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垂直管理 環保機構 河北省
作者簡介:田欣鷺,燕山大學里仁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圖分類號:D63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076
為了改善環境狀況,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滿意度,河北省作為環境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改革的首個試點省份,經過三個月的詳細部署,于當年12月17日發出《河北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通知要求河北省各地各個部門以及人民大眾認真貫徹實施。河北省出臺的改革實施方案中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總體目標,河北省此次改革主要是以深刻貫徹黨的指導精神為方向,建立權責清晰、保障有力的環境監察執法體系,加速河北省各城市的環境保護建設,提升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滿足黨和人民群眾對河北省綠色生態環境的希冀;改革方案的第二個部分是基本原則,方案提出河北省此次環境監察垂直管理試點改革的主要原則為: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履職盡責、理順工作機制、搞好統籌協調以及加強基礎建設。本次改革應嚴格遵循以上五條基本原則,從環保責任體系、工作機制、部門協調等方面貫徹落實河北省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改革方案的第三個部分是主要任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調整環保管理體制、健全環保部門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安置新老工作人員交接等[1];第四個部分為工作要求,這部分主要是政府從宏觀層面上對于組織領導、部門協作、工作紀律等方面的指導。
具體試點工作的相應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六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十一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成立綜合執法局。
六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成立。按照環保垂直管理改革方案,河北將跨區域設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駐市開展環境監察和環保督察,進一步實行領導班子成員“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解決“上冷下熱、最后一公里”問題,督促各地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十一市環境檢測中心同步運行,生態環境質量“誰考核、誰監測”。
河北省政府出臺的《實施方案》中要求各個部門應在2017年2月之內,將本部門的工作方案制定完成,然后通過河北省環保監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小組的審核批準之后盡快落實。《實施方案》中對于改革進程還明確要求省級垂改工作要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市縣級垂改工作要在5月底前完成;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改革試點工作必須完成[2]。就目前來看,通過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設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駐市環境檢測中心、成立省環境監測中心以及省環境綜合執法局等。河北省的環保垂改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并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嚴格監察環境違法行為,打擊數起違規排污排氣的大型企業,督促省內各集團嚴格加強污染防治設施,從源頭上遏制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2018年,河北省藍天保衛戰取得明顯成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降低了1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而且提前一年實現了2019年的目標任務。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果。然而通過筆者對河北省秦皇島市環保局的實地考察,改革工作雖然總體取得較好成就,但在河北省市縣級的具體情況并沒有實施計劃中那么暢通,落實政策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與國家要求、與生態省定位相比仍有差距。
(一) 地方環保執法機構工作不得力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191個縣(市、區)2293個鄉(鎮、街道)均已完成環保所掛牌并運行。河北全省在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這是河北省在環保垂改總體層面上領先其他各地的地方。然而河北省各地方的實際環保執法卻不容樂觀,在企業整治方面,河北省秦皇島市、廊坊市、唐山市仍存在執法未落到實處的問題,如2019年2月,省環保工作組發現秦皇島市青龍縣的國陽鋼鐵有限公司1號車間加熱爐正在熱爐,有廢氣排放。
(二) 地方政府在環境監察執法體制改革存在中“不作為”現象
由于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要起主要作用,政府不僅要督促環境保護部門嚴格查處違法排污等環境污染事件,同時在環境保護方面負主要責任,所以當地方環境出現嚴重問題時,地方政府便難辭其咎。可是由于此次改革,省級環保部門直接管理市(地)縣的監測監察機構,承擔其人員和工作經費,市(地)級環保局實行以省級環保廳(局)為主的雙重管理體制,縣級環保局不再單設而是作為市(地)級環保局的派出機構。這時當上級政府需要落實檢測監察環境保護情況時,地方政府可能就由于人員配備條件不足以與工作任務量相匹配,于是便沒有這個能力來完成這些工作,就導致了地方政府“不作為”的現象。
山東省和重慶市在改革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經驗對于進一步完善河北省垂直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首先,河北省需要將省級政府布置下來的政策內容切實落到實處,加強對各地方的監督管理,派駐數量合理的工作人員到地方進行執法。其次,河北省應加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減少一些地區居民因環保意識薄弱而露天焚燒秸稈,從而導致大量氣味刺鼻的濃煙的污染行為。最后,河北省也可以學習山東省的措施,大力開展環境污染重點整治專項行動,由省派出檢查組至重點整治城市,對于檢查出的問題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公布,并由省廣播電視臺曝光,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問責。
(一)加強對地方政府的有序監管與問責制度
河北省目前的地方環境執法還存在著一些監管和問責方面的問題,比如監管的力度不夠,許多企業仍然違法排污;監管執法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同時運用高科技手段,創新環境執法方式,比如在環境違法問題高發區安裝自動檢測報警點、開發自媒體平臺接收群眾舉報等。
在問責方面,對于負有環保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人員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應該依紀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對大氣污染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問題進行追責到底,問責結果向全社會公開。
(二)遏制環境監察執法內部權力濫用問題
關于有效遏制環境監察執法內部權力濫用的方法,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比如建立健全部門內部各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機制、出臺上級部門與下級部門交互間的監督條例并依據本省新出臺的環境監察專員制度出臺考察評估制度;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建立鄉(鎮)環保所與縣環保分局協調聯動、聯合調查和信息共享等機制。積極督導市、縣推進鄉(鎮)環保所工作機構專門化、工作人員專職化。大力促進財政部門加大對鄉(鎮)環保所建設的支持力度,督導市、縣盡快為下轄鄉(鎮)環保所補充配齊辦公設備、基本裝備和工作車輛,為執法人員配備更完善的巡邏裝備等[3]。同時,還應該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加強對鄉(鎮)環保所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基層環保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工作人員拒腐防變的能力。由此可見,要想遏制環境監察執法內部權力濫用還需要提高對執法人員的薪資待遇,爭取使環境監察制度更加完善,從源頭上遏制權力濫用、貪污腐敗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梁江濤.先行先試構建生態環境執法新模式[J].中國環境監察,2015(3):25-26.
[2]中央黨校“生態文明建設”研究專題課題組.關于“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論視野,2018(2):22-28.
[3]王卓.健全地方環保管理體系 構建大環保工作格局——《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解讀[J].環境研究監測,2017,30(3):43-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