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靜文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 710038)
書名:飼料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指南
作者:李安軍,劉桂芹,楊趙軍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9
ISBN:9787511617910
定價:139.40元
《飼料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指南》一書是由李安軍、劉桂芹、楊趙軍共同創作,即從動物營養需要和實踐, 原料精確評估和使用, 飼料企業低成本管理3個方面出發,試圖初步建立可適應轉型的基礎應用知識體系。主要包括:通過化學成分認識原料、原料評估、豬的營養需要、奶牛的營養需要、肉牛營養需要公式與計算等。
對于各大飼料企業的發展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Core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s)是最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飼料企業戰略方針,“企業核心競爭力”揭示了當代全球各大企業長期屹立不倒的成功秘訣。所以,“核心競爭力”問題是思考企業發展的主要根基問題。飼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其核心運營能力,是目前我國及世界各國企業領域關注與研究的熱門問題。
“核心競爭力” (Core Competence)最精確的翻譯應為核心能力或核心專長。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是由哈梅爾及普拉哈共同提出的,“核心競爭力是于某個組織的內部歷經知識與技能的整合,特別是有關如何調節各項產品生產技術與融合各類技術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此處的關鍵一詞是“整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單純是技術、人才及市場等,而是經過企業內部的全體能量與各大因素一同“整合”而來的知識和技能。從實質上看,核心競爭力屬于一種“協調能力”或“組織力”,是將各類有形或無形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高效成功的展開企業生產運營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每個企業總體的產物,屬于整體化概念,無法進行分割,也難以被粘貼和模仿。
中國的飼料產業歷經幾十年的大跨步發展,自2012年開始,已成為全球排行前列的飼料生產大國和強國。不過,近幾年我國飼料企業生產規模的提升速度有些下降。在2017年,中國飼料生產總量是2.85億t,比2016年降低了2.0%。由此看來,飼料企業在平穩前進的過程中,勢必要面對“做優”和“做強”的巨大壓力和考驗。總的來說,當前我國飼料企業在財務管理方式上有較為“粗放式”的發展特征。其具體展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飼料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有些模糊。在飼料企業的財務管理上,其管理目標是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企業想要獲得更高利潤并沒有錯,但在過于簡單的狀況中,其財務分析形式對飼料企業運營管理上的經濟利潤太過關注,片面的估計了企業自身的獲利實力,知識運營策略有誤;或是忽略企業股東權益及其他企業有關權益者的自身財力狀況,致使飼料企業出現內部成員的各類沖突與矛盾,無法有效平衡各方權益,阻礙飼料企業的發展。
其次,飼料企業忽略經營利潤和機會成本。就會計層面來講,“機會成本”是一種“隱性化”的成本,無法展現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卻密切連接市場,與有形化成本結合為一個整體。一般狀況下,飼料企業的內部管理層依照財務報表來進行企業管理的各項重大決議,且利用經濟學進行分析,來進行價值放棄或選擇。
再者,飼料企業忽略數據分析的結果。一些飼料企業在財務管理上欠缺相應的增長與長期發展的數據分析,只是處于表面上的或者理論上的評價狀態,企業的經濟資產報酬概率會致使上層管理者得出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決定,欠缺長遠的規劃。如將利潤當做企業短期內的發展目標,為了縮減企業的經濟成本,減少必要的生產維護和產品開發費用,亦或是縮減生產產品品質帶給企業的經濟利益。短期內盡管企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利潤,但從長遠分析卻是“自毀長城”的不利方法。
最后,飼料企業的財務靜態分析數據無法滿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飼料企業的財務數據指標和動態發展間的聯系非常緊密。飼料企業運營活動在不斷變化,是一種動態平衡,企業的財務資金管理與生產業務活動在不同環境中是不同的。當前,我國各大飼料企業的財務分析采用的還是常規化的圖表及數字方式,財務數據分析的靜態展現體現飼料企業已發生過的運營活動。飼料企業的財務分析不僅要為相應的管理提供準確的依據,還要為飼料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給予準確、及時的依據。
