結,促進學生通過圖形化的思想總結出數學模型。學生通過分類對比的自學方式,找到數學的本質以及規律,再通過結構化的方法,將規律轉變為數學思維模型,實現真正的“玩轉自學”。
“玩轉自學”第三步:通過打通知識的結構化教學形成數學體系
對于小學生來講,構建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能夠有效地解決小學生在獲取豐富知識中遇到的問題。結構化教學的關鍵點是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站到更廣闊的角度來審視知識的結構以及作用,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識的體系以及本質,實現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化、個性化的自學。
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102×25這個算式中能否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提示學生通過豎式來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找到其中存在的乘法分配律。教師可以將這個算式看作是兩層的加法運算,第一層是100個25的積,第二層是2個25的積,這兩層相加就是102個25,這其中體現的就是乘法分配律。教師通過這兩個知識點就可以很輕松地發現其中存在的乘法分配律,并且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以及如何巧妙地運用。學生通過打通知識的自學方法,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興趣,降低了自學的難度;另一方面,在打通知識的過程中構建了知識網,實現了知識的結構化,逐漸形成一個學習體系,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結構化教學,讓知識更加體系化,也就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以及學生自學內容,根據知識的主體進行層次化教學,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自學方式,讓自學自然而然地發生,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的學習體系。
參考文獻:
[1]朱子健.借助意義教學促進有效建模: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8(8):20-21.
[2]舒翠瑛.基于數學思考的練習課教學:以“乘法分配律練習課”為例[J].教育觀察,2018,7(14):24-26.
[3]汪祝佑.把握規律本質多層次建構模型:以“乘法分配律”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18(12):26-2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