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著作權 短視頻 知識產權 作品
作者簡介:李俊如,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025
時下,隨著手機等便攜智能設備的快速研發和“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短視頻已然成為互聯網經濟時代的新風口,商業資本蜂擁而至,普通大眾紛紛以創作者或分享者等身份參與其中。知名短視頻平臺抖音日前發布的《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4億,在用戶即內容提供者的模式下,用戶規模的持續擴大使短視頻行業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動力,短視頻產業正引領著生活潮流和經濟增長新模式。①
然而,隨著短視頻的勃興發展,其帶來的法律問題也逐漸顯現。例如在2018年9月“抖音短視頻”因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訴“伙拍小視頻”一案,正式敲響了短視頻著作權保護的警鐘。由此可見,在司法實踐和行業發展的雙重壓力下,短視頻著作權的保護刻不容緩且需深入探討。
(一)短視頻的概念
短視頻是指主要依托于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以實現快速拍攝錄制和在線編輯美化,并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它融合了文字、語音和視頻,可以更加直觀、立體地滿足用戶的表達、溝通需求,滿足人們之間展示與分享的訴求。②
(二)短視頻的分類
學界目前普遍根據其內容生產方式進行分類,將短視頻分為UGC(用戶原創內容)類短視頻和PGC(專業機構生產內容)類短視頻和PUGC(專業用戶原創內容)類短視頻三種。UGC類短視頻是指由短視頻平臺的普通用戶自主完成創作并上傳發布的視頻,PGC類短視頻是指專業的短視頻制作機構創作并向公眾發布的視頻,PUGC是指短視頻平臺某些具有專業領域知識的用戶完成創作并發布的視頻。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作品需具有獨創性和可復制性兩個基本要件,即要求作品須為創作者根據自己獨特的意志將一定的素材進行創作、編排或整合而形成的,并且能夠被復制。若要探究短視頻著作權保護路徑,需先論證短視頻處在著作權法保護范圍內,即論證短視頻是否成為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短視頻的獨創性爭論是判斷短視頻作品屬性的重要部分。筆者認為,可從內容“獨立性”和“創造性”兩個方面分別評析其獨創性。作品的“獨立性”要求作品須為創作者獨立完成,未依靠他人幫助干預完成內容,不存在對現有作品的模仿或抄襲。作品的“創造性”要求作品為作者獨特思想情感、個人獨特風格等具有鮮明的個人符號在內。
在目前短視頻的主要類別中,大致可分為個人原創模式內容短視頻和復制模式內容短視頻。個人原創模式內容例如一段原創手勢、動作或舞蹈、原創音樂或情景等,此類作品的創造性較高,內容具有較強的個人風格元素,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可以構成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復制模式內容例如在相同背景音樂下模仿他人創作完成的動作、完成他人創作的固定情景等。根據制作短視頻的移動終端的特點,目前大部分UGC短視頻的制作一到二人即可完成,其制作簡單快捷,多數具有獨立完成的特點。其次,“創造性”并不意味著“新穎性”,因此創造性并不能簡單地以是否與現存作品相同來進行判斷。因此在確定短視頻的創造性時,不能要求作品存在絕無僅有的內容。
但筆者認為對于創造性的判斷標準也不宜過低,雖然每位用戶的完成情景或完成環境等不盡相同,但復制模式內容短視頻不具有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創造性。復制模式內容短視頻在實質意義上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單純復制完成他人創作的一小段內容,并不會體現個人獨特的思想表達,因此不具有創造性,不能構成作品。
還有學者認為在短視頻的作品屬性認定中,否定其獨創性的理由之一還有完成短視頻素材選擇性空間太小或不存在。即短視頻的重要特點是依托于智能移動終端實現快速拍攝錄制和快捷美化編輯。這意味著創作人往往不會對創作內容和剪輯進行深思熟慮的考慮,使創造性所必需的選擇空間大大縮小。反而言之,只要作品在制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選擇空間,就會存在短視頻獨創性的可能。關于存在否定短視頻獨創性的另一理由即時長問題,筆者認為短視頻的時長并不會影響短視頻的獨創性,在實踐中已存在許多佐證,即使短短十五秒的短視頻也可以充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意圖和強烈個人風格并達到作品的要求。
