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張瑩
摘要:當今社會,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逐步推廣,并逐漸影響各行業的發展模式,信息化步伐飛速加快,信息化對各行業的影響程度不斷加深,信息技術對高校的深遠影響日益顯著。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被作為提升高校財務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開始逐漸受到廣泛關注。但高校的財務信息化建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本文就目前高校信息化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展開研究,并對未來信息化發展提出設想,旨在助力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高校;財務管理
近年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對高校的深遠影響日益顯著。財務信息化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內涵,不再是簡單的會計電算化或者是碎片化的某幾個業務從線下轉為線上的單線操作。隨著高校“雙一流”建設規劃的全面開展,對學校建設發展的財務服務保障以及財務管理、統籌資金和項目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財務信息化未來建設目標將是以保障和服務高校綜合改革為引領,按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總體規劃,建設多部門、多功效、綜合性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真正發揮數據引擎的功效,助力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落地。本文旨在從分析高校財務信息化現階段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提出信息化未來發展方向述。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現階段發展特點
(一)存在高校信息化工作重系統輕規劃,信息化體制機制建設滯后
信息化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對一個學校的財務工作的影響雖然已被大家廣泛認可,但很多學校并未真正從頂層設計考慮財務信息化的建設問題,缺乏制度支撐。對于已建立的現狀,一般采用修補的方式,差缺補漏,缺乏大刀闊斧的建設的決心。財務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更多地被簡單理解為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解決財務問題所需。
(二)高校財務工作涉及學校發展的各方面,跨部門協作多,系統融合難度大
隨著財務工作的不斷深入,財務已經與人事、國有資產管理、采購招標、科研管理、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生管理工作緊密相連,各業務之間既相互交織,又相互獨立。財務不僅僅是狹義范疇中的預算、核算、決算工作,隨著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落地生根,例如基建并賬、國資攤銷、校辦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等業務的推進和梳理,財務面臨與各類經濟業務從線下對接轉為線上對接,各項業務由不同的部門管理、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固有不同,每個分支系統服務需求不同,呈現各異,涉及的內容和環節既多且雜,業務與財務融合難度大。
(三)高校財務信息化服務渠道與方式仍相對滯后
由于企業的天然利潤驅動因素,管理者更有動力將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能夠從企業初步發展時期,較早的對財務信息化領域進行投入,從一開始在頂層設計時就考慮與業務的融合問題,并在系統實施中付諸實踐,并不斷改進以配合企業的后期發展。高校的信息化起步較晚,雖取得很大的進步,但由于受到自身發展的局限性,相較先進企業,發展和創新仍然相對滯后,目前更多的使用電腦pc端處理財務業務,移動終端還未普及使用。
(四)高校財務信息資源利用率較低
高校財務信息資源一方面由于數據的敏感性,一般是內網使用,相對比較封閉;同時,財務信息化就目前的發展程度,還未能與業務系統實現廣泛共享對接,業務系統獲取財務數據的廣度和深度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從財務本身而言,海量數據,如何進行有效整合,并從中提取出管理者需要的各方面的管理數據,仍是作為財務信息化未來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還未充分發揮財務數據支撐管理數據的效用。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一)財務機器人(RPA)運用
財務機器人對財務的發展是深刻的,它用自動化的程序替代簡單重復且數量較大的人工操作,可以極大地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使他們從簡單重復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多的從事管理會計工作,從紛繁復雜的財務數據中讀取管理需求信息,更好的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服務,真正實現財務創造價值的真正意義。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為出錯率,減輕主觀因素對數據客觀性的影響,提高財務工作質量。
(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將使各項財務活動發生深刻的變革
如果財務機器人的運用,開始改變會計人員的結構,給會計人員的就業帶來壓力,那么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使會計人員感到技能恐慌,更能主動自發的使自己由單一記賬人員轉為復合型的管理人員,否則,失業就是必然的。未來的信息化發展,傳統會計工作將不復存在,會計單據的審核不再需要人的肉眼去判斷,只要將審核要點輸入程序,人工智能可以進行票據的圖像識別,可以判斷上傳待報銷的附件是否齊全,直接進行確認生成會計分錄,會計人員復核后,出納即可付款;系統審核工作可以是24小時不停歇的,極大的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提高會計工作質量。人工智能可以繼續完成數據收集、匯總、加工,最終為管理者提供財務決策支持,推進傳統財務會計工作流程向更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高校財務信息化發展的建議與舉措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依托財務信息化的財務管理體系
重視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從學校最高層級支持學校的財務信息化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規章制度。要保證充足資金投入的可持續性,并統籌好資金的使用。要整合建立可供各部門共享的數據庫,統一管理,優化流程,讓“數據跑路”。作為學校整體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部分,高校財務系統綜合平臺的建設,需要在整合財務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引入信息技術,并將兩者有效融合,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和管理,從而建立高效率的財務管理體系。
(二)發揮內部控制引領作用,以內控為抓手,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財務信息系統
高校的財務信息系統應涵蓋預算管理、財務報銷、會計核算、財務查詢、領導決策支持等各類日常財務管理業務工作。從業務角度看,從項目立項至最后的數據分析管理,全流程過程管理。
通過打通內外部系統,將人事、科研、采購、資產管理、檔案管理成功實現與財務系統的對接,提高數據質量,減少重復工作。通過數據聯動、數據共享,確保數據來源、預算監控等管理信息的可靠性與時效性,發揮管理數據引擎效用,為學校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三)強化人工智能運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一體化財務監督管理體系
人工智能不僅可以通過機器人、圖像識別、語言識別等數據挖掘技術,整合財務人員資源,剔除簡單重復勞動,還可以整合財務數據本身,為高校建立管理會計所需的基礎財務數據庫,改變大部分的財務信息基本處于沉睡狀態,未充分發揮財務數據的管理功效的現狀。建立財務數據管理決策模型,根據需求,自動提取財務數據,滿足管理決策需求。對于高校的重大基本建設或者科研平臺建設等需要大量資金的項目,提供有效的資金預測分析,從而為學校管理者的準確決策提供財務支持。人工智能還可以運用于財務防控風險建設中,通過關鍵字段和敏感信息的捕捉,實現財務數據的實時監控。財務系統可以通過嵌入財務風險監控系統,從關聯交易監控、對方企業經營狀態異常、規避資金安全風險、拆分支付,規避合同和招標要求等方面進行100%稽核全覆蓋。實現從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將財務數據從深層次進行挖掘,規避財務風險,幫助建立財務信用體系,真正接住放管服后
的“落”。
參考文獻:
[1]何曉偉.試論基于大數據時代的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J].時代金融,2018(27):267+273.
[2]楊春.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當代會計,2018(10):30-31.
[3]陳乳燕.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化探索與應用[J].新會計(月刊),2016(08):57-58.
[4]王延太.“放管服”改革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1):22-23.
[5]楊素芹.云計算在高校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