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物理是最為主要的科目之一,物理知識也是初中生所必須學習與掌握的重要知識。在新課改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激發與調動。因此,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自身來講,必須不斷地探尋全新、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確保物理教學開展得更加順利,同樣也更加高效?;诖?,文章主要分析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相關改變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5-0054-02
現如今,教育部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與深入,初中物理教師必須不斷地探尋更加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但是,縱觀當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情況,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嚴重限制了初中物理高效教學的開展,針對此不足,物理教師必須投入更多的關注,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將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創新,實現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學。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不足
1.教學方法形式感太強
新課改要求多數的初中學校實施教學共組的改革方式。而對于初中的物理課程來講,其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對實驗、實踐十分關注。然而,就當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情況來講,多數存在形式化的現象。例如:一些初中學校對物理實驗課安排得較多,導致初中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與了解不夠深入。一些初中學校對物理實驗課安排得較少,從而導致初中生的實踐能力較為缺乏。而造成形式感太強的主要原因便是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改進方面依然缺乏相關的經驗,致使對教學方法的把握存在不準確的情況。
2.教學方法較為滯后
隨著教學需求、學習需求的不斷變化,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變。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多數初中物理教師依然延續傳統的板書式教學,始終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授課,導致初中生失去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也缺乏了自主探索物理知識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學方法的滯后,是限制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初中生學習成績的關鍵原因。
3.教學方法無法與實際相符
每個學校、每個班級的實際狀況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物理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方法也存在差異性。但是,就目前物理課程的教學情況來講,多數的物理教師都是通過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這便導致許多班級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出現不適應的現象。例如:兩個班級的初中生在學習能力、性格以及接受能力方面存在不同,如果始終采取一致的教學方法,將會導致一些初中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對物理知識懵懵懂懂。由此可見,教學方法如果無法與班級的實際情況相符,同樣也會造成教學效率的下降。
二、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效率的措施
1.創新教學理念,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新課改中,始終強調要將初中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開展物理教學工作期間,物理教師必須將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予以發揮。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將物理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初中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傳授,此種教學模式對于現代化的學習來講,已經不再適用。因此,想要確保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獲得提高,教師就必須對初中生的教學地位有充分的認知。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期間,物理教師應該積極與初中生展開互動與溝通,將教學相長的理念加以落實。第一,物理教師必須將自身的教學理念創新,并對初中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價值與作用有充分的肯定與認識,能夠在開展教學工作期間,積極地引導初中生自主展開探索與思考,而不是將物理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初中生[1]。第二,教師必須將初中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起來,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確保初中生在學習期間更加具備學習興趣、自主性以及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采取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的方式,引導初中生將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促使其在課前主動地研究物理知識,并且將預習期間不懂的知識收集,在課上與教師共同討論。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的物理知識作出延伸,設立問題,從而培養初中生主動思索的能力,促使初中生更加積極地與物理教師溝通,將初中生學習自主性充分進行發揮。
2.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調動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將視頻、文字、圖畫以及聲音相結合,通過圖片的形象性、視頻的生動性、聲音的穿透性,調動起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保障初中生在學習中可以將注意力集中,確保其在輕松、活躍的環境及氛圍中學習。將物理教學的內容進行豐富,不僅能夠促使學習氛圍得到良好的打造,同時能夠讓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過程有所享受,能夠更加自主地加入學習當中。對于初中生自身來講,興趣是其投入學習物理課程的關鍵因素,只有產生濃厚的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才能夠將全身心放置在學習當中,并且對物理問題自主思索,積極開動腦筋。并且,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呈現課件,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充分借助其優勢,利用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可以極大地擴寬初中生的視野,并且將初中生的知識面擴大。在傳統教學工作當中,初中生只是聆聽教師的講述來將物理結構進行構建,沒有辦法將物理知識全方面地掌握,而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初中生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入的探索。
3.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實現初中生的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受到新課改的大力推崇,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合作能力,同時推動初中生向身邊的同學借鑒經驗,從而將物理知識中的難題攻克。另外,合作學習對活躍課堂氣氛也更為有利,能夠將生生、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因此,物理教師應該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在每個小組中,應該保障優等生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共同存在,從而實現相互幫助,也能夠形成公平、良好的小組競爭狀態。隨后,教師需要對學習任務展開科學的設計,必須與初中生近期的學習狀態相吻合,適當地增加難度[2]。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同樣需要發揮出引導的作用,在小組討論時巡視每個小組的情況,并且提供較為有效的指導。例如,教師在開展《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一課時,便可以將初中生進行小組劃分,引導其利用身邊的設備來對聲體振動的差異進行觀察,隨后向各小組提問:“響度的大小與什么相關?”最終有小組得出結論:“響度的大小與振動的幅度相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弊詈?,教師對小組合作的表現進行評價,重點鼓勵初中生的學習熱情,不打擊初中生的積極性,從而促使初中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提升學習成績,共同進步。
4.與生活結合,提升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改中,同樣也倡導將生活與物理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促使物理課程的教學能夠緊貼于初中生的生活,促使初中生能夠通過熟悉的生活現象對物理知識有所探究與了解。因此,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將物理知識與初中生的生活相結合。例如,某校教師在簡述《電功率的計算》一課前,便要求初中生回家對家庭一天少用半個小時電后的電能數量進行統計,初中生分別回答少用0.6度電、0.7度電、0.8度電。隨后教師統計少用0.6度電的有10個,少用0.8度電的有8個等,讓學生計算整個班級節約電的數量,以此來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并將生活中的問題向物理問題進行轉變,促使物理知識向生活資源靠近。如此,不僅能夠將初中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加大,同時也能夠將初中生科學探索的能力、良好的思維習慣進行培養。
5.開展分層教學,保障初中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識
初中生由于性格、學習意識以及思維能力存在差異,因此對物理知識的接受程度同樣也會存在一定的不同,如果物理教師始終延續相同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將會導致一些學習意識差、思維能力弱的初中生無法對物理知識有充分的掌握,進而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喪失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將班級中的初中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將能夠快速掌握物理知識、學習能力強,并且掌握知識牢固的初中生劃為第一層次;將成績保持較好,具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的初中生劃為第二層次;對于成績較差,始終處于被動形式接受學習,成績較低的初中生,劃為第三層次[3],以此展開教學。對于第三層次的初中生而言,教師應該設立較為簡單的問題,并且將知識點反復進行講述,將教學的速度放緩。對于第二層次的初中生而言,教師應該對教材中的內容與重點進行提煉精講,促使該層次的學生能夠對重點物理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對于第一層次的初中生,應該鼓勵其多開展課外習題訓練,確保其對知識的掌握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例如,某校在開展《實像與虛像》一課教學時,教師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鼓勵其反復地理解定義;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教師為其創設問題,如是否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是否用光屏承接等;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教師鼓勵其多做實踐,并且多做課外練習題。如此,確保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夠對物理知識有所掌握,共同提升物理成績。
綜合上述分析,初中物理課程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能夠向初中生傳遞非常多、非常重要的知識內容,對初中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巨大幫助。而想要在新課改下實現教學方法的有效改變,物理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方法做出不斷的改進,不斷地總結經驗,探尋能夠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推動初中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的氛圍始終保持于良好的狀態下,同時也才能確保初中生扎實、充分地掌握物理知識,實現初中物理課程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吳進川.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97-198.
[2]席玉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9(33):37.
[3]馬明東.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4):32.
作者簡介:雙達來(1966—),蒙古族,內蒙古烏審旗人,中學高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