在我國《著作權法》中尚未對短視頻的權屬和保護路徑作出具體規定,筆者認為可以將短視頻作為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式創作的作品、音樂作品、舞蹈作品、攝影作品等類型進行保護。
(一)短視頻的著作權權利主體
短視頻的著作權權利主體可根據其內容類型分別進行討論。PGC(專業機構生產內容)類短視頻是由專業的短視頻制作團隊完成的,其制作往往分工、流程明確,有固定的導演、編劇、攝像等工作人員。因此PGC類短視頻可以作為微電影的一種,享有電影作品的完整的著作權,其制片人為著作權人。短視頻的導演、編劇、攝影等工作人員可以享有署名權和依法取得報酬的權利。短視頻的音樂、劇本等可以單獨使用的,其詞曲作者或編劇等享有對其作品單獨行使著作權的權利。隨著短視頻產業的發展,PGC 內容創作制作團隊數量正快速增加,將PGC類短視頻劃分為電影作品,更有效的保護了團隊制作人員的權利,也促進其作品產出的效率。
UGC(用戶原創內容)、PUGC(專業用戶原創內容)兩類短視頻往往為短視頻平臺用戶自主創作完成,作品制作較為簡單,此類作品的分工、流程等具有個人性,一到二人即可完成一部短視頻的創作。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單人創作完成的短視頻作品著作權權利歸屬于個人,兩人以上合作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權權利主體為合作者共同享有,但一方在上傳發布其短視頻作品時須征得其他合作者的同意。
(二)短視頻的著作權保護路徑
首先,根據短視頻的特點,對于短視頻網絡傳播平臺來說,不能不加以區別的單純適用“通知-刪除”規則。在多數情況下,網絡內容提供者對侵權內容只需要做到“通知-刪除”義務即可,因為在多數網絡侵權中,網絡內容提供者并不能事先發現侵權行為的發生,因此只需要在接到被侵權著作權人的通知下盡到刪除義務即可。但在實踐中可得出,大多數侵權短視頻帶著原作品的標識,而且這些被侵權作品往往屬于熱播劇或音樂作品,因此短視頻網絡傳播平臺對此類侵權行為完全可以做到預先審查。在網絡技術水平逐漸發達的現代社會,短視頻平臺也可以嘗試憑借人工智能自動識別內容技術進行短視頻內容的初步審查,以提高短視頻審查效率,或例如使用浮印技術等憑借技術手段對侵權行為進行事前預防,促進原創短視頻的快速傳播。
其次,作為短視頻網絡傳播平臺用戶,即短視頻的創作者和傳播者,由于其年齡較低和法律意識較為單薄的特點,可能無意中侵犯了短視頻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相關政府監管部門可以與短視頻網絡傳播平臺達成引導用戶保護著作權的相關合作,以引領廣大用戶自覺做到減少短視頻侵權行為的發生,并以此減輕短視頻平臺的審查負擔。
注釋:
①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超4億——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N].經濟日報,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957258385718810&wfr=spider&for=pc.2020-01-06.
②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簡版)[R].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301/160524118867.shtml.2018-03-01.
參考文獻:
[1]付光輝.互聯網UGC短視頻的可版權性探析——以“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案為視角[J].法制與經濟,2019(2):22-25.
[2]孫飛,張靜.短視頻著作權保護問題研究[J].電子知識產權,2018(05):65-73.
[3]孫山.短視頻的獨創性與著作權法保護的路徑[J].知識產權,2019(4):44-49.
[4]李偉.內容創業新“視”代[J].華東科技,2016(11):74-76.
[5]李琛.短視頻產業著作權問題的制度回應[J].出版發行研究,2019(4):5-8.
[6]張雯,朱閣.侵害短視頻著作權案件的審理思路和主要問題——以“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為例[J].法律適用,2019(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