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進一步了解并探索小學數學數趣游戲在體驗學習空間中的教學實踐,筆者通過文獻資料查閱和教學實踐探索,深入了解體驗了學習空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影響,并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分析,結合小學數學游戲在體驗學習空間中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在體驗學習空間中開展數趣游戲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體驗學習;學習空間;數學游戲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8-0065-02
引 言
一直以來,學校致力于“數趣廣場”特色文化項目和體驗學習空間課程基地的建設,努力改變教師將課程視為知識的現象,正視學生“聽數學”“算數學”和“練數學”的數學學習問題,直面課程資源匱乏的現實,對造成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斷衰減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之道,同時利用學校連廊、廣場、教室、數學體驗館等硬件設施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資源來開展體驗活動。當前學生數學學習體驗不足、感性缺失,發現問題、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遠遠不夠。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入、參與、經歷、自主構建體驗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數趣游戲教學是指以游戲本身、游戲方式及游戲的精神來開展的數學游戲教學。現如今,教師比較認可體驗學習空間,但對體驗學習空間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也沒有進行實踐層面的深入研究,所以建設體驗學習空間時難以發揮主動性。
因此,筆者積極地探索體驗學習空間的建設之路,探討如何借助數趣游戲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體驗學習空間建設的重要性
1.體驗學習空間是學習的重要場所
學習空間是學習發生的場所,體驗學習空間指用于體驗學習的場所和資源,它是基于現有教材的、多元的、以活動為基礎的。學習行為不由學習空間決定,但學習空間會對學習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體驗學習空間打破了傳統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開始向教室外延伸,線上、線下相結合,建設促進體驗學習的互動交流平臺。
2.體驗學習空間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只有親身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中,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1]。筆者認為體驗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行為、認知和情感的參與,獲得的對事實和經驗的理性認知和情感態度。體驗學習空間打破了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讓學生親身經歷、親手操作、親自參與到有樂趣、有創意的體驗活動中來,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
3.體驗學習空間是統一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空間
知識技能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任務,但結合抽象的數學知識、邏輯性較強的推理過程,落實到情感態度價值觀就顯得不太容易。教師如能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一些體驗學習,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嚴謹性、準確性、廣泛的應用性,就能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狀態、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使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統一。
二、數學游戲在體驗學習空間的教學策略
1.班級試驗臺——以游戲的方式激活學生學習知識
與原來放置現成的學具和游戲道具的擺放臺相比,這里的班級試驗臺更多的是用來展示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學具和自己創意開發的游戲用具,從而讓課余活動更加豐富有趣,讓知識學習更加直觀、深入。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為打破知識本位、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傳統教學常規,教師首先開展“比一比”小游戲:誰是測量小能手?讓學生動手測量自己制作的或尋找的物體上的圓的周長,并讓某個學生展示他制作的學具和測量過程,讓其他同學評價他測量的方法,然后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測量。學生測量的有茶杯底上圓的周長、圓形呼啦圈的周長,還有圓形花壇的周長等,這些都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學生從不同的維度進行著豐富的體驗。和原來測量教師提供的圓片的周長不同,由于素材豐富,學生在“化曲為直”的探索中發現了繞線法、滾動法等測量方法。其次,教師開展“拼一拼”小游戲:哪個小組善發現?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以便他們發現每個圓的周長都比其直徑的3倍多一點。
學生理解了為什么是這樣算,就不再需要死記硬背公式,在遷移和應用圓的周長知識時會表現得更加出色。在班級上設立這樣一個班級試驗臺,展示學生動手制作的學具,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素材,營造動手做、親身體驗知識產生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使學生根據學習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養成不斷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
