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紫雯
摘 要:網絡時代的發展使多媒體教學被各大高校廣泛應用,但是盡管在媒體技術上進行了改革,教學模式依然沒有改變。研討式課程是新型教學模式,但多是在傳統的教室進行。將兩種不同類型的教學改革相結合,對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研討式課程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 多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研討式課程
中圖分類號: TP 399
文獻標志碼: 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era, multimedia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despite the reform of media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mode has not changed. Seminar-based curriculum is a new teaching mode, but mostly is held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ing reform to explore the seminar-based curriculum based on multimedia network classroom.
Key words: multimedia; multimedia network classroom; seminar courses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全國教育系統中被越來越多的使用,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更是國家教育發展的重心?!敖逃F代化”不僅需要教學設備、教學媒體、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更是要求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現代化[1]。
多媒體網絡教室是教學設備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的改革,而研討式課程就是教學模式的“現代化”改革,本文就是對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基礎上采用研討式教學模式的課程進行研究,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下參考。
1 多媒體網絡教室
多媒體技術就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媒體,即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對數據、文字、聲音、音樂、圖形、圖像、視頻、動畫等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一種技術。圖形、圖像視頻處理技術、聲音處理技術、數據的壓縮與解壓縮技術、觸摸屏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已成為多媒體技術的主要技術特征。
多媒體網絡教室,充分運用當今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單調、乏味的課堂知識形象地體現在聲音、圖像、影視、動畫中,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使得真正基于交流、討論的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成為可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進一步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可以說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室的產生無異于教育界的一場革命。本次研究中涉及使用到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是指在學校專網的基礎上,把網絡型的中控當作核心裝置,通過使用TCP/IP協議將所有的設備進行遠程集中管控的多媒體教室,在教室中,老師可以通過電腦控制遠程每一個學生的設備。不僅教師可以控制學生的設備,教師也可以通過使用IP電話、視頻監控系統與主控室進行通話,主控室可以通過系統平臺將遠程多媒體教室的現場教學視頻顯示出來,從而可以更輕易的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設備及操作等問題[2]。
2 研討式課程
研討式課程最早源于拉丁文 “Seminarium”、“發祥地”的意思,英文譯為Seminar,音譯為習明納,也被翻譯成習明納爾。在詞典中被定義為基于問題研究而設立的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小班研討會或討論課。研討式課程的中心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研討式課程主要是為了幫助大學新生盡快完成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掌握探究學習的能力。而研討式課程的宗旨是拓寬學生專業知識和跨學科知識的知識面,學生可以根據研究內容進行查閱資料,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技術路線。同時,研討課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是教學與科研的一個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研討式課程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研究探索的過程,它既是師生進行學術交流、學術創新、發展真理的一種科研活動形式,也是培養學生學術精神和學術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因此,研討式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為保證教學質量,研討課在教學方式上采用實踐教學,在教學管理上采用科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運用研討課教學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既懂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理論知識,又培養他們的設計能力、應用能力、協作交流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出符合國際化企業人才需求的素質高、能力強的大學生[3]。
3 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研討式課程
目前,高等教育中使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多采用的是傳統的授課方式,即采用的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只是在教學手段教學設備上進行了革新,學生上課的模式還是僅限于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這就導致了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可能會關注多媒體的內容,如視頻、動畫等,而忽略教學內容。
研討式課程是以“學生為中心”,采用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學中主要是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篩選及匯總,而如果在研討過程中有計算機設備的支持則會使資料的搜索更為簡單便捷,提高學生的研討效果,因此,為了提高在多媒體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的利用率、提高多媒體設備對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的影響,本人提出在傳統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采用研討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步驟如下:
1.課堂理論教學。在多媒體計算機教室中,教室通過電腦控制將內容同步如學生電腦,進行課程講解、并進行演示。
2.研討主題選擇。學生通過電腦進行研討內容的投票,得票多者將是課堂研討的主題。
3.構建小組學習共同體。在研討開始前,根據小組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原則,進行小組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小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他們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務。
4.小組學習共同體課堂研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資源的搜索與篩選,每個搜集者負責相應的部分,之后通過軟件或者U盤或其他方式將散落在各個電腦的資料進行匯總,并由PPT制作者對信息進行加工,并制作成PPT模式。學生在研討過成功,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是研討的主體,教師及助教老師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
5.研討結果點評。研討結束后,由學生進行研討結果的匯報,教師和助教對各小組研討結果進行點評,并總結和解答研討中出現的問題。
4 應用效果
1.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多媒體網絡教室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電腦設備及計算機軟件的支持,學生在小組研討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在電腦上進行操作,并通過系統將搜集的資料進行匯總并通過軟件制作成,并可以通過系統進行生生、師生的線上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的興趣。
2.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老師可以通過使用電子教室軟件,實現教師機對學生機的廣播、監控、屏幕錄制、屏幕回放、語音教學等操作來統一地進行管理與監控,輔助學生完成電腦軟件的學習、使用。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中脫離出來,變成輔助學生完成任務的模式,同時可以通過教師機完成對學生實時學習情況的監控,減輕了教師的授課壓力,同時對教師的輔助能力要求提高。
5 總結
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研討式課程是對教學設備、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多重革新,學生不在單純的通過電腦“觀看”教學,更多的是通過電腦及計算機軟件進行交流溝通,共同完成學習的任務,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電腦的操作能力,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軟件的熟練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 瞿振元. 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若干問題[J]. 中國高教研究, 2017(7):1-5.
[2] 鄧國軍.協同式多媒體教室管理模式探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19(5): 162.
[3] 金·尕迪. 基于OBE理論的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研討課課程模式創新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
(收稿日期: 2019.08.22)