在飼料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要站在其工作角度進行多角度的分析,由此,采用有效的財務管理策略,發揮出有效的監督職能與管理職能。
首先,充分利用飼料企業運營的杠桿效果。由于飼料企業的生產固定成本比較高,為了更好的避免運營風險就應避開保本點。如果企業運營風險越大,表示企業運營越靠近保本點,由此可采取運營杠桿的投資策略。在飼料企業運營預期情況樂觀的條件下,嘗試減少生產固定成本。如果飼料企業是生產產品種類比較多的,可適當降低資本數量值。經過高效聯合起杠桿作用,達到飼料企業對量本利等的分析,促進其更科學的經營策略,更理性評測市場機會,進而得到更充足的獲利能力經驗。
其次,飼料企業要建立正確、科學的企業財務管理意識和理念。飼料企業價值的提升并不簡單指經濟利潤的提高,傳統形式的飼料企業財務分析過于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注重企業獲利數據指標及財務賬面上的獲利情況,忽視了企業權益資本上的成本保障。飼料企業經過充分運用財務評價指標,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精細分析,替代傳統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將飼料企業的資金成本、飼料企業市場經濟增加值、飼料企業現金流通量等作為飼料企業價值判斷的重要指標。
飼料企業的資金成本包括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當前采用的會計利潤是未全面補償飼料企業資本經營成本,簡單計量和標明了飼料企業債務資本成本,尤其是飼料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即使有大數額的企業利潤出現在財務賬面中,飼料企業也有可能處在虧本狀態。企業上層管理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大多利用過度的投資來達到。飼料企業在財務上實施全面精細化管理的主要核心是判斷飼料企業在管理上有沒有出現超過企業平均運營資本成本的獲利實力,而不是單一進行評價,飼料企業管理和生產創造出切實的價值,需要證實企業運營帶來的盈利超出企業資本運營成本才能實現。
“現金流量”是飼料企業投資項目在全部壽命中出現的企業現金流出與流入的所有資金收入和支付數量,是評估項目投資方案社會經濟收益的重要材料。所以,現金流量是判斷飼料企業運營情況、財政償還水平及企業資產變現水平的關鍵標準。在分析飼料企業現金流量時,需要強調分析項目的規模及結構,由于此分析是動態、系統的全過程,科學分析飼料企業各個階段下擁有的現金流入與流入,使飼料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獲得完整的資金空缺信息,掌握現金來源及現金使用狀況,最大程度的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升級評估項目投資方案,使企業得到最大的經濟收益。
創建科學的飼料企業財務分析觀念,充分評價企業運營業績。短時期內企業經濟利潤提升并不完全表示企業能長期維持此情況。過去的飼料企業財務分析重點是企業的經濟收益,重視企業短期內經濟利潤,而忽視運營成本和飼料企業的可持續性和利潤增長能力。需要建立全方面的科學精細化財務分析意識與理念,重視財務分析的目標,切實展現飼料企業價值。(1)在開展飼料企業財務分析及評價工作過程中,應充分聯合利潤與現金,全方位分析飼料企業的現金流,動態分析飼料企業的現金規模與結構,明確飼料企業各階段的現金支付能力。(2)飼料企業的資本包含債務及股權資本。在財務管理中采用精細化分析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獲利能力,而且評估了企業獲利能力超出企業的平均運營資本成本,由此更全面的掌握企業運營管理能力,提升企業項目融資決定的高效性。
企業的經濟增加值=調整后稅后凈經營利潤-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調整后凈投資資本,這一概念清晰表明,飼料企業運營采用的資本及債務都具有成本,首次將企業運營機會成本與實際成本融合起來,有效提升企業運營資本利用率。因此,飼料企業的經濟增加值是一個與企業會計利潤照應的理念,是在飼料企業決策基礎上的業績評定策略。有時,一些企業會夸大會計利潤,把企業研發及培訓等內容認定為費用。應對企業經濟增加值進行積極矯正,把企業宣傳費用及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并且除去企業股權資本。由此,在飼料企業業績評定、獎勵體制及項目投資策略上,管理者要充分運用經濟增加值的評價系統來關注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和管理、項目研制及產品開發等,企業資產運用更加嚴謹,重視與器械設施及庫存相關的間接性成本。
綜上所述,“核心競爭力”是我國各大飼料企業長久保持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的重要戰略優勢,更是飼料企業未來的生存根基。飼料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良好的財務管理對飼料企業發展起重要作用。要格外注意,對財務進行科學化精細管理并不是簡單要求片面的企業運營流程細節化,而是要在飼料企業整體管理中,重視其運營實際狀況,然后融合企業特點,給予管理者科學可靠的參照依據,以更全面的順應當前現代化飼料企業的集約化發展與規范化發展。目前飼料企業面對著巨大考驗,需要企業關注并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為我國飼料產業贏得更加廣闊的上升與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