2.數學體驗館——以數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體驗館為兒童的數學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表象、操作資源,是聯系生活進行應用的平臺。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鍛煉不僅需要學習數學教材,還要借助多樣化的學具豐富鍛煉數學思維的資源。例如,在“索瑪立方體”游戲課上,在課前教師讓在數學體驗館中玩過索瑪立方體的學生說一說對索瑪立方體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索瑪立方體的興趣,然后給每位學生發一套索瑪立方體,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索瑪立方體接觸。課上,教師從認識7個組塊切入,進行還原索瑪立方體的全班賽、小組賽、冠軍賽、蒙眼賽等。通過不斷拼裝,學生發現了還原的一些秘密,如無論怎樣還原有一個組塊一定是要放在頂點處的;而有的組塊也一定是擺在棱上的;同樣的7個組塊還原為正方體的方法還真不少。接著,教師組織學生拼圖形,有學生拼出了樓梯、蛇、樹等生活中的事物,真是腦洞大開。
游戲課后,更多的學生將這里的學具視為“玩具”,利用課余時間和好朋友、老師、家長進行比賽,當他們在研讀說明、摸索探究、苦思冥想時,真正的學習已然發生。
3.數趣廣場——以游戲的精神支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
數趣廣場是指把傳統的大型數學游戲搬到學校操場上,在操場上專門設置數學游戲區域,讓學生不再拘泥于紙片上的方寸空間。我們在原有跳格子、攻城池等游戲的基礎上,增加了數獨、數連、幻方等益智類游戲,并設置進階。有了進階,就有了開展合作、競賽的廣闊空間,學生不再囿于場地上的一城一池。例如,在“再探數獨”游戲課上,學生有四宮數獨、六宮數獨的游戲經驗,并在之前對九宮格數獨游戲規則進行了了解,所以本次游戲課教師先讓學生利用課堂20分鐘探索九宮數獨的基本游戲方法:摒除法、區塊排除法;再利用后面的20分鐘,到數趣廣場進行室外游戲。場地上有兩個同樣的九宮數獨初始盤,教師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再分為四個小隊,每位學生手上拿著空白卡牌,卡牌的背面標記有自己所在的組和隊。游戲開始,學生專注、投入,因為游戲要比速度、準確度,既要考慮到宮里的數字,又要考慮行列,經常會出錯。但因為有競爭,這個小組填錯拿起來,另一個小組立刻填進去,這個比賽在室外遠比室內更激烈,小組間的配合也更加到位。
學生不僅感興趣,還沉浸在樂趣中,我們看到的是學生在玩,但學生并不是單獨玩,而是在快速地思考、在想問題。學校處處都可以玩數學、學數學,處處都是數學學習場,處處都有數學學習的問號,進入這個廣場學生會產生很多的疑問,引發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真正地對數學產生興趣。由外在激活內在,更能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式。
三、在體驗學習空間中開展數趣游戲需要注意的問題
體驗學習符合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有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和自主探究的學科精神,但在體驗學習空間中開展數趣游戲時,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充分了解游戲本身需要的知識儲備
數趣游戲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有著本身固有的知識性。數趣游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僅僅有趣遠遠不夠,還要有思、有成。如“三維三子棋”這個游戲,僅看到這個名字我們就感覺低年段的學生完全可以進行這個游戲,但了解了這個游戲后,我們就會改變想法和做法。“三維三子棋”是一個策略游戲,是需要學生在會玩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推理,找到必勝策略的思維游戲。在體驗學習空間中開展數趣游戲,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知識基礎進行,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2.設計符合數趣游戲的學習過程
這需要教師打破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重結果輕過程、重教化輕體驗、重訓練輕發現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學生在體驗學習空間中活動的開展,設計開放、探究的學習過程。如初識九宮格一課的教學游戲規則,教師不應該直接告知,而是應該給學生一個完整的九宮格,讓他們說說發現了什么特點。之后教師及時地總結歸納出游戲規則,并開展系列的過關游戲。在過關游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用行、列、宮的摒除法進行填數,而后讓學生挑戰區塊排除法的難題,使學生進行獨自思考、小組討論,慢慢找到區塊排除法的特點,當學生完成后再告知其這種方法的名字。通過這種模式,學生不僅培養了推理能力,而且為后續學習積累了游戲經驗。
3.跟進體驗學習空間的更新和完善
班級試驗臺除學具的擺放外,還需要及時進行與同期學具配套相關的數學故事、數學文化等布置。同時,數學體驗館中的科技設備需要根據授課內容和在線的學生人數來完善硬件功能。
結? ?語
體驗學習本質上是一種構建知識生成過程的學習,有別于現行課堂上接受式學習。數學游戲是教師通過游戲創設、興趣引領,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實踐,努力達到知行合一的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形式多樣的自主體驗學習,既有對探索過程的充分體驗,也有小組交流、合作等的體驗。體驗學習空間的建設是必要的,其既能讓學生學習到有價值的數學,又能使其在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發散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李景平(1985.12—),女,安徽壽縣人,教導處副主任,小學一級教師,所獲榮譽:棲霞區優秀黨員、棲霞區學科帶頭人、棲霞區優秀教育工作者、棲霞區教學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