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非凡
摘 要: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包括收購項目、勘探發(fā)現項目、開發(fā)項目、生產項目多種,也可以分為作業(yè)者項目、聯合作業(yè)項目、參股項目等多種形式。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開展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并將成果進行有效應用,是針對投資決策節(jié)點后評價工作的難點。本文通過闡述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的特點,分析后評價工作中的難點,提出提高后評價工作質量和成果應用的設想和建議。
關鍵詞:境外油氣投資;后評價;閉環(huán)管理;成果應用;參股項目
1 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現狀
1.1 投資項目后評價基本概念
投資項目后評價,指對投資項目的投資決策、執(zhí)行過程、經濟效益、影響等進行系統、客觀的評價分析,檢查項目立項依據是否充分合理、項目規(guī)劃是否合理有效、預期目標是否實現,并分析產生偏差的主要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對策建議。通過后評價工作,可實現投資項目全過程閉環(huán)管理,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勘察、設計、建設、監(jiān)理和運營管理水平,提升企業(yè)發(fā)展質量和效益。通過對投資項目的總結,反饋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從而將后評價報告作為成果,應用到其他類似項目中去。
投資項目后評價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我國后評價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由原國家計委首先提出開展后評價工作,并選擇部分項目作為試點。2005年,國資委印發(fā)了《中央企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指南》,對于股權投資、資產并購、證券、期貨等其他類型的投資項目僅供參考。
1.2 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特點
油氣資產是指油氣開采企業(yè)所擁有或控制的井及相關設施和礦區(qū)權益。油氣資產與固定資產都具有使用期限長、需計提折舊折耗的特點。油氣資產的購入及使用中又需要大量的輔助設備和設施等固定資產作為開采、生產工作必需品,因此油氣資產投資項目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類似之處,可借鑒國資委的《中央企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指南》。
一般國內的油氣資產投資項目分為油氣產能建設項目、油氣地面單項工程項目進行后評價工作,并于項目投產或完工后2年內進行后評價。而境外油氣投資項目根據分類標準不同,可以分為收購項目、勘探發(fā)現項目、開發(fā)項目、生產項目等,也可以分為作業(yè)者項目、聯合作業(yè)項目、參股項目等。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具有投資屬性、金融屬性、關聯屬性等特殊性,對上游技術工程、國際化經營管理都有較高要求。
做好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需根據不同類型投資項目的不同側重點進行后評價報告的編制,注重決策節(jié)點回頭看,才能達到評有價值,評有實用的目的。如勘探面積退還項目后評價報告關注點在勘探工作后評價,開發(fā)類投資項目后評價關注項目建成并投產后與開發(fā)方案的對比評價,權益增持項目重點評價收購節(jié)點決策行為等。
1.3 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建設
1.3.1 后評價制度建立,管理體系完善
由于海外項目經營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后評價工作既要兼顧國內后評價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又要兼顧國際化公司的特點和理念。在調研了海外項目其他合作伙伴經驗、學習了國內后評價工作諸多材料并結合了雙方當前工作模式等因素之后,制定了針對性較強、融合性較強的后評價管理辦法。同時,在管理辦法中規(guī)定了相關部門職責,建立了后評價管理體系。
1.3.2 大力宣貫后評價工作,不斷統一后評價認識
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起步較晚,在公司內部的認識程度較淺,需要大力宣貫。后評價工作的意義與審計、總結不同,要在分析的基礎上積累經驗,它不是一個向前回顧的過程,而是一個向后指導的過程。境外油氣投資項目的后評價涉及整個收購、勘探、開發(fā)、生產、處置全流程,在后評價工作的內涵、工作流程的問題上相關專業(yè)人員激烈討論,提升了工作的可實施性。
確定境外油氣投資項目的后評價的方法與工作流程后,需要尋找各種機會宣傳后評價工作,讓所有涉及到的專業(yè)人員和領導充分認識后評價的概念和價值,學習后評價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從而順利推進后評價工作。
2 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難點
2.1 不同投資類型后評價方法不可一概而論
根據后評價管理辦法,后評價報告必須包括相應投資類型項目的關注點,主要為前期決策合規(guī)性、實施情況對比、經濟效益完成情況、項目管理情況、社會影響、風險控制、對后續(xù)工作的建議等。經過實踐,針對不同投資類型項目的后評價方法仍需摸索,需結合公司實際運營情況、突出項目分析重點,對不同類型投資項目、不同地區(qū)投資項目、不同階段投資項目設置不同的后評價報告編制細則,以保證后評價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一個實例是,針對勘探投資類項目,對標基礎之一是勘探部署,但實際上公司的勘探部署一年一次,勘探工作與部署情況符合率幾乎為100%,分析意義不大。另外,勘探投資項目后評價報告中是否包括項目開發(fā)生產情況的分析,是否能夠將當前處于開發(fā)期的項目價值作為勘探投資決策行為的結果有待商榷。盡管在制定國勘后評價管理辦法時就對后評價啟動時間進行了多方面考察,但在實際應用中發(fā)現,某區(qū)塊勘探面積退出但另一部分面積轉入開發(fā)階段,關聯性強,很難將某一內容單獨進行評價。
2.2 非作業(yè)者項目和參股項目后評價難度大
后評價項目應重點選取對企業(yè)核心業(yè)務發(fā)展、整體布局改善、產業(yè)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力提升有較大影響的項目;對今后發(fā)展有指導意義的項目;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等較特殊的投資項目。然而,境外油氣投資項目有很多是以非作者的形式和參股的形式投資,話語權小,管理人員少,資料獲取難度大。即使要求項目公司作業(yè)者進行后評價,依靠外籍員工也很難做出符合國內公司規(guī)定的后評價報告,后評價報告的質量難以把關。
2.3 后評價人員專業(yè)知識有待加強
后評價工作絕不僅僅是對一個項目經濟效益的評價,而是對一個項目從始至終全周期的,全方位的評價。因此,后評價工作的管理人員必須在掌握專業(yè)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對項目管理、經濟評價、環(huán)境評估等各方面有概念、有評價能力。對于境外油氣投資項目的后評價工作人員來說,還應對項目收購并購等進入項目時的行為有所了解。技術經濟一體化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多維分析能力的不斷提升。后評價人員應通過開展后評價培訓、與同業(yè)公司交流、學習國內外后評價經驗等各種方式提升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水平,保證后